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8章 夜訪梧桐大策定(下)

荊州再起戰端,這道軍報是九江郡的荀諶派人加急送來的。

軍報送到州府,荀彧看過,即刻趕來呈報荀貞。

荀貞接過軍報,展開來,見那軍報上大致言道袁術以張勳、樂就為將,往攻襄陽;呂布親引步騎萬眾,南攻黃祖。

軍報寫成時,袁術、呂布兩軍還沒有和劉表、黃祖開戰,尚在行軍的途中。

——如今徐州一則因有劉表的盟友關係,二來也是荀諶等人的用心安插,已經在劉表也好,袁術、呂布也好,他們各自控制的地盤內佈置了不少的細作,並且不少本地或從北方為避戰亂而遷入到荊計程車人,與荀諶,乃至荀貞都保持著積極的聯絡,所以對荊州內部的情況,儘管荀諶等身在揚州,卻是瞭如指掌,任何的風吹草動,都能很快得知訊息。

眼下此事便是如此,袁術、呂布才剛出兵,訊息就已經送到了荀貞的案上。

看罷這道軍報,荀貞沒有什麼吃驚或意外的表現。

他放下軍報,從容與荀彧說道“文若,當真是如我等所料,袁公路按捺不住了。”

荀彧說道“阿兄,劉君郎自牧益州,一向頗重軍事,既攬羌胡為用,嘗破殺任岐、賈龍,阻司徒趙公不得入境,又收南陽、三輔流民,取其精壯,編之為東州兵,號稱悍勇;今劉君郎雖死,而劉璋,其愛子也,從這次劉闔、沈彌、婁等興起義兵,結果擊璋不勝,反而兵敗,走入荊州就可看出,劉璋應是已經得到了東州士、東州兵及羌胡等劉君郎之舊部的支援。

“儘管聽說劉璋溫仁,才非人雄,但東州兵諸將及趙韙(ei)等士,卻虎狼也,他們會不會因為劉闔等的逃入荊州,乾脆前恨新仇一起算,鼓動劉璋,侵犯荊州?這不是沒有可能性的。即使劉璋因為新立,或因顧忌漢中張魯,暫不會進犯荊州,然趙韙今屯朐(qu)忍,又劉璋家本江夏,其家在荊州親友頗有,劉景升也不得不防!袁公路朝思暮想,圖吞襄陽,他又如何會放過此個機會?

“只不過,對劉景升而言之,袁公路的這次進犯襄陽,與此前卻是不同,他這一回是兩面有敵,料是無法全力以赴,應對袁公路了,那麼,這場襄陽之戰,也許就會是一場苦戰。”

荀貞站起身來,下到堂中,負手踱了幾步,說道“苦戰,或許會是一場苦戰,但是袁公路暴虐殘民,不得人心,且無軍略之才,其所用諸將張勳等,也都稱不上將才,襄陽,劉景升想來還是能守得住的,只是黃祖那邊……。”

荀彧說道“阿兄是擔心黃祖可能擋不住呂奉先麼?”

“上次呂布攻黃祖,多賴得劉景升遣蔡瑁等領兵相助,黃祖才能把呂布擊退,可是這一回,就像你剛才說的,劉景升將會陷入北、西兩面皆敵之窘狀,只怕他不會再有足夠多的兵力去支援黃祖,而若外無援軍,呂布,戰將也,黃祖說不定即非其對手。”

荀彧說道“阿兄,彧也有此憂。江夏要地,若是被呂布得去,一則,袁術就能形成對劉景升的包圍,襄陽必將危矣;二來,江夏鄰我九江郡,則我九江或許也會產生亂局。敢問阿兄,打算何以應對?”

荀貞考慮了會兒,先沒有說自己的意見,問荀彧,說道“文若,你怎麼看?”

荀彧說道“黃祖能得人心,並亦知兵,又夏口此地,易守難攻,即使他野戰非呂奉先之敵,如若堅守,短期內想來還是足能做到的。彧之愚見,眼下之策,宜先觀望,傳令九江,命做好支援的準備即可。”

劉表、黃祖若是打不過袁術、呂布,劉表肯定便會向盟友荀貞求援。九江、江夏接壤,事有急,援軍兩三日即可至,換言之,也就是說,雖然幾乎可以確定若無劉表援軍,黃祖十之八九不會是呂布的敵手,但只要先令九江做好援救的戰備,隨後等劉表的求援書到,再作進援,也不為遲。荀彧的此策,正合荀貞心意。

……

荀貞、荀彧適才對話中,所說的“劉君郎雖死”、“劉闔、沈彌、婁等興起義兵”、“趙韙今屯朐忍”,並及“東州兵”等等,是怎麼回事,什麼個意思?

