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8章 高陽縣令

沈威一邊心疼的檢視著太子太子朱慈烺,一邊是喋喋不休的數落,還要定罪6毅他們。

這些個個負傷掛彩的隊員,聽的也是個個心中有氣,但長期的紀律訓練,雖然受了委屈,但只是堅強的昂著頭,目光堅毅默默聽著,畢竟太子受傷跟他們有關係。

看著隊員們捱罵,6毅這個暴脾氣,早就受不了了。

“孃的!為了營救太子,我們三百人就剩下這一百來人了,二百多兄弟喪了命!你個閹……”

陳修遠沒等他說完,就阻止6毅。

“行了!此地不易久留,趕快檢視太子和弟兄們的傷勢,咱們隨後出。”

逃出來的這一百多人,幾乎個個都是掛了彩,好在都能騎得了戰馬。

6毅他們死裡逃生,沈威這麼一罵,他們心裡已經有了怨氣,看著太子和定王的傷勢,方岳貢趕緊說道

“沈公公、陳千戶,咱們抓緊出吧!現在說什麼都沒有用,趕緊找個安全的地方,給小王爺他們治傷才對。”

方岳貢剛說完,王春來就從遠處騎馬跑了過來,高聲說道

“少爺!南邊永定門,已經有韃子騎兵出門,咱們趕緊出吧!”

聽到王春來的彙報,陳修遠沒有耽誤半刻,立即說道

“出!”

建奴韃子的騎兵還是非常厲害的,反應也夠快,兩千多韃子騎兵,出了永定門就朝廣渠門這兒衝來。

韃子騎兵高衝過來,而陳修遠這裡才剛啟動,不遠處的王春來,帶著三十來人,端起準備好的火繩槍,一排的齊射,有個別的韃子騎兵墜馬而落,但對韃子騎兵幾乎沒有造成影響,眼見韃子騎兵越來越近,王春來他們掉轉戰馬往回返。

韃子們烏拉的叫著,眼看著和陳修遠他們,就到了一箭之地。

這時候的保安隊,戰馬度也提起來了,努力和韃子騎兵保持距離。

“嗖嗖嗖……”

不時有落在後面的隊員中箭,其中就有太子。太子朱慈烺自己根本不會騎馬,況且他十分虛弱又受了傷,只好趴在馬鞍前面,跟一名騎術精湛的隊員共用一匹戰馬,這匹精選的戰馬馱了兩人,短時間還行,時間一長度就降下來了,落在了隊伍後面。

“嗖嗖嗖……”

韃子騎兵又一陣拋射,保護太子的隊員,身中兩箭掉落馬下,隨即就是太子朱慈烺,也掉了下去,後面的韃子騎兵馬隊,直接他們的身體踏了過去,大明太子朱慈烺,也算是沒有辱沒老朱家的名聲,死在了金戈鐵馬的沙場上。

“進村!”

一馬平川的荒野,是無論如何也逃不脫韃子騎兵的追擊的,看到前面有個村子,陳修遠不做考慮,直接帶著部隊衝進了村子裡。

村子不大,有幾十戶人家,沒有什麼防禦設施,陳修遠知道,進了這村子也沒啥大用,就是遮掩一下韃子騎兵的視線。

陳修遠在前隊衝進了村口,看到有一些麥秸稻草堆,急忙讓人下馬,將麥秸稻草堆到村口,等保安隊全部進村後,村口就被點起了兩道大火。

“6毅!不在這兒停留,快從村後出去!”

後面的隊伍沒有停頓,直接穿村而過。

追在最前的韃子騎兵,縱馬跳過了第一道火牆,後面衝擊度慢了,十幾個韃子騎兵就急停下來,哇哇的叫著,後面的韃子見勢都停了下來,稍作停頓後,兵分兩路從村子兩側包抄。

村裡的老百姓緊張的躲在家裡,不過沒有受到搶掠掃蕩,隨著陳修遠他們離去,韃子騎兵也是沒有停下來,緊隨其後也是追擊而去,不過由於韃子騎兵繞遠,終於被陳修遠甩開了一段距離,視線之外只看的到戰馬狂奔留下的塵土飛揚。

韃子騎兵兩千人,尋著陳修遠他們的蹤跡,一直搜尋追擊,有些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感覺,一直追了陳修遠他們七日。

陳修遠也不敢走直線,部隊先是往東永平府方向,然後又往東南天津衛方向,後又朝西南,路線飄忽不定,連續三天日的行軍,才徹底甩掉了韃子騎兵。

“方大人,剛才我看一下定王,這兩日裡都在高燒,氣息十分的微弱,估計……東邊是保定府,要不咱們去保定府?”

定王的箭傷,已經簡單的處理了,不過這時期沒有什麼消炎藥,抗生素之類的,一但了炎症,只能依靠自己的抵抗力。

這一路高強度行軍,他倆本來身體就弱,又沒法靜養,今天才搞了一輛車,讓二人坐上,前些日子都是趴在戰馬背上,劇烈的顛簸折磨著兩個孩子,如今定王朱慈炯已經奄奄一息了。

韃子騎兵已經沒有了影子,方岳貢和沈威早已經疲憊不堪,屁股讓馬鞍磨起來了血泡,早就難以堅持了,在馬背上一個姿勢動也不動。

沈威和方岳貢哪裡受過這罪,此時已經沒有了往日裡的風采,苦難的說道

“好好!陳千戶你來定奪就好!”

李自成攻克北京,逼死了崇禎皇帝,然而沒過多長時間,在山海關又被滿清韃子和吳三桂擊敗,退回北京城後,倉皇登基稱帝后,又退出北京城朝山西方向逃跑,滿清韃子騎兵進了北京城。

這段時間北方是風雲突變,前些日子闖軍來了,投降了劉芳亮,現在闖軍回退向西,搞的原來的大明官員,個個驚慌失措,繼續打著大順的旗號,滿清韃子來了,沒有他們的好,想投降滿清,人家還沒有派兵過來接收。

這權力的真空期,弄的北方各地方州府,想投降也沒了主子,保定府高陽縣令甄梅芷,這些日子就在府衙裡上愁。闖軍劉芳亮拿下保定府時,甄梅芷親自前往保定府,拉上勞軍的美酒和豬羊牲口,獻上高陽縣的丁口人數,還有高陽縣的耕地魚鱗冊,得到了劉芳亮的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