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8章 段煨阿諛上佞表

這勃然大怒之人,乃是荀貞。

荀貞聞訊當時,就放下了手頭正在忙的軍政事務,也不用主簿陳儀來為他起草,親自寫了上表一道,——上表本該是寫的工工整整,可大概是因憤怒的情緒所致,寫的竟有些行書的樣子,略帶潦草。寫畢之後,荀貞拿著這道上表,出車騎將軍府,親自往去宮中,求見劉協。

劉協得報,荀貞求見,立刻召他入宮。

在專門接見臣子的小殿中,荀貞見到劉協,下拜行禮。

劉協從荀貞剛才進殿門時的腳步舉止,已然看出他像有點怒氣衝衝,令他起身,和顏悅色,問道“荀公,你這是怎麼了?可是生什麼大事了麼?”

荀貞起身,把臉抬起。

劉協看到他果然是怒色滿面,便再次問道“荀公,怎麼回事?”

荀貞怒不可遏,把上書捧在手中,與劉協說道“陛下,臣造次!請陛下治佞臣之罪。”

劉協說道“佞臣?誰是佞臣?”

荀貞說道“陛下,不是別人,正是那段煨!”

劉協聽了,登時瞭然,猜出了荀貞怒的原因,說道“公恚怒,可是因段煨今日之上書,奏請拜公為大將軍此議麼?”

荀貞痛心疾,說道“陛下,臣蒙聖眷恩隆,以粗陋之身、毫末之功而見拜車騎將軍、錄尚書事,已是如履薄冰,常自惴惴。大將軍位在三公上,又豈是臣敢望之?陛下,段煨此道上書,若為阿諛臣,則其佞臣也!若非如是,則其意莫測!臣因是斗膽,請陛下治段煨之罪。”

說實話,在接到段煨的這道上書,看到段煨提議拜荀貞為大將軍之當時,劉協心中是嘀咕了一下的。這大將軍,近代以今,其位且在三公之上,如荀貞所說,還真不是隨隨便便誰都能出任。荀貞說拜他為車騎將軍,已是常自惴惴,這一句不算實話,但大將軍此職,卻的的確確,他是沒有想過的。段煨上表,請拜荀貞為大將軍,其本意大概是出於拍荀貞馬屁,畢竟他是個降將,地位不穩,可是這個馬屁沒拍好,拍到了馬蹄子上。

這時見到荀貞這般氣憤,聽他如此言語,劉協倒是放下心來,早前所存之段煨的這道上書是不是出自荀貞背後指使的疑慮盡釋,他笑與荀貞說道“段煨此議,也是出於好心,想讓荀公為朝廷擔起更多的責任來,公又何必動怒?”

荀貞怒道“陛下,他那怎麼是一片好心,他那分明是包藏禍心!陛下,臣敢再請,治段煨之罪。”

劉協失笑,說道“荀公,包藏禍心,從何講起啊?”

荀貞欲言又止。

鍾繇、丁衝、楊琦等近臣跟著劉協一起接見荀貞,皆在殿中。

鍾繇說道“繇斗膽猜之,荀公所謂之‘包藏禍心’,指的可是公本無獲拜大將軍之望,段煨卻上此表,因公擔心朝中公卿諸臣或會由此而誤會於公,從而非議於公麼?”

荀貞沒有回答。

但劉協從他的表情看出,鍾繇猜對了。

劉協笑道“荀公!荀公!公之乃心王室,一片公心,朕知,滿朝的公卿大臣也知,公無須有此憂慮。”

荀貞開口了,卻還是要求懲治段煨,說道“陛下,阿諛之風不可開也,今若不懲段煨,何以儆後?”

見荀貞堅持要求,鍾繇從容說道“段煨的這道上書雖有阿諛奉承之嫌,按道理來說是當給予懲戒,然其現鎮華陰,為朝廷防範關內諸賊,又前時荀公勤王之際,他獻城有功,是以,似宜不當嚴懲。若固要懲之,陛下,以臣之愚見,降旨一道,對其進行責訓便可。”

劉協點了點頭,問荀貞,說道“將軍,按鍾繇此意何如?”

荀貞也就順著梯子下,不再堅持重懲段煨,說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悉從陛下之意。”

劉協復勸慰荀貞,說道“荀公,怒火傷肝,公乃社稷股肱之臣,倘若因之染恙,不免因小失大。”頓了下,笑道,“那朕可真的就得嚴懲段煨了!”

荀貞俯身再拜,說道“臣造次。”說完,調理了下呼吸,把上表交給鍾繇,鍾繇轉呈劉協。

劉協開啟來看,其內言語與荀貞適才所言基本相同,耳中聽得荀貞說道“陛下,段煨請拜臣為大將軍,臣正想奏請陛下,拜一人為大將軍。”

劉協停下看上表,揚起臉來,看向荀貞,問道“公欲奏請拜何人為大將軍?”

荀貞一字一句地說道“臣請陛下降旨,拜袁紹為大將軍。”

此話入耳,劉協面色微變,說道“袁紹?”

荀貞的怒氣此時已然不復存在,他瞟了眼劉協的表情,說道“陛下,聞臣進言拜袁紹為大將軍,是不是有點吃驚?”

劉協默然了會兒,說道“荀公,朕不僅是吃驚,而且深感意外。公為何會於此時奏請朝中,建議拜袁紹為大將軍?卻就在前幾天,不是剛從冀州傳來訊息,說麴義為公孫瓚所敗麼?若荀公想以大將軍之任來安撫袁紹,使他不成為朝廷將來討伐袁術之阻撓的話,現在麴義被公孫瓚所敗,似乎再以大將軍這樣的貴重之任作為安撫袁紹的手段,有點不必要了。”

劉協的這幾句話裡透出了兩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是,麴義剛剛被公孫瓚所敗。

第二層意思是,荀貞計劃討伐袁術,並且在討伐袁術之前,需得先把袁紹給安撫住這兩件事,劉協都已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