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三章 戰事告捷

大美小朋友的滿月酒吃過,便是臘月了。整個臘月秦鳳儀沒閒著,各種祭酒、年節的賞賜不斷,雖則忙,不過大節下的,基本上都是好事。秦鳳儀原還防備著山蠻會趁著年下過來偷襲,結果正月裡那次二敗山蠻後,山蠻便沒了動靜。秦鳳儀倒是消消停停地過了個年。冊大美為郡主的聖旨是年前到的,同時到的還有令鎮南王年後回京城覲見的旨意,藩王三年一請安,眨眼間,秦鳳儀就藩已有三年了。

秦鳳儀將旨意接了,與傳旨的禮部郎中道:“明年我哪裡有空,我要徵山蠻,回去跟陛下說,別來拖我後腿,回京述職的事以後再說。”

禮部郎中驟聞此軍事機密,當下驚得不輕,一時沒反應過來。見鎮南王把兩封聖旨裹巴裹巴塞袖子裡了,禮部郎中忙道:“殿下倘明年沒空,不如寫封奏章,臣可一併帶回。”

秦鳳儀有些不耐煩,但趕上他剛得了寶貝閨女,心情大好,再者也沒有跟人家禮部郎中發作的理,人家又沒得罪他,還是好意,便道:“知道了,你先去歇一歇吧。”

禮部郎中行禮退下。

秦鳳儀令趙長史給朝廷寫了封摺子,把明年徵山蠻的事說了說,說回京覲見的事待徵完山蠻再論吧。

禮部郎中帶著秦鳳儀的密摺離開南夷沒幾天便過年了,這個新年,鳳凰城極熱鬧,這是鳳凰城建好後的第一個新年,也是親王殿下移駕後的第一個新年,再加上鳳凰城這一年商事繁華,商賈們個頂個有錢。便是鳳凰城的百姓,在這鳳凰城,哪怕做些小買賣,也能過上不錯的日子。因為做小買賣每月只交些衛生費,一月不過幾百錢罷了,再無其他稅,故而只要不饞不懶的,日子都還過得。到得年下,城中廟會一連開了十日,大家手裡有活泛銀子,大節下,再窮的也能買上二斤肥肉過個熱騰騰的新年。

軍中卻越發緊張,各官署衙門,往年都是初八開工,今年過了初三,大家便都到了衙門報到。糧草輜重排程,大軍調撥,待過了上元節,吃過湯圓,秦鳳儀把家交給了大陽。是的,秦鳳儀要帶兵出征,城中留守的是誰,哪怕做主的是李鏡、趙長史、章巡撫、方悅等人,但名義上鎮守城池的只能是世子大陽。秦鳳儀也的確交代了兒子一番,老爹要去打仗了,大陽要把家看好,照顧好娘和妹妹。

大陽很有孝心地拍著小胸脯表示:“爹,你在家照顧娘和大美,大陽替你出去打架!”

秦鳳儀道:“你還小,得多吃飯,待你長得像爹這麼高的時候,爹就不出去,就是大陽出去了,知道不?”

仰望著高身量的爹,大陽很鄭重地點了點小腦袋。

秦鳳儀出征之日,大陽還要帶著城中官員去送他爹和大軍出征,李鏡提前教了兒子好幾句吉利話,大陽睡一宿全忘了,不過大陽很有他爹的機靈勁兒,站在車轅上,挺著小胖胸脯對著他爹大聲道:“爹!我在家照顧娘和妹妹,等爹打個大勝仗回來!待爹和將士們打勝仗回來,咱們,大口喝酒,大塊吃肉!”

秦鳳儀喜道:“好!必應我大陽的吉言!”摸摸大陽的小肥下巴,秦鳳儀對妻子道,“只管放心就是。”他又對章顏、趙長史、方悅、範正四人道,“外務你們商量著來,倘有難決之事,可請王妃裁度。”

四人均正色應了。方悅原想隨軍出征,只是眼下他管著銀錢這一塊兒,一則離不得他,二則他媳婦兒駱氏年下診出身孕,秦鳳儀便讓他留守。近臣文官帶了大舅兄和傅浩以及柳舅舅三人,武官將領有馮將軍、潘將軍、張羿、嚴大姐、阿金、阿花族長,阿泉族長麾下的近萬土兵留下守城。南夷城也留下了近五千人守城,餘者皆隨大軍開拔,隨秦鳳儀一路徵信州。原本大家還為大將軍一事頗多猜度,在秦鳳儀決定親征的時候,人人都服氣了,尤其潘將軍,這位將軍再三要求隨大軍出戰,不為別的,潘將軍身為親衛將領,兩遭山蠻之戰都沒趕上,看著馮將軍升官發財,當真不是一般羨慕。馮將軍更是得帶上,這位將軍有與山蠻交戰的經驗,餘者土兵,聽聞秦鳳儀要徵山蠻,先私下開了個會,有願意一併出征的,也有不願意出征的,秦鳳儀均不勉強,如阿泉族長比較愛好和平,便留下他駐守鳳凰城了。當然,這也表明了秦鳳儀對阿泉族長的信任。秦鳳儀出征前握著阿泉族長的手說:“今妻兒安危,皆託於將領之手。”把阿泉族長也給感動了一把。

