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50章 英氣

“鬥劍?”白龍奇怪的看著身旁同行的一名年輕劍客,這劍客也就是十八出點頭,一臉的稚氣未脫,娃娃臉上面帶著幾分真無邪的笑容,頭上繫了一條青綢,而身上面的衣服也很單薄,雖然神秀地界終年沒有嚴寒酷暑,屬於氣候宜饒山區,但是初冬季節,山林間溼氣也重,這位年輕劍客身上似乎只是穿著了一襲青衫,倒是略顯單薄,每次登上百十來個石階,周圍溼氣便重了幾分,也寒冷了一些,年輕劍客就要搓手哈氣來取暖。

這位年輕劍客姓李,就是鍾秀當地人,住在臨近葬劍山的背面的一座山,山因為盛產淮南李,所以便直接叫淮李山,這位年輕劍客自己父母早亡,沒名沒姓,又不知道父母姓什麼,靠山吃山,靠山就姓山好了,所以便直接姓李,若是別人問起名字,就叫李子。

聽到這個地方,白龍和刀開倒是心中一陣好笑,取姓定名在皇宮貴胄,富家大戶,甚至是尋常百姓家也都是嬰兒出生滿月以後的頭等大事,不過這位年輕劍客無父無母,取姓名倒也隨意,與他姓名一樣,這位叫做李子的年輕劍客笑容之中都透漏著一股子散淡的隨性。

李子揉著腦袋道“我這人記性不大好,生怕自己有一忘了自己來自何方,叫這個名字挺好,別人一喊李子,我就能想起家鄉山上的淮南李,一想起淮南李就能記起來自己是哪裡人,山寨之中老輩人講話了,候鳥一般的年輕人少時不安分,總是要下山闖蕩一番的,可是見過了大千世界,有一累了,很可能就花了眼,迷了心智,把家鄉給忘了,落得個客死他鄉的悲涼下場,所以記住自己的家鄉總是有好處的。”

“山寨?你在淮李山那邊做什麼的?”刀開警惕問了一句,因為可能是前些日子在飛虎澗遇到張銀屏和新鄉族人,所以刀開現在一聽到山寨就以為是打家劫舍的剪徑強人,但是李子沒有戒心防備的他們的山寨只是族人在山林間的住處而已,絲毫沒有明白刀開到底是在緊張些什麼。

刀開的緊張不無道理,鍾秀這個地方不比地處禹州的頭遭城,頭遭城那裡匪寇橫行,官差又少,甚至很有可能官府和山寨勾結在一起,但是鍾秀這裡有不少的城鎮,九州巡撫的總督府就設在這裡,官差極多,所以若是和山寨裡面的匪寇勾結在一起,很容易產生不必要的麻煩。

白龍和刀開兩人還是第一次聽到過關於家鄉有這樣奇怪的論斷呢。

這位叫做李子的年輕劍客是在白龍和刀開兩惹山逾百餘臺階的時候自己跟上來的,硬是要與白龍兩人做一同上山的同伴,兩人見這個年輕劍客一臉和善,又是本地人,不定能起到嚮導的作用,便答應與他一起同行,可給李子高興壞了,雖然李子嘴上是被白龍一頭雪白長吸引,隔著老遠搭眼一看便覺得白龍有絕世劍俠的風範,沒見過那位真的絕世劍俠墨清弦,可是見到白龍便很符合心中的形象,於是斗膽過來與心目中的絕世劍俠同行上山,可是刀開倒是覺得這子只是單純的獨自上山無趣,想要來結伴同行罷了,因為從結伴開始,李子便一直喋喋不休的個沒完,刀開覺得他真像是一個口若懸河的文人墨客在遊歷山川美景的時候硬是要出長篇累牘的感慨,不過這個李子可能是久居山林的原因,喝山泉水,吃淮南李長大,所以雖然男兒身,但是聲音甜美,話太多教人也不覺得聽得厭煩,反正葬劍山高聳巍峨,千餘石階需要攀登,莫不如來一個話嘮在身邊,反正李子也不覺得口乾舌燥就好了。不過實際上這個李子也讓兩人比較失望,李子雖然是本地人,但是據他自己,他剛剛年滿十八,按照山寨裡面的規矩方能下山,所以他也是第一次來到淮李山旁邊的葬劍山,不過他雖然從沒有來過,但是對於葬劍山這面卻頗為了解,因為淮李山距離葬劍山很近,兩山相隔不過十里,所以往往有來葬劍山誠心求劍的劍客或者是剛從葬劍山上面下來的劍客都會到盛產淮南李的淮李山上住一段時間,品嚐一下久負盛名的淮南李,自然這些劍客的到來就帶來了不少在葬劍山上面的所見所聞,對於山寨裡面的人,尤其是像李子這樣的年輕人都是喜聞樂見的新鮮事情。

