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章 趙府退婚

等待是最考驗人耐心的事情了,也是最磨人的事。

等著被實授千戶的期間,陳修遠連日來將浮山所地界基本轉了一個遍,對於所城以及周圍有了大概瞭解,內心裡也有了一定的規劃。

鹽業、漁業和農業在他的計劃書中有了計劃,開礦、造船和織布也有了設想。

這幾天陳修遠的心裡癢癢的,整個就是一個躍躍欲試的狀態。

不怪他這樣,有過開公司的經驗,再加上千戶官的權力,他相信要不了多久,浮山所就會展起來,就會掙好多銀子。

有了銀子,什麼事就好辦了,後世有個說法,打仗其實就是打錢,政治鬥爭的中心是經濟。

明朝亡國的原因是什麼?有人說是天災大旱流民四起,有人說是人禍吏治腐敗黨爭伐異,有人說是外族入侵漢奸賣國,當然也有人說崇禎猜忌群臣刻薄寡恩。

這些都對,但不是最大的原因,最大原因是明朝晚期的財政完了,國庫沒有銀子了,拿什麼賑災?拿什麼軍餉?

如果不是為了等待鰲山衛的訊息,陳修遠早就去陳府的外莊了,規劃一下如何掙錢,親自指揮莊丁們的軍事訓練,對於朝宗他們這個年代的訓練水平,他是持懷疑態度的。

陳忠一早就去了鰲山衛,去打聽陳修遠千戶任命的事,鰲山衛指揮使黃尚品復任了,6良壽那裡送了銀子,本以為有6良壽的推動,這事應是很大把握的事。

但今天得到的訊息依然是待定,甚至6良壽都沒有見他,只是讓一個下人,知會了陳忠一聲。

更令人生氣的倒不是這一件事兒,中午回來的路上,碰到即墨趙府的管家,正要去浮山所請陳忠到趙府一敘。

即墨縣趙府是陳府的親家,這時候邀請陳忠去趙府,陳忠心中頓感疑惑,大哥葬禮趙府沒來人,這才過了幾天,有什麼事?陳忠心中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果不其然,到了趙府後,趙大舉人和韓賢甫兩人,苦瓜著臉坐在大廳裡,見陳忠到來虛施一禮就又坐了下去。

這韓賢甫是即墨縣的守城千總,和陳漢秋相熟,是幾年前陳、趙兩家訂婚的穿針引線之人。

看到兩個人的黑臉,陳忠給自己打了預防針,肯定不是什麼好事,靜靜神不卑不亢的和兩人見了禮,見禮後趙舉人就不言語了。

封建社會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訂婚是很講究的,門當戶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但定了親,嚴格意義上來說,女方就成男方家的人了,有法律依據的。

單方面退婚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兩家協商,也是對地位低的一方是一個侮辱。

本來陳家和趙府算是門當戶對,可現在陳漢秋戰死沙場,趙文進前年又中了舉人,這一來二去陳府就配不上趙府了,門不當戶不對。

客廳內很靜,靜的恨不得能聽見掉在地上繡花針的聲音,屋子裡很詭異,不長的時間讓人感覺壓抑無比。

這養氣的功夫,武人到底是不如文人,韓賢甫清咳一聲

“陳振撫,前天……”

看著陳忠注視著自己,等待著下文,韓賢甫捋了下思緒,又接著說道

“前天,趙夫人攜小姐去清雲觀上香,清雲觀道長的師兄遊方到此。其人修為極高,能卜兇吉,趙夫人請求其為小姐問了一卦。”

韓賢甫看著面無表情的陳忠。

“本來小姐是,鳳冠霞帔誥命夫人之命,一生平安榮華富貴之運。夫人又請教了興華和雲靜的八字和吉時,那道長看了大吃一驚。言道,兩人斷無姻緣之命,若牽強結緣則兩人一生奔波流離多災多難。”

陳忠雖然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也不知道趙夫人卜卦是真是假,他只知道這趙府是要退婚了。

大哥剛過世,這趙家真是欺人太甚了,陳忠黑著臉一言不,心中無比的氣憤。

韓賢甫自己也不知道這趙夫人是否去過道觀,一切都是趙文進說給自己聽的,但他又能怎樣呢!

當初陳守備雖然是一行武之人,但趙文進也只不過是一個秀才,雖有些遠親在朝為官,也不算有什麼高門大戶。

自從趙文進中了個老舉人,身價陡然的高升起來,他家的一些高官厚祿的遠親也能牽上線走親戚了。

大明朝文貴武賤,文人有同窗、同年、恩師、同鄉、同僚關係網路複雜,又有相互扶持的老傳統,而且還控制著輿論,隨便一個秀才就能把遊擊參將給弄臭了,自己才幾斤幾兩。自己保的媒,自己還得……

“陳振撫,這也是沒有辦法。這姻緣也不能強加,不能害的賢侄和趙小姐的一生。你我都是陳大人的結義兄弟,是賢侄的長輩,不能眼看著兩個孩子往火坑裡跳啊!”

話都說到了這份上,陳忠很生氣也很無奈。本來想著不退婚,有婚書在手,你們能怎麼著,去打官司?你趙府不要臉面我們就奉陪。

但轉念一想,這韓賢甫將卜卦的事,說的有鼻子有眼的,自己也犯了嘀咕,再說,這事兒最後還得要修遠來拿主意,於是乎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