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7頁

“篤兒隨殿下在大帳裡, 殿下說要教他認字。”傅瑤說出來都有些不好意思,一歲多的孩子認什麼字呀,說出去都讓人笑掉大牙,元禎也太操之過急——當然也可能是閒的發慌。

昌寧卻認真讚道:“我早說篤兒是個聰慧的,照這個勢頭下去,再過幾年沒準就能看奏章了。”

她這話或許是真心實意,傅瑤聽著卻只覺得臉紅。她知道有些古人比現代人還早慧,可她從不指望生出個神童,她甚至也不希望篤兒是個神童,只要他平平安安、順順當當的長大,無須成為任何人的眼中釘、肉中刺。

昌寧見她沉默,還以為她是被自己的話打動,便試探著問道:“阿瑤,你覺得我家翹兒如何?”

果然又說起這個來了,這位大公主還真是見縫插針,不放過任何一絲機會。

倘若這回昌寧正正經經的提出,傅瑤便打算正正經經的回絕她。再廝纏下去也沒意思,她也不想這位公主終日抱著不切實際的希望。

傅瑤因說道:“翹兒很好。”

至於怎麼好,她當然說不出來。

昌寧卻只要有這一句就夠了,她猶豫了一會兒,還是將自己的打算和盤托出,“那麼我將翹兒許配給篤兒,你覺得如何?”

她帶著殷切的笑容說出這句話,心中卻如擂鼓一般,既懷揣希望,又害怕失望。

傅瑤忽然有些理解她的心情了。昌寧心氣甚高,本不必這樣低聲下氣,比之拖兒帶女的寡婦身份,她更是成德帝寵愛的公主,誰也不會因此瞧不起她。可她卻這般委曲求全,並非為了自身,而是女兒終身有著落——儘管在她看來,最好的歸宿就是嫁入皇家。

傅瑤不好說她這種想法是對是錯,但昌寧公主愛女之心是無疑的。

可惜理解歸理解,傅瑤還是不願將兒女的親事作為籌碼交換。她看著昌寧,緩慢而堅定地搖了搖頭。

昌寧急道:“你是嫌棄翹兒,怕皇長孫沒有一個好的岳家?但即便陳家倒了,我還是翹兒的親孃,陛下也是她的親外公,有我們這層關係,對你兒子必定多一分助力……”

傅瑤微妙的打斷她的話頭,“公主會錯意了,我並非這個意思。”

她停了一下,“我只是不想這麼早就決定篤兒的親事,他畢竟還小,知道些什麼呢?若早早定下來,也是害了他。”

這個害字令昌寧有些不悅,她們家阿翹哪有什麼妨害?但傅瑤此話總算給了她一線希望,昌寧追問道:“那依你看,何時才最合適?”

她這樣喋喋不休,傅瑤倒有些怨恨她不識眼色,雖不曾明說,昌寧難道不知道自家女兒是何模樣?自己心裡都沒數嗎?自然是不願結親,才婉言回絕,她倒一定要求個確切期限似的。

傅瑤想了想,說道:“等篤兒十五吧,十五歲也該說起親事了。”

昌寧先是一喜,繼而反應過來,等元篤十五歲,翹兒都快十九了!十九歲的女孩子還怎麼嫁人!傅瑤這擺明了是拖延。

“你……”昌寧正要質問她幾句,忽聽放風箏那頭傳來幾聲孩童啼哭,心裡頓時揪起,恐怕陳翹出了事。

兩人走近一瞧,卻是皎皎跌坐在地,捂著膝蓋哭哭啼啼,陳翹在一旁冷眼站著,風箏則跌落一旁。

傅瑤忙上前摟了她道:“皎皎,怎麼了?別哭了,來,跟娘說說。”

皎皎撲入她懷中,眼淚愈發洶湧起來。她鬆開雙手,只見兩膝紅腫,指縫間有鮮血流出。

“原來是跌了一跤,乖,聽你孃的話,快別哭了,也不是什麼大事。”昌寧也柔聲說道,同時也鬆了一口氣,還好受傷的不是翹兒。

傅瑤開啟水囊為她沖洗傷處,又扯下一段乾淨布條,為她將膝蓋包紮好,卻見皎皎憤憤地指著陳翹道:“是她撞倒我!”