至於阿泉族長是否可靠,不是沒人私下同秦鳳儀提過此事,秦鳳儀皆一句“土漢同等視之”給打發了。

秦鳳儀這裡大軍開拔,京城方接到秦鳳儀的奏章,景安帝見秦鳳儀奏章中說要徵山蠻,頗為擔憂,還召來鄭老尚書、景川侯、平郡王、嚴大將軍商量了一回。嚴大將軍一聽說這事兒,頓時整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兒,無他,他閨女被該死的鎮南王夫婦誑到了南夷練兵,過年都沒回家啊!如今南夷興兵徵山蠻,他閨女沒叫人坑去打仗吧?一想到自己親閨女可能要上戰場,嚴大將軍整個人都不好了。

好在嚴大將軍御前多年,也是打過陝甘之戰的宿將,雖則一顆老心擔憂不已,倒還穩得住。嚴大將軍最後一個看過鎮南王的奏章,道:“出兵非小事,且殿下就藩時間尚短,雖有前番兩卻山蠻之功,信州到底被山蠻盤踞已久,依臣說,還當慎重才好。”他心下暗想,回家立刻得打發家將去南夷,就是捆,也要把閨女捆回來!

景川侯道:“怕是晚了。”

嚴大將軍眉梢一跳:“景川你的意思是?”“南夷到京城,一來一回便要一個月的時間。鎮南王能把徵山蠻之事告知禮部傳旨的郎中,可見他已做好準備,眼瞅就要出兵了。不然,依鎮南王的性子,不會將這樣的事洩露出去。”景川侯道,“若臣所料未錯,怕是這會兒便已出征。”

平郡王道:“聽聞南夷地氣暖和,四季如春,冬天猶是百花盛開。倘此時出征,倒不用擔心節氣不佳。”

嚴大將軍立刻調整思路,道:“山蠻兩次進犯南夷,均被殿下所敗。依臣見,雖則出兵之事當謹慎,若此時殿下已出兵,那麼糧草軍備當去歲便開始籌備了。殿下麾下亦有猛將,徵信州之事,依臣看,殿下當有七成把握。”

鄭老尚書忽然上前一步,滿面正色道:“山蠻佔桂、信二州久矣,這些年於朝廷雖有君臣之名,卻是久不來朝。朝廷恩寬,他越發放肆。山蠻屢有進犯之心,鎮南王先時寬赦於他,他卻對鎮南王不朝拜不請安不知罪,便是鎮南王不發兵討之,臣也要請朝廷令鎮南王發兵討逆。今鎮南王討伐叛逆,實乃為朝廷分憂,為陛下分憂。”

景安帝微微頷首道:“鄭卿所言在理。土人已盡數歸附朝廷,獨山蠻仍盤踞二州之地,鎮南王豈能坐視?朝廷豈能坐視?”

平郡王道:“陛下,要不要著人去南夷?一則給鎮南王請安,二則倘有戰報,也可立即著快馬呈於陛下,陛下也可放心。”

景安帝道:“很是。鳳儀這性子,雖則軍務必要機密也該早與朕商議,到底何人為主帥出兵多少,咱們一無所知,雖則山蠻當討,朕也難免擔心啊。”

著人去南夷問詢戰事,這當是兵部差事,景安帝便交給鄭老尚書安排了。

景安帝並不大擔心秦鳳儀的安危,主要是景安帝根本沒想過秦鳳儀會親自帶兵出征。景安帝憂愁的是,雖則先時秦鳳儀兩遭打退了山蠻的進攻,但於攻城之戰,卻是無甚經驗。就是秦鳳儀麾下的這些將領,也都年輕,還欠歷練。故而徵信州之戰,景安帝無甚把握。不過這些心思,景安帝自不會說與旁聽,哪怕心裡擔憂此戰成敗,景安帝先得給秦鳳儀安個正義之師的名頭,就像鄭老尚書說的,山蠻對朝廷不敬,秦鳳儀是正義之師,故征討山蠻。其他的,就看秦鳳儀自己了。反正秦鳳儀還年輕,便是敗了,過兩年重新來過也無妨。

這麼一想,景安帝心便寬了。

尤其在景安帝的預計裡,以為秦鳳儀還要再準備兩年方會徵山蠻,不想動作比他想象的更快。

秦鳳儀徵山蠻之事,在朝頗是引起了一番討論,整體的風評是向上的,畢竟山蠻不馴久矣,秦鳳儀就藩後,山蠻竟敢直接打上南夷城,雖則是被秦鳳儀悉數剿滅,但想想就知道這是多麼窩火的一件事了。先時秦鳳儀建新城,騰不出手來,如今這有了空閒,自然要有冤報冤、有仇報仇了。便是鄭老尚書給鎮南王張羅的“正義之師”的名頭,大家也一致認為,很對很好,山蠻早就該討了。

