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4章 濠鏡澳

船隊在海上航行了十天,到了福建的泉州月港附近,這片海域是鄭家跡的地盤,一天之內就碰到了三次鄭家船隊,此地的檢查更加嚴格,登船檢查鄭家的令旗,看看當時買令旗鄭家的印記。

月港,以明隆慶元年“隆慶開海”為界,之前的月港是“盜賊之窟”,之後則是“商賈之鄉”,簡簡單單一道政令,便讓月港之人徹底洗白,是明朝中後期“海舶鱗集、商賈鹹聚”、“農貿雜半、走洋如市、朝夕皆海、酬醉皆夷產”的著名外貿通商港口。東南亞、印度支那半島以及朝鮮、琉球、日本等國家和地區有直接貿易往來。

鄭芝龍歸順朝廷後,給南海貿易制定新規則,世界霸主荷蘭船隻過路也要交錢,讓世界霸主荷蘭人和海盜們極為不爽,於是衝突日益激烈。

荷蘭是屈一指的海上強國,有“海上馬車伕”的稱號。侵佔了我國的寶島臺灣南部,修建了城堡,臺灣並不能填滿荷蘭殖民者的胃口。

荷蘭臺灣總督普特曼斯率領十三艘荷蘭戰艦,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對明朝沿海起了進攻。荷蘭人提出中國方面立即停止同西班牙、葡萄牙等國的貿易,只能與荷蘭人單獨貿易,否則將繼續開戰,此無理要求遭到明朝拒絕。

於是,荷蘭艦隊聯合一些海盜,試圖武力逼迫明政府就範。以鄭芝龍部隊為先鋒的明軍先後投入戰艦一百五十餘艘,士兵萬餘人,而荷蘭方面聯合廣東沿岸的海盜,於福建金門東南海岸料羅灣展開激戰。

鄭芝龍是縱橫海上數十年的海盜,手下的將士善戰,戰船也配備了先進的火炮。經過一番血戰,參戰的荷蘭艦隊九艘以及荷蘭招攬的幾十多艘海盜艦隊全軍覆沒,明朝以完美的姿態贏得了勝利。

從此月港成了鄭家海貿的基地,西方海盜國家難以染指,鄭家還壟斷了前往日本的貿易。自此西班牙人在呂宋、荷蘭人在臺灣、葡萄牙人在香山澳,形成了這個局面。

想要更大的利潤,就要甩開鄭家,直接跟西夷人交易,呂宋、臺灣都太遠,雖然你買了他們的令旗,但日本不能去,遇到鄭家船隊只有被劫船的命。所以以要想得到更高的利潤,就只能到香山澳,跟葡萄牙人交易。

船隊繼續航行,過了福建沿海,鄭家的勢力也是遞減。各個船上的人都調動起來了,尤其是桅杆上了望鬥,時時有水手瞭望,觀察遠處海面上的情況,船上也準備了火繩槍、弓箭等武器,陳修遠現竟然還有一門火炮。

“陳公子,這離開了福建沿海,鄭家船隊就少了,海盜還有西夷人就多了,這些紅毛人,可不是什麼好人。”

看見陳修遠觀察著虎尊炮,韓衝過來介紹情況。陳修遠詢問道

“這兒的海盜多嗎?西夷人過來不是做生意嗎?”

看著疑惑不解的陳修遠,韓衝解釋道

“原本廣東沿海有幾股勢力不小的海盜,6上搶劫百姓,海上攔截商船,咱們這些商家都是結伴出海,以防禦海盜的攻擊。”

陳修遠看的出來,幾艘商船結伴,船上都有先進武器,每艘福船都不少的人手,小股海盜還真不是對手。

韓衝繼續解釋道

“這片海域最大的海盜叫做劉香,前幾年跟西夷人勾結一起,跟鄭家船隊經歷了一場大戰,被鄭家消滅,所以此處的海盜就少了,也少有西夷人,陳公子這西夷人可不是一個國家的人。”

陳修遠當然明白,但不知韓衝瞭解多少,於是故作驚訝道

“願聞其詳!”

韓衝也是個健談之人,又喜歡結交朋友,說道

“在濠鏡澳的大多數是佛郎機人,還有其他西夷人,他們不是一個國家的人,最應該小心的人紅毛鬼,這些人最壞海上搶劫商船,有時還上岸搶劫,前些年佔領了大員島。……”

聽韓衝介紹,陳修遠聽的出來韓衝知道不少,當然此時資訊不暢,沒他自己瞭解的詳細。此時處於大航海時代,也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海上航行更是如此,西方船隊包括明朝的商隊,大多是亦商亦盜,遇到比自己弱小的船隻,都會火拼吞噬。

荷蘭人比起葡萄牙、西班牙來是後起之秀,當然也是最兇狠,搶掠大明沿海,強佔澎湖列島,被稱作紅毛鬼,被鄭家打敗後,又跑到臺灣佔領了南部,也就是韓衝說的大員島。

“韓兄,常年海上行船,到過呂宋嗎?”

韓衝很是驚訝,沒有想到陳修遠還知道呂宋,驚異的看著陳修遠說道

“陳公子還知道呂宋?”

“知道一些,都是從書讀到的,在下喜歡涉獵一些雜談遊記。”

“呂宋現在也是被西夷人佔領,去那裡交易比濠鏡澳利潤還大,早些年去過幾次,現在基本不去了,紅毛鬼在海上橫行霸道,還有其他海上盜匪,一不小心就會被劫。”

…………

一路上有驚無險,雖然遇到零星的海盜,不過幾艘船都配備了火槍、弓箭還有火炮,都知難而退去尋覓海上航行的孤船。九天後,船隊到達了濠鏡澳。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隸屬於廣東省香山縣的濠鏡澳,被葡萄牙人以“借地晾曬水浸貨物”的理由佔據。當時葡萄牙人每年賄賂廣東的官吏五百兩白銀,獲准在澳門半島暫時居住。當然,這時候明朝仍然在香山縣設定了官府,對於濠鏡澳進行管轄。

後來當地官吏接受葡萄牙人賄賂的事情被上司官吏撞破,不得已,這五百兩白銀,便作為地租上交給國庫,這樣葡萄牙人正式成了法理上的租客。葡萄牙人在澳門成立了議事會和警衛隊,開始了濠鏡澳自治,並對停靠濠鏡澳的各國船隻收稅。

一開始還是葡萄牙人的民間行為,後來隨著時間流逝,葡萄牙開始重視澳門,也就是濠鏡澳,並派遣澳門總督到當地進行官方治理,近一百年來,幾乎成了慣例,朝廷此刻也沒有精力管轄,況且葡萄牙人還算老實,所以官府默許了葡萄牙在濠鏡澳的存在。

濠鏡澳的港口碼頭上,各地前來交易的船隻林立,碼頭上的苦力正出著大汗裝卸貨物。大明以出口生絲、絲綢、水銀、瓷器、布匹等貨物為主,從西方進口胡椒、象牙、檀香等。

船隻靠岸停在了碼頭上,船工們動作麻利,固定好船隻繫好纜繩。不長時間就有人來收稅,一個葡萄牙人和兩個漢人,其中一個應該是通譯。

陳修遠和6猛他們帶好行李下了船,韓衝到了岸邊送行。

“陳公子,我們在這裡估計就停泊五天左右,將貨物販賣給西夷人後,船隊就啟程出!”

陳修遠雙手執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