昌寧一驚,忙笑道:“這怎麼可能?翹兒不是那樣粗蠻的性子,怎會出手傷人?”

皎皎的模樣兒卻十分堅決固執,顯然不打算撤銷這項控訴。

傅瑤又覺得頭疼了。

儘管皎皎只是一點輕微的皮外傷,但由於元禎護女心切,最終這件事卻發酵得越來越大,甚至鬧到了趙皇后跟前。

皎皎哭著鬧著要回家去,趙皇后對她雖及不上元篤那般好,但畢竟是她的親孫女,總有些憐惜之意,遂努力撫慰了一番,又皺眉看著昌寧:“你怎麼管教女兒的,好好的不學,怎麼學人打起架來了?”

昌寧畢竟不是她所出,儘管送了那包燕窩,也及不上親骨血在趙皇后心中的情分。

昌寧亦覺得委屈,她哪知道陳翹會做出這樣的舉動,更想不出她為何會做出這樣的舉動——她明明囑咐陳翹同那個女孩子好好相處的,這下好了,一切都完了。

陳翹偏偏一句話不說。

昌寧不清楚當時的情況,也只好強辯道:“母后莫急,其中一定有什麼情由,還是該查實為好。”

小孩子的事還能怎麼查實,不過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罷了,但眼下皎皎受了傷是事實,無論內裡如何,總是昌寧母女倆理虧。

趙皇后想著,還是讓昌寧去給傅瑤賠個禮,大事化小算了。她正要說話,就見一旁坐著的周淑妃文靜說道:“皇后娘娘,還是讓人護送公主回京罷。”

在趙皇后面前,她從不曾以昌寧生母身份自居,總是恪守禮範。也因為這個,趙皇后一向很容得下她,儘管周淑妃的寵愛幾乎能與高貴妃平分秋色,趙皇后對她也不像對高貴妃那樣厭惡,而是相安無事居多。

昌寧聽了這話卻難以置信,她愣愣的看著周淑妃:“母親這是要趕我走?”

周淑妃的聲音一如流水般平淡溫和,“公主,皇后娘娘才是你的母親,我不過是宮中的淑妃。”

她這樣撇清界限,趙皇后卻有些不好意思,雖說禮法如此,可趙皇后並非一意隔斷骨肉親情之人,遂輕輕咳了咳道:“淑妃,此舉是否太過嚴苛?不過小孩子之間嬉戲玩鬧,咱們別太認真罷?”

周淑妃溫溫柔柔的說道:“娘娘,正因如此,才最好將公主送回京去。本來陛下來此是為散心,可鬧出這樣的事,即便娘娘您不計較,只怕太子和太子妃也有瓜葛。每日低頭不見抬頭見,臣妾和娘娘都為難,不如索性送回去清淨。”

她自願大義滅親,趙皇后也無話可說,再則她也怕皎皎到皇帝面前哭鬧,成德帝最疼這個孫女,若因此責備她這個皇后無能,她反而難堪。

趙皇后想了想,同意了周淑妃的提議。

當日周淑妃就催促女兒收拾好東西,派了數十名護衛送她離開北蕃。昌寧再不甘心,奈何母命難違,不得不含淚坐上車駕。

狼嚎

是夜一番雲雨之後, 傅瑤枕在元禎膝頭,若有所思地說起:“淑妃娘娘同大公主的性子真是大不相同,大公主那樣傲慢,淑妃娘娘卻為人平和、進退有度, 真想不到大公主是她所出。”

元禎笑道:“篤兒的性子也與你我大不相同,難道篤兒不是你我所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