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章 陳家外莊

頭七已過,陳府度過了最為悲涼肅穆的幾日。人聲嘈雜、頌詞繞樑、哀樂灌耳的日子過去了。

整個陳府又回到了原來的狀態,早晨,陳修遠起來,僕人們正在院子裡打掃衛生,看到陳修遠起來都慌忙打招呼,然後繼續忙活,陳修遠走到別院,陳忠已經領著朝宗他們幾個打拳練身。

說起這個院子,還是陳夫人在世的時候買下的。那時候收留陳朝宗他們,剛好陳府隔壁的王員外遷居到即墨縣城去住,留下了這個府院無用要轉讓出去,陳夫人做主盤了下來。

修葺一新,兩府間院牆開了一個拱門,當做陳忠他們和一些個臨時幫閒的人來住。陳修遠圍著院子裡面的小場地開始慢跑,運動筋骨,調節自己的狀態。

“嘿!嘿嘿!”

陳忠是個刻板之人,督促他們幾個一絲不苟。耳邊不時傳來,陳朝宗他們打拳的喊聲。

陳修遠一直沒有參與他們練拳,自己獨自跑步,直到福伯差人來叫陳忠和自己用飯,才停止了跑步。

古時候的一般人家是不吃早飯的,都是早起後,便下地勞作、上山砍柴或做工。

這樣,一是剛睡了一晚,早上不怎麼餓,二是節省糧食,古時候物資匱乏,不是什麼家庭都很富裕。吃早飯的都是官家、士紳地主、有錢的富商等。

用過早飯,由陳忠陪著,陳修遠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騎了高頭大馬,兩人並行往鰲山衛而去。

一路上陳修遠展望未來,想象著自己,成為浮山所實職千戶以後的宏圖大業。

鰲山衛是海防工程,始建於明朝洪武五年,當初是為了抵禦倭寇襲擾,而修建的沿海軍事重鎮。

它起源於明代特有的軍民合一的管理體制。

衛所制度是明朝的一種主要軍事制度,為明太祖所創立,其構想來自於隋唐時代的府兵制。按照明太祖朱元璋的設計,“跨府設衛,連縣設所”,鰲山衛由當時的萊州府管轄。

兩人進了衛城,來到指揮使司衙門。交了門口崗哨的跑腿碎銀後,就老老實實的在衙門口的旁側靜等傳喚。

過了好長時間,那前去稟報的衛兵才出來傳達訊息。

“6大人請您進去。”

衛指揮使黃尚品、指揮儉事還在永平府,剩下指揮同知6良壽留守。聽得門崗傳話,陳忠便和陳修遠一起邁步前行,卻被門衛給攔住了。

“同知大人說了,請陳修遠陳大人進去,煩請這位大人在此等候!”

兩個人扭頭對視一眼,雖然陳修遠這段時間變化很大,不像以前沉默寡言木訥無聲,變的聰明善語起來,陳忠還是有些不放心。

“華兒,同知大人和你父親關係不錯,沒事的,和大人應對要禮數週全。”

陳修遠深吸一口氣,彈彈自己的千戶服,步伐沉穩的進了衙門。

衛兵領陳修遠到偏廳,隨手止住陳修遠,自己前走兩步弓腰在門前稟報

“稟大人,陳修遠陳大人到了。”

“進來吧!”

官衙偏廳內,一身材微胖、美髯紅光、身穿官服的中年人坐在偏坐上。

陳修遠緊走幾步上前,心中一萬個草泥馬,面不改色的行了大禮。

“卑職參見大人”

在太師椅上,6良壽官腔十足的的回了聲

“免禮,看坐”

6良壽的語氣委婉一點的接著言道

“令尊的事本官已知,征伐東虜戰死沙場實乃吾輩楷模。令尊在世時,與本官交情匪淺……”

“大人……!”

“賢侄不必多言,你的來意本官知曉,兵部的文書已然下達,雖然指揮使大人不在鰲山衛,但已有書信來到,說是衛內一切官員排程任免,等指揮使來後再做定奪,所以你的事情,須等些日子黃大人來了,才能向吏部報備正式上任。”

陳修遠想說些什麼,但6良壽的話像卡在他喉嚨裡梗刺,堵的他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賢侄放心!先回去熟悉一下戶所情況,等指揮使大人來了,到時候我一定會多多美言,讓賢侄儘早正式上任。”

說完這些話,6良壽端起了茶碗。門口候著的下人很是貼切曉意,移步近身陳修遠。

“陳大人,請!”

陳修遠準備了好多官場語言,都沒有機會說,就被請了出來,習慣似的抱拳施禮後,迷迷糊糊的出了官廳。

“陳大人,我們老爺說了,他一定會盡力的!”

僕人帶著迷一般的微笑,說完這些話,點了點頭便轉身回去了。

衛所官衙門口的陳忠,等來了一臉苦澀的陳修遠,從他的臉上,便知道了事情的大概。

回家的路上慢慢吞吞,隻言片語之間,陳忠就明白了事情緣由。

陳忠不知是該喜還是憂,沒有實職只有一個千戶的虛位,陳家的未來一定是會沒落的,但這兵荒馬亂的世界,倒是不用應令出征了,大哥就是出兵戍邊喪了命。

前人講的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也許就是這個道理。軍戶世襲制是朝廷歷來的制度,一時半會兒他們敢改了這規矩,陳忠一時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一路無話,回到家裡後,陳修遠迷迷糊糊的腦袋才轉過彎來。

這是要自己給他們幾個送禮呀!那僕人的笑容分明就是告訴自己——銀錢說話才好使。

一個擁有後世巨量資訊知識的靈魂,被現在的土包子給欺負了,心中一萬個不甘,這讓陳修遠也更加了解了現實。

晚飯後,陳朝宗他們各司其職,排班值日輪崗。陳修遠將陳忠和福伯叫到了自己的房間,二人入座後,陳修遠把指揮同知6良壽的意思給陳忠和福伯仔細的講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