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章 王家被劫

陳文撫和福伯在江南,確認了香皂作坊的地點,和徐府、劉府簽寫協議,馬上要要採買建房子磚木瓦石,僱傭勞力,建房、進原料諸事繁多。

而且舟山島附近有海盜出沒,幾個人決定 讓馬俊海率領福船,運送了幾次磚石木料,十一個水手跟著馬俊海回來,其他大部分人和一艘海滄船都留在了舟山。

陳修遠帶人去老鷹山剿匪,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令人驚奇的是,此事在鰲山衛一帶百姓姓中盛傳,而且經久不衰越傳越神,但鰲山衛指揮使衙門和毗鄰的即墨縣衙,都裝聾作啞,陳修遠沒有派人前去彙報請功,兩個衙門口也沒有派人來查訪,整件事透著邪乎。

馬俊海帶來了李香君的信,看著一手娟秀清靈的文字,訴說著對再次相見的期望,李香君的音容笑貌浮現在了陳修遠的腦海。

陳修遠考慮,近期莊子一切平穩,新招募的保安隊隊員,按照要求在老隊員的指揮下,有條不紊的訓練,而且經過老鷹山一事,估計也沒有宵小再敢來打陳家的主意,他琢磨著二十天後,親自販運香皂去南京。

王守業父子將永平府購買的駿馬,大部分送往了濟南府劉澤清,馬匹可是緊缺的軍事物資,因為與陳修遠有生意來往,所以給陳修遠留下三十匹。

魯西鬧流賊民變,王守業派了幾十個家丁護衛,跟著王金毅輾轉騰挪七繞八彎的,將馬匹送到了陳家莊。

幾個月沒有來陳家莊子,陳家的變化讓王金毅吃驚,莊子的圍牆加高加固了不少,沿著莊子的兩側,又修了高高的土牆,他聽賀平說陳家遭了土匪,進了莊子新修葺一新的門窗,證明了此事不虛。

“王公子,快請坐!紅英,上茶。”

“請!”

二人雙雙落座,紅英給二人上了茶,王金毅飲口茶道

“好茶!”

“王公子見笑了,普通的嶗山綠茶而已。”

王金毅看著比自己年齡還要小的陳修遠,心裡面感嘆,失去父母雙親,憑一己之力,將陳家展的如此興旺,真是年少有為。對於百姓們盛傳,陳家剿了老鷹山的土匪,王金毅頗感興趣。

“聽百姓們說,陳公子帶人把老鷹山的土匪剿了,可有此事?”

“僥倖而已,那夥土匪猖獗兇狠為禍一方,還夜襲了我陳家,看看我這大廳的門窗都是新換的,舊的都讓他們一把火燒掉了。”

行商販運的商賈,是最痛恨土匪強盜的了,辛辛苦苦販賣販買,一朝造了土匪變的兩手空空,甚至於有生命危險。王金毅不再討論此事,話風一轉說到了兩家的生意。

“陳公子,這次從永平府購置馬匹,劉大帥催的的緊,要不是提前將這三十匹馬轉移開,估計一匹也分不出來了。”

陳修遠知道,此時的時局,駿馬是十分緊缺的,王家這也是冒風險,把馬匹送來陳家。

陳修遠離開座位,躬身大禮道

“再次感謝王公子,這些馬匹我多出銀兩。”

陳修遠以每匹三十五兩的價格,收下了三十匹蒙古馬,這樣加上原來的,一共有九十匹馬,陳修遠打算讓6毅做隊長,挑選會騎馬或敢於騎馬的隊員,組成一個騎兵馬隊。

王金毅來陳家莊,一是送馬匹,二是購買香皂,隨著濟南、兗州還有京師香皂名聲大噪,尤其是京師,達官貴族皇親國戚,還有八大胡同煙花柳巷,使用香皂成了高貴名流的象徵,香皂在京城大賣供不應求。

莊內庫房裡裡外外,香皂三千多箱,王金毅悉數買下,因為香皂暢銷利潤豐厚 ,還預購了下次的量。

王金毅走後,陳修遠讓小柱子加班加班的生產,趁現在行情好多賺銀子。

心裡也琢磨著,如今有了銀子下次去南京時,為李香君贖身,他知道現在李香君的鴇母媽媽,要價肯定不低,畢竟是媚香樓的臺柱子,沒個幾萬兩是說不過去的。

計劃趕不上變化,十幾天後一個訊息傳到了陳家莊。

王家商隊在膠州府地界造了土匪,三千多箱香皂落入土匪之手。

雖然購買花費不到兩萬兩白銀,但運到京城可就是價值五六萬兩銀子,因為知道香皂的價值,所以王金毅帶著商隊護衛拼命守護車隊,無奈寡不敵眾,香皂還是被土匪截了去,王金毅也是身上受了輕傷。

此時的王守業,剛將二百多匹戰馬,交付劉澤清軍中,在劉澤清軍營裡的王守業,聽到兒子受傷,貨物也被土匪搶去,心中是異常氣憤。

劉澤清是山東總兵,王家為官兵販運戰馬,貨物卻讓土匪給截了去,於是是他就到劉澤清的軍賬內哭訴,希望劉澤清派人前去剿匪,再把貨物給奪回來。

劉澤清的大軍正在剿滅李青山民變,距離膠州府幾百裡,出動大軍是不可能的,王家為劉澤清承辦軍中戰馬久矣,當然也有其他的買賣,關係一直不錯。

所以劉澤清就派自己的家將劉啟帶著十幾個親兵,拿著劉澤清的牌子,前往膠州府督促地方官軍剿匪。

本來王家已經到膠州府報案,知府趙國棟知道王家的勢力,於魯王府交好,好多生意都是有魯王府的暗股,近期又與徐府一同做生意,這事絕對不能等閒視之。

膠州府的兵勇和其他地方一樣,為了剿滅魯西李青山民變,都被抽調一空,現如今膠州府就是一個空殼,只有些個老弱病殘,撐著膠州府的門面,那裡還有兵將能去剿匪啊!

年初巡按的夫人遭遇土匪,整個登萊地界的兵將都調動起來了,也沒能把土匪剿滅,如今更是無兵無將,但事情總得做。

東拼西湊的在城裡集了五百兵勇,但聽王金毅言說,土匪近千人,這點人去了,還不是肉包子打狗。

老百姓這段時間,都在盛傳陳修遠剿了老鷹山,趙國棟就動起了心思,但陳修遠不是他的下屬,他只好給鰲山衛公文,令鰲山衛十日內兵,於膠州府一起剿滅土匪。

雖然衛所和府道各不同屬,但有明一朝文官系統一直壓武官一頭。大多數武將多是大老粗,連個奏章都不會寫,掄起耍心眼鬥志,都不是文官的對手,久而久之形成了默契,同品甚至低品的文官指揮武官都是常事。

鰲山衛收到趙國棟的公文,腦袋也大,出事兒地點在鰲山衛與膠州府交界處,荒山野嶺的多有盜匪出沒,土匪有好幾股。

自己家的事自己清楚,憑著鰲山衛下屬的這些個軍戶去剿匪,他自己都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