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4章 制炮的效能要求

陳修遠每日都在玻璃作坊裡,和楊清波他們一起,繼續進行試驗,力求將玻璃的透明度達到更好的效果,當然最後一道工序,錫汞溶液塗抹,他更是嚴格要求,堅決避免汞中毒。

試製中坩堝被燒燬了兩個,和楊清波一起研究坩堝的耐火材料,錫盤也是重新設計,弄幾個造型,梅花、橢圓和長方形。

隨著試驗燒製玻璃的次數,燒製玻璃的技術,也是越來越成熟,雖然比不上後世的完美,但也是非常難得的了。

陳修遠準備再造兩個爐子,同時也讓楊清波和李姚青他們,開始培訓工人,工人都是現成的,就在舟山島內挑選,儘量挑選識字的年輕人,以在山東遷移過來的為主。

鍊鐵廠也開始了試燒,從山東運來的少量礦石、廢鐵料和木炭,讓郭文弱也是躍躍欲試,這是他鑄炮廠的第一爐,郭文弱親自把控,因為缺少專業的工匠,忙前忙後的燒了一天,終於將就要出第一爐鐵水,出鐵水前郭文弱親自來請陳修遠。

正在指揮玻璃作坊建設的陳修遠,看到郭文弱一身的汗水,都溼透了衣服。

“走,郭先生咱們到外面涼快一下!”

陳修遠帶著郭文弱,到了房間外,郭文弱興奮的說道

“東家,咱們第一爐鐵水,馬上就能出爐了,請東家移步到鍊鐵廠,參觀指導!”

聽到郭文弱說鍊鐵廠開始冶煉鐵了,而且已經開始出鐵水了,陳修遠很驚訝,詢問道

“郭先生,島上有冶鐵原料嗎?”

郭文弱解釋道

“回東家,從山東來的船上,帶過來一些,我看還有一些木炭,就決定點爐試燒一下,估計應該可以了,這就準備開啟出鐵水口,請東家一同觀看!”

“好好,走看看!”

兩人到了鍊鐵廠,鍊鐵廠十來個工人,正在等候他們。

冶鐵爐還在燒著,兩個工人輪流拉風箱往裡送風。爐子上口冒著火,夾雜著煙氣飛到天空,爐子旁邊有一個階梯,是工人們放原料使用,郭文弱親自從爐子旁的階梯上到上面,觀察爐內的情況,然後通知下面的工人

“可以了,開口放鐵水!”

一個工人拿著鐵棍,將出料口弄開,炙熱火紅的鐵水冒著煙氣,從爐子裡流了出來,說是鐵水其實流動性不好,陳修遠看的出來,這鐵水還是粘稠狀。

因為鑄炮的泥範還沒有乾透,而且鐵水也不夠,所以沒有鑄炮,只是流到了長型的模具裡,而後送到鐵匠鋪使用。

看著鐵水流了出來,所有的工人和郭文弱,都是非常的興奮,畢竟準備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就是為了這一刻,成功的喜悅掛滿每一個人的臉上,陳修遠也是很高興。

他等著鐵水凝固,檢視鑄鐵的質量,炙熱火紅的鐵水,沒有護眼裝置是難以判斷其質量的。

等澆築的鐵塊逐漸冷卻後,陳修遠和郭文弱一起上前檢視,煉出來的生鐵塊,粗糙不堪少有金屬光澤,陳修遠知道到,這生鐵質量差的太多了。

但郭文弱非常興奮,雙眼泛著光,如同寶貝似的觀賞,陳修遠看著郭文若,詢問道

“郭先生,這生鐵質量如何,可鑄得大炮?”

聽見陳修遠詢問,郭文弱的視線才從生鐵塊移開,胸有成竹的回答道

“回東家,當年學生跟隨孫大人,在登州府鑄造紅夷大炮時,和這基本是一樣的,雖然咱們煉出來稍微差點,但是等有了冶鐵工匠,再煉製幾次,絕對會鑄成紅夷大炮的!”

陳修遠記得,這紅夷大炮幾千斤,開炮時威力無窮,應該都是春秋筆法的誇大其詞,於是笑著詢問郭文弱道

“郭先生,聽人言吹噓這紅夷大炮幾千斤,一炮七八里,火星所及,無不糜爛!可有其事?”

郭文弱看著陳修遠,也看出來陳修遠的不信謠言的表情,回答道

“確實是誇大其詞,紅夷大炮有威力的距離也就兩三里左右,最遠也就能打三里多到四里,但就沒什麼威力了?”

和陳修遠自己預測的差不多,陳修遠又詢問道

“那就要請教郭先生了,如何把大炮的重量減下來,又如何把大炮的威力變大?”

郭文弱沒想到陳修遠有如此的詢問,就只能依據以前知識經驗回答。

“回東家,這紅夷大炮原本就是如此沉重,如果減少分量,就會容易炸膛,為了提高威力,所以將大炮鑄造的很大,炮口也十分的厚。這威力和重量相輔相成,炮越重威力才能越大。”

他沒說偷工減料,已經非常客氣了,當年在登州時,那個官員如果想要減少鑄炮鐵料,他早就張口大罵了。說完,他靜靜地看著陳修遠,現陳修遠似乎早就知道了他的回答,正笑吟吟的望著自己。

“郭先生,那如果把鑄炮的鐵水煉製的再精煉一些,能承受更多的火藥,不就威力更大了嗎!當然我還了解到,這火炮鑄造的精細程度,也影響它的射程,比如炮管是否直,管內是否光滑,是否圓潤粗細是否一致,加上炮彈的形狀,炮彈和炮口的吻合,當然火藥的質量,這些都會影響大炮的威力。”

陳修遠的一席話,讓郭文弱目瞪口呆,沒有聽說陳家公子,對於大炮有如此這般的造詣啊?只是知道這陳公子,原來是個木訥寡言之人,在父親戰死沙場後,心智豁然開朗,隨後變得聰明異常,明瞭香皂這個神物,賺得了鉅額財富。

陳修遠一席話說的都是理,但實現卻太難了,郭文弱自認沒有此等本事,回言道

“東家說的在理,可提高鐵水質量,工匠們也是一直在摸索,還沒聽到有練出精鋼鐵水的,至於東家所說的其他方面,的確影響大炮的威力,而且向來鑄炮,十之成功三四,更不要說是每一門大炮都是精製的了!”

郭文弱的話,陳修遠當然懂,鑄炮十次也就成功個三四次,哪還敢要求大炮質量,能鑄造出來就不錯了。但陳修遠不能信這個邪,畢竟這麼多的知識在腦子裡。

“郭先生,事在人為!我看剛才溜出了的鐵水,和粘糕差不多,流動性不會好澆築的,本身它就是質量差雜質多,鑄造起來也會脆,估計炸膛的機會很大,咱們第一步,先把爐溫給提高了,練出來的鐵水也就質量好了。”

郭文弱也想煉出來容易流動的鐵水,可是現實就是這樣,多少年來就是這樣,他看著胸有成竹的陳修遠,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