說來,最滿意的卻是戶部,以往哪個地方剿匪啊打仗啊,先是跟朝廷要糧草要輜重要兵械,看鎮南王打仗,啥都沒跟朝廷要,說打就打了,只需提前預備出些撫卹銀子便是,相對於以往出兵前巨大的支出,撫卹銀子當真不算啥。

朝中還在議論鎮南王徵山蠻呢,鎮南王卻與山蠻打了已經有七八日了。

秦鳳儀先時經過兩次守城之戰,此時徵信州,並沒有因為戰場上的廝殺有什麼不習慣。便是兵力,對於信州的山蠻,也有壓倒性的勝利。第一天過來,山蠻一見朝廷的大軍到了,當下開城門,出來一支悍兵,結果領頭的被潘將軍斬於馬下,餘者也沒能再回城。到第五日,山蠻的象軍再一次出動,秦鳳儀物件軍早就見怪不怪了,立刻床弩當頭,逃回城的大象也沒幾頭了。然後山蠻直接關城門不出來了。

要知道,攻城比守城難多了。秦鳳儀每天攻城,山蠻每天守城。

秦鳳儀一看,光這麼硬攻不是個法子,山蠻甭看都是蠻族,把個信州城建設得挺結實,人家除了刀槍,也預備了石頭、桐油,或砸或燒,山蠻固然守城辛苦,秦鳳儀這裡也沒討到什麼便宜。秦鳳儀便暫緩攻城,之後想了個法子,每天用火箭、石炮騷擾城中,或是佯作攻城,只要山蠻一冒頭,就把大軍撤回來。如此反覆,直把城中山蠻氣個半死。因為,很可能你白天精神抖擻地守城,秦鳳儀這裡啥事兒沒有,你晚上要歇了,他開始攻城,待把將士們都叫起來守城,他可能就是做個架勢便回去了。你不當真吧,他衝車直撞城門,能把城中山蠻嚇個半死。

反正秦鳳儀糧食充足,軍隊也多,他耗得起,信州城的山蠻卻是被秦鳳儀搞得疲憊不堪,心裡沒少問候秦鳳儀的祖宗十八代。秦鳳儀還命張羿手下的斥候去打探著,看可有桂州的援兵到來。秦鳳儀這麼等了半個月,才等到了桂州的援兵。他先是讓張羿提前埋伏,給桂州山蠻援兵來個冷不防,把援軍打得大亂,一部分援兵被張羿帶的部隊斬殺,另有一部分,張羿率部下緊追不捨。信州的山蠻見狀,立刻開城,阿金與馮將軍帶兵又是一番混戰。是的,混戰,在戰場上,除了你死就是我活,打起來都是不要命的。要命的那種死得會更早,就在這不提防中,阿金手下的數百人提前換了山蠻戰衣混入其中,隨著山蠻兵死命往城門跑,到了城門洞,見守城的山蠻兵急吼吼地關城門,立刻有一群土兵蜂擁而上,砍死關城門的山蠻兵,不顧後面的撲殺,一個死了另一個接上,拼死開啟城門。此時,馮將軍、阿金、張羿帶大軍一鬨而入,待馮將軍出來迎王駕入城時,腳下的泥土都浸染了一層濃濃血色。

秦鳳儀坐在馬上,望著兩旁屍身累累,不由得想:戰之功,還是戰之罪?

但望向出城相迎的將士們,這些滿面疲憊、渾身血汙卻又雙眸光亮的將士,秦鳳儀突然拋開了那些文人的矯情,惡狠狠地想,管他是功還是罪,最重要的是,老子勝了,老子的人活下來了!

秦鳳儀覺著,山蠻實在好打。

只是這麼好打的山蠻,焉何能盤踞桂、信二州數十年呢?

秦鳳儀覺得非常奇怪,想著莫不是這信州駐守的都是些老弱病殘,還是怎的?

秦鳳儀心下盤算著,入城後先行戒嚴。自家戰死的將士,就地挖深坑埋。山蠻這些死了的都抬到城外一燒了事,若是半死沒死的,全部視為俘虜,先行關押,留待後用,另則便是全城搜捕山蠻的官員。當然,平民是無事的,秦鳳儀還讓人用漢話與山蠻話告知平民不要驚慌,救世主鳳凰大神殿下過來了,從此,日子就安寧、富足啦!總之是各種安民宣傳!

秦鳳儀發現,蒼家兄弟很能幹,尤其宣傳啊,搜捕山蠻官員啊,著實是一把好手。秦鳳儀先到山蠻的王府裡安置。據守信州的是山蠻的一個王,這個王被活捉了,秦鳳儀說了,要好生看守,這位王的家眷兒女,吃喝上不要委屈,要看好了,不要叫人死了。一般來說,現在都沒死,基本上就不是會主動尋死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