一段故事往往能換上用山泉井水冰鎮好的一盆淮南李。

李子用淮南李換來了不少的故事,聽得熱鬧,但是更是被那些在葬劍山上面鬥劍的劍客的鬥劍時候的風采所吸引,李子他常常坐在淮李上上面遙望葬劍山,神往不已。

“鬥劍”一是從山上來,但是從這位年輕劍客的口中出來顯得更加傳神出彩,白龍和刀開奇怪之餘聽了個痛快。

李子這傢伙口若懸河,舌頭比腰間懸掛的一把破劍還好用,刀開剛才打趣道“李子兄弟,你舌頭這麼好使,幹嘛不效仿蘇秦仗義縱橫捭闔下諸侯,不定真的能出人頭地,有一有萬架相隨,配六國相印的架勢呢,到時候我們可就跟著你借光了。”

李子羞紅臉搓著手哈氣取暖道“從就喜歡瞧人耍劍,對讀書什麼的一點興趣的都沒有,生也沒有人家那個腦袋。”之後還要補上一句“蘇秦仗義有他們的厲害之處,我李子靠著手中一把劍也能讓下諸侯低眉。”這話的狂傲,這位李子兄弟真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架勢。別是李子這種江湖中多如牛毛的不出名劍客了,就是已經威名遠播的劍術大家又有哪個人敢放出這樣的話出來,這話若是在喧囂的街市上面喊出來,真要是被多事的捕快官差給聽到了,肯定是要請到衙門裡面問一問到底是怎麼回事,很可能這位剛剛冒出頭的狂傲劍客就要在衙門裡面生平第一次知道禍從口出的道理了,免不了一頓板子。

為了一句狂話刀開覺得太不值了。

刀開心中沉悶心思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個李子是真的不知道那些個身居廟堂高位的文臣雖然表面上一團和氣,但是心中卻最瞧不起使劍的劍客武夫,真以為劍自古就是君子所持的武器便能夠提升劍客的地位,簡直是大錯特錯,刀開年少時在和刀門的時候是見過那些佩戴精緻劍飾的大官進入和刀門,但是他們腰間所跨的佩劍動輒千金萬銀的高價,實則只是撐門面,證明自己為人君子,品味然的佐證罷了,何曾見過哪個人在席間庭前舞劍助興一番,怕是要誰耍劍都會穩穩的出醜,所以劍這種君子之武器也分怎樣使用,也分什麼人來用,眼前這位胸中有鴻鵠之志的李子劍客,咋看都不想能一劍動四海的高手,現在看著不像,估計十年後看著也不像。

刀開神情漠然的話道“李子兄弟啊,這話我勸你在我們面前也就罷了,日後到了江湖之中可莫要出來,容易引來殺身之禍。”

不過刀開的話並沒有打消李子絲毫的積極性,他只是饒有興趣的問了一句“我的話有哪裡不妥嗎?怎麼就能惹來殺身之禍呢?”李子很明顯是因為第一次出淮李山,自然不知道江湖險惡,槍打出頭鳥的道理,尤其是像他這種口出狂言的菜鳥自然成為登頂劍道之巔的劍客的墊腳石,刀開的不無道理,只是李子心地單純,懂不得,刀開一陣苦笑,這子是個不諳世事的鄉巴佬啊。

