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0頁

主持人問,“平時都在讀什麼書?”

席冰說,“我大部分時間是在讀名著,我以前讀書很少,現在也在讀。”然後,席冰把自己在讀的書名告訴了主持人。

“冰冰你這次語文考文考得非常,全市第一名,有什麼訣竅嗎?”

席冰想了想,“多讀書吧。我以前人有點笨,但是自從我開始讀書,我發現智慧見漲,成績也慢慢變好了。”

主持人忍笑,問,“平時的讀書習慣是什麼樣的?”

“每天晚上讀兩個小時。”

“每天都這樣嗎?”

席冰點頭。主持人問,“一直這樣嗎?”

“不是。從我初三複讀那年開始的。”

“最喜歡什麼書呢?”

“唐詩。”

主持人問,“喜歡唐詩什麼呢?”

“唐詩的氣魄,唐詩的人文,還有唐詩的精神,都非常好。”席冰說,“唐詩的精神就是我們民族的精神。”

“最喜歡的詩人是誰?”

“杜甫。”

“我還以為你會更喜歡李白。”

“剛讀唐詩的時候,最喜歡的是李白。但是,後來會越來越喜歡杜甫。”席冰說,“李白是天上的,杜甫是人間的。”

“喜歡杜甫哪一點呢?”

“早期讀唐詩的時候,像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像李白‘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都是少年時的意氣風發,其實沒什麼不一樣。但到中後期,杜甫寫了《三吏三別》,我開始一點都不喜歡《三吏三別》,感覺苦得要死。可後來讀書多了,就能明白,如果不是有大憐憫之心,是寫不出這麼苦這麼悲的詩的。像杜甫,一輩子不得志,可到晚年,他的詩還是‘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我一想到杜甫那時窮的,都住草屋了。要換了我,自己溫飽還顧不過來哪,哪兒還有空管天下寒士俱歡顏啊。可杜甫會。他一生不得志,可他一生憂國憂民,他一生吃了很多苦,到最後,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老了,但他的心志,他的善良,他的悲憫,他的胸襟,都還在。

我覺著,這才是杜甫會被稱為詩聖的原因之一。唐朝的傑出詩人有很多,我在杜甫身上看到他聖人一樣的悲憫胸懷。”

席冰說到自己喜歡的詩人,會非常動情。主持人也不禁動容,這孩子是真的讀懂了杜甫。

接著,兩人還聊到高考教育,席冰說,“學習有時候是很枯燥的,它不像打遊戲,感觀上的刺激感強,帶給人的愉悅感也強。但其實,之所以會覺著學習無趣,可能我們學的只是一個目錄。”

席冰打比方說,“歷史發展到現在,先人留下的學識像天上的星星一樣多。從小學到高中,不可能學得完,就是人一輩子,也學不完。基礎教育就像是學問的目錄,每樣都給我們看一點點大概。如果找到感興趣的東西,再往深裡鑽研,那時就會有更深的所得。

我是這樣想的,也不知道對不對。

以前學過一首詞,裡頭有一句是這樣的,叫‘天高雲淡,望斷南飛雁’,寫秋景。當時就隨便一讀過去了,可有一天忽然仰頭看到天空,天很高很藍,雲只有幾縷,風有些涼,恰好有一隻大鳥飛過,又是秋天,立刻就想到這句詞。

反正學習就是這樣,太具體的意義說不上來,但能讓我們在很平常的生活中看到閃光的人性,看到古人眼中的風景。我們的先人,把文字打成結記錄事件,也曾把歷史刻在甲骨上,把他們一生的心得寫在竹簡、獸皮、絲捲上,直至蔡倫製紙。

我有時會想,為什麼先人這麼執著於記錄,導致我們現在有學不完的東西。

後來我覺著,像是一朵花,我們能看到它的顏色,聞到他的花香。可是,花的花期很短,最終能看到並欣賞的人是有限的。於是,先人將花的美麗與芬芳,以及那些看不到的更美的東西,化為歷史、文學、音樂、舞蹈而千載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