劉君郎,即劉焉,“君郎”是劉焉的字。

原來,就在不久前,益州出現了一場變局,便是劉焉病故,其子劉璋繼領益州。

劉焉此人,可稱是個有些眼光,也有些手段,並且頗有野心的,助力造成近年以來、地方軍閥林立割據現象的“變史為牧”此政,如前文之所述,就是劉焉最早向朝廷提議的。

在朝廷接受了他的這個建議後,劉焉本想請為交州牧,以避戰亂,然因聞益州有“天子氣”,於是改請為益州牧,後乃得償心願,入牧益州,領掌了益州的軍政大權。在益州的這些年,劉焉靠著他的政治手腕和敢殺敢做,一邊猛烈打擊益州的地方豪強,一邊籠絡、收用三輔和南陽等地遷徙到荊計程車人、流民,悉心打造自己的班底,倒也牢牢地把益州掌控在了他的手裡,然而卻就在不久之前,——說起來也是與馬騰與李傕、郭汜的長平觀之戰有關,劉焉的長子劉範、次子劉誕因參與策劃了馬騰此亂而被李傕殺掉,訊息傳到益州,又正好碰上綿竹生大火,燒掉了劉焉府邸、車重,延及民居,館邑無餘,雙重打擊下,劉焉遂疽背卒。

他死之後,長安朝廷聞訊,認為這是一個重新把益州收回治下的機會,便任命了潁川人扈瑁為益州刺史,但劉焉的部屬,司馬趙韙、治中從事王商等認為劉璋軟弱,最好是能由劉璋繼領益州,這對他們才會有利,便擁戴劉璋出任益州刺史。

一邊是天子詔拜的長吏,一邊是趙韙等擁戴的長吏,兩下難免出現矛盾,又而且劉焉在位時,對益州本土豪強和反對派的打擊著實是相當殘酷,前後找藉口殺了王鹹、李權等十餘人,覆敗接應趙謙取益而生亂的犍為太守任岐、校尉賈龍,亦殺害之,又劉焉引為黨羽的東州士、東州兵在益州侵凌橫暴,久為益州士民苦之,這就導致劉璋被趙韙等表舉為益州刺史後,益州別駕劉闔、將校沈彌、婁等起兵反對劉璋,卻沒打過趙韙,如荀彧所說,“反而兵敗,走入荊州”。劉璋接任益州已成事實,朝廷也就只好同意了趙韙等的舉薦,併為安撫劉璋,把他的官職提了一大格,乾脆也不“刺史”了,和他父親劉焉一樣,亦以“益州牧”任之。

——此處須得多插一句,反對劉璋接掌益州的,多是益州本土人,但是表舉劉璋接掌益州的眾人裡頭,領銜的趙韙、王商兩個,卻也是益州本土人。

治中從事是州府大吏,州吏依照慣例,非本州人不可任之,王商自是益州人。趙韙也是益州人,他是巴西郡人,不過他追隨劉焉的時間很早,他在劉焉入益前就投到劉焉手下了。劉焉被任命益州牧時,趙韙是太倉縣的縣令,因與劉焉故交,為能得到更好的前途展,便於聞知後,他主動辭官投從劉焉。趙韙、王商和劉焉的關係都很密切,他倆肯舉薦劉璋繼任益州,不是為了代表益州本土士人的利益,而是為了他倆個人的利益。

卻那劉表,早在劉焉在世的時候,就已與劉焉不對付。

初平二年,劉焉造作乘輿車具千乘,有稱帝之意,劉表當時上書朝廷,稱劉焉有似子夏在西河疑聖人之論,——“子夏在西河疑聖人”云云,說的是子夏晚年在西河時,被西河人誤認為是孔子,劉表的這句話是在指責劉焉圖謀不軌。

先已不和,現劉闔等叛軍又逃入荊州,劉璋當然不能不對劉表提高警惕,就用趙韙屯兵朐忍,既是戒備劉表趁機進犯,其中不排除,或許也有預備進攻荊州之圖。

以上這些,即為“劉君郎雖死”、“劉闔、沈彌、婁等興起義兵”、“趙韙今屯朐忍”所指之意。則,東州士、東州兵又指的是什麼?

東州兵,指的就是劉焉之前從三輔、南陽等入荊的流民中,選揀壯勇編練而成的親信部隊,——其內並有部分益州黃巾的降卒;東州士,廣義指的是所有入荊的三輔、南陽等地之流民,狹義指的是這些流民中計程車人,如現尚年輕、後來有名的法正、孟達等皆是。

三輔、南陽都在益州的東邊,所以以“東州”總名之。

……

事實上,有關袁術、呂布此番在荊州再掀戰端,還有一個荀貞暫且尚未獲得的訊息。

便是,呂布這回再打黃祖,呂布還給自己找到了一支援軍,即長沙郡的太守張羨。

張羨是南陽人,曾做過零陵長、桂陽長,後遷至長沙太守。零陵、桂陽兩縣分屬零陵郡、桂陽郡,零陵、桂陽兩郡皆在長沙郡南,與長沙郡都接壤。亦即,張羨乃是長時期的在荊州南部為官,其人重士愛民,有道義,甚得江、湘間計程車民之心。卻唯有一點,這個人性格倔強,自從劉表到荊以來,他一直和劉表不和。——劉表單騎入荊,收得荊襄諸郡,那也是個氣高之人,又哪裡會坐忍張羨強項?其實亦早就有心想要收拾他,奈何北有袁術,騰不出手來,因此只能姑且忍耐,以至於今。

不過,張羨雖與劉表不和,在此之前,他和袁術倒也沒有什麼聯絡,因為中間畢竟隔著襄陽;袁術亦沒有想過聯合張羨。

而這次,呂布之所以會想到張羨,與張羨取得聯絡,是出於陳宮之謀。陳宮知曉了張羨、劉表不和後,便向呂布進言,可以利用此事。長沙郡在江夏郡的南邊,北與江夏接壤。張羨若肯出兵,黃祖必不能守。呂布就採用此策,派人去見了張羨。

張羨沒有明確的答覆呂布,沒有說出兵相助,但即便他不直接出兵,而只要在呂布、黃祖開打的時候,他在江夏的後頭使些絆子,對呂布也會有很大的幫助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