李子不再追問。

一旁的白龍沒有話,每次向上登上一階石階,白龍便能感到增強一分的劍氣,一百層石階就是增強一百分劍氣,一千層石階就是增強一千分劍氣。

走過山腰,石階兩旁就開始有劍插在山體上面,越往上面走也越密,本來葬劍山之前的規矩是若是前輩劍客登山,想要把手中的好劍名劍丟到山體上面任何地方都可以,但是奕劍佔據葬劍山以後,門派眾人窮心潛武的把山上所有劍都觀摩了一個遍,幾乎做了一個重新排布,越往山上攀登,見到的劍的品質越純越好,越往下劍的品性也越劣質,而奕劍門派三十年之中鑄造的十萬把劍也都分為三六九等沿著山體的高度直接插入山石之間,所以現在白龍等人處於的山腰處,兩旁的劍在白龍的眼中幾乎是形同於廢銅爛鐵一般,不光劍的質地差勁,甚至是鋒利程度也馬馬虎虎,少有幾把能夠入得了白龍的眼的。

劍的品質越純,劍出的劍氣也就越重,對劍客本能的感召也就越強,傳聞所有攀登葬劍山的劍客,除了那些體質頗差的劍客不能攀爬到頂峰,其餘的人無一例外全都能登頂觀劍選劍,想一想估計是山頂好劍出的劍氣對於登山的劍客出的本能召喚越來越強烈吧,白龍現在就是這樣的感覺。

攀登葬劍山的劍客十有五六攀爬到山頂以後便會呼哧帶喘,甚至還有暈厥過去的,想必是在受到山頂名劍劍氣吸引而透支體力攀爬到山頂以後體力不支暈厥過去,往往需要辛苦奕劍門派的人給一起運下山去。

白龍此刻絲毫沒有感覺到一點疲累,反而是登山的腳步愈加的輕快起來,迫不及待的想要攀登葬劍山的峰頂,葬劍山的峰頂有沉劍池,池水深不可測,不少劍術大家登山以後都不願意讓自己的佩劍被後輩劍客拾走,於是便攀登到山頂,將佩劍投擲到沉劍池的池水裡面,據沉劍池是葬劍山的活水泉眼,更有神乎其神的法是,被丟到沉劍池中的劍幾百年來少也有上萬罷了,這些被丟入沉劍池的劍都是好劍名劍,所以劍氣最重,滿月之時,池水之中往往能夠出萬劍的鳴動聲音,方圓數十里的山都能聽見。

白龍將這個傳聞問過李子,李子他在淮李山每隔一段時間便能聽到葬劍山頂萬劍鳴動的聲音,這次登山除了要尋一把好劍以外,還有就是要看一看山頂的沉劍池了。

葬劍山有劍靈庇護,那些幾百年來被丟入沉劍池水中的萬把好劍名劍非但沒有使沉劍池水上漲分毫,反而投入池水之中便看不到了,都山頂的沉劍池水深不可測,而且連通葬劍山的山脈,沉劍池中的萬劍有靈性,所以葬劍山除了葬劍以外,還有就是感受劍氣而利用葬劍山的山石中的鐵礦而長出來的劍,的最奇怪的,好像那些劍能夠像植被一樣的長出來一樣似的。

所以葬劍山還有一個名號就是“劍冢”,這個名號叫的也聽響的,往往江湖中人評論奕劍門派的人都他們冢中劍仕,奉劍而生,奉劍而死。

李子還在不斷追問刀開剛才他想不明白的問題,就是怎麼他的話會引來殺身之禍了,可是刀開咋能跟這個生自來熟,心地純良的李子劍客明白這麼複雜的問題呢,何況刀開剛才看白龍的眼神,分明是在告訴刀開嘴巴上面不要胡,儘量不要破壞李子劍客有朝一日的憧憬夙願了,身為劍客,白龍比刀開更懂也更加明白,人可隨劍死,但是心不能隨劍亡。

就好像白龍之前擁有的知白劍一樣。

現在知白劍在君子雪山上面,而白龍卻在君子雪山下面。

刀開認真的瞅著李子然後指了指這石階山道兩旁便插山石之間的萬劍道“看到沒有這山上插著多少把劍,這山外的江湖之中就有多少劍客,劍客這麼多,也沒見過哪個成為蕭一劍了,下第一劍客蕭一劍多年來一直坐擁下第一的寶座,還不是隻有他一個人敢稱之為下第一。”

本章完

喜歡御龍葬劍傳請大家收藏御龍葬劍傳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