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章 傷愈後的無助

陳文撫和小柱子守在陳修遠的床邊,兩人露出心滿意足的微笑,不時的竊竊私語打斷了陳修遠似夢似真回憶。

他這一個月來只進了些流食續養,中午折騰了會,胃口被開啟了,肚子開始抗議...餓了!

餓醒了!努力睜開沉重了的眼皮。雙手摁住床上,想要半坐在床上,一點力氣也沒有了。

陳文撫和小柱子瞧見他醒了想坐起來,慌忙的過來幫助他。

陳修遠讓他們扶起坐在了床上,小柱子邊托住陳修遠邊興奮的問道

“少爺,還難受嗎?”

他腰上的箭傷在坐起來時拉扯的有些疼,不過還好能忍受,陳修遠用力扭頭看了看小柱子,張張嘴說道:

“還好!”

陳修遠自己都差點沒聽見自己的聲音,太小太細了,這世時的他個頭長大了,身體瘦弱纖細,聲音略微帶童音。他努力的又說道

“柱子,給我弄些吃的,太餓了,”

“好!少爺你稍等,我去做粥,”

說完,小柱子高興的往外走,走了兩步又對陳文撫說

“文撫哥看看忠叔回來沒有,剛才好像聽到朝宗哥說話聲了。”

兩個人一前一後出了房門。陳修遠觀察了一下房間。

房子是土木結構,右手邊有一個小門連著一個房間。左手邊應該是西,有個方形桌子四周有四把椅子,桌上面有一套茶具,一看便是明清的樣式,簡約實用。

屋子的大門在南面,木製兩扇對門虛掩著,隱約能看到外面的門簾子。

一陣腳步聲傳來。門簾子被掀開,陳忠帶著陳朝宗等人進屋裡,陳忠滿臉疲憊但也止不住欣喜,緊走幾步來到床邊。

“華兒,傷口還疼嗎?”

“好多了二叔!”

陳修遠聲音很低,他說完後一屋人更加喜悅,竊竊私語起來。

片刻小柱子用托盤端了兩碗進來,一碗湯藥一碗粥。

少爺餓了,大夫囑咐要吃藥,索性兩碗都端了進來。

“少爺,先喝粥還是先吃藥?”

陳修遠還沒說話,一股中藥味襲來。這要是先吃藥還有胃口喝粥嗎?他正要說先喝粥,只聽二叔陳忠說:

“華兒,先吃藥吧!”

陳修遠腹誹,早晚能差這一會兒,心裡這樣想但還是點點頭沒有言語,接過碗仰頭喝下湯藥,古人云良藥苦口利於病,利病不利病不知道,苦口是真苦口,真苦啊!

陳忠在房間裡呆了一會,囑咐了幾句便回到了前院客廳裡,文撫跟著其他人在後院。到了客廳陳忠的臉色又苦悶難看起來,陳文撫看到陳忠臉色不好,便寬慰起來。

“忠叔,少爺看來已經沒事了,修養一段時間應該就好了””

“唉!是啊”

陳忠嘆氣的回道,又想起大哥兒子,悲傷又湧上心頭。特別是大哥去世,按朝廷規制華兒該世襲千戶之職,現在奸人做梗,華兒的誥身認命一直不放。

從衛指揮使黃大人到指揮僉事、衛鎮撫,還有督師的兵部隨員,他幾乎跑斷了腿。

大哥走後,他一個千戶所鎮撫百戶人微言輕,銀子送了不少,就是襲職的認命文書下不來。

這世道,當你弱小時,周圍都是敵人,都想踩你一腳,當你強大時,周圍都是朋友,你一聲令下,爭搶著給你賣命。

陳文撫也知道陳忠是因為少爺的官身之事在上愁,那些個官老爺只收錢不辦事,還有幾個人恨不得少爺一睡不醒,他們自己人去做這戶所的千戶,霸佔陳家的財產。

出兵打仗沒有帶多少銀子,少爺看病要錢,買滋補品要錢,在軍營不方便租房子要錢,忠叔為少爺襲職上下打點又是錢。可恨這些個大官們吃人不吐骨頭,拿錢不辦事。

陳文撫和尚武、尚臣、尚承、尚德、朝宗還有小柱子是陳家收養的孤兒,從小好學聰明,心思縝密,陳漢秋為陳修遠和陳邵請私塾開堂授課,他們幾個時常被陳漢秋安排去旁聽,識的了一些字。

“忠叔,他們再不辦事,我和文撫他們闖進軍營大帳,找他們說理去,少爺都好了,他們有什麼理由拖延,朝廷沒有王法了嗎?老爺和邵哥為朝廷戰死沙場,朝廷這樣對待我們陳家。”

“胡鬧,這樣不是給了他們藉口,不說華兒襲職的事辦不了,就是你們幾個也要被軍法從事,萬萬不可!”

陳忠大驚,這幾個孩子從小被陳家收養。山東土匪響馬遍地,百姓苦不堪言,又加上孔有德做亂叛變投虜。那幾年山東地界烽煙四起,百姓流離失所,大哥的夫人菩薩心腸,看失去親人的孩子可憐,每次出門回來都會帶孤兒回來。

如果不是夫人鮮有外出估計領養的更多,這些個孩子來陳家時太小,甚至於不知道自己姓氏,便都姓陳,他們從小在陳家長大已經把陳家當成自己家了。想到這些他接著說到:

“你們幾個千萬不要鬧事,照顧好華兒才是你們當務之急。我再去籌些銀錢,再跑跑門路,定會把華兒的事辦下來。”

陳文撫不再言語,陳忠接著說到:

“我一定要把華兒的事辦好,你們幾個要照顧好華兒,有時間去義莊給老爺上上香,老爺和邵兒的事,華兒要是問,就慢慢的告訴他,行了文撫你去後面看看吧。”

陳忠說完,大哥和陳邵的事不免引起他的憂傷。陳文撫出去後,陳忠便思慮起來,雖然戶所的千戶和錦衣衛千戶比起來有云泥之別。

但是這個官身比起一般百姓來說可是一個護身符,他可見多了破家的知縣和滅門的知府,陳家幾世單傳,宗族的力量薄弱,沒有士紳的力量,再沒有這官身,陳家的家業就是一挨宰的羔羊,砧板的肥肉。

衙門口可是有理無錢莫進來,可現在在永平府,銀子已花了七七八八,銀子送了幾百兩,就是各種推脫不給辦,想到這兒他下了狠心借銀子再送。

永平府城內有個魯商王守業,原本去口外販貨,運去茶葉,鹽巴等,回時收購皮貨。

在明朝能做到跨省生意的人身後都士紳官府做後盾,厲害的有藩王的關係,要不本身就是士紳一族,大商人和統治階層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個商賈兗州府人去千戶所收購過私鹽,和陳忠有一面之緣,陳忠打算明天去拜訪他。

陳忠是鎮撫百戶,在永平府是客軍,可不敢在外面過夜讓人抓到把柄,於是他又吩咐文撫他幾句就回軍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