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0章 韃子內訌

和陳修遠分開時,陳修遠有過交代,讓葛奉義和沈丘,不要得罪他們,尤其是邱瑜,陳修遠還是比較敬重的,路上儘量照顧好於他。至於其他官員,寧可得罪君子,也不得罪小人。小人最擅長的就是背後使刀子,後期南明還會存續,陳修遠可不想和他們來勾心鬥角。

葛奉義回想著少爺的交代,少爺也沒有讓自己必須等著他,讓自己安全為主擇機而行。但此地暫時還是安全的,這個野湖泊隱藏在河南山東地界之間,鮮有人來此地,派出去偵查的隊員,也沒有現異常,所以他們三個還是非常想等待陳修遠到來的。

看著邱瑜也是被他們說服,葛奉義細細的思索一下,嚴肅的說道

“邱大人、各位!護衛貴妃娘娘和公主萬全,是我家少爺交給我們的死命令,我們必當萬死不辭!各位都說的有道理,到了南京才算是真正的安全了,不過!大人們也看到了,我們這裡加上海生他們,雖然有兩千來人,但有一半人都是傷員,據出去偵測的隊員得知,附近河南、山東時州府縣鎮,不是被闖賊的人馬攻佔,就是已經投降了闖賊,貿然南下的話,如果不幸遇到了闖軍,那可就凶多吉少了!”

葛奉義的說辭,讓邱瑜沒有了立刻馬上南行的決心,更讓其他人知道了,這二人對於南京沒有特別大的想法的,開口就是陳修遠的命令列事。

他們也是知道周邊地界的情況,要不早有人開溜了,在這裡受洋罪,尤其是老家在南方的人。跟著袁貴妃和公主也是可以的,但畢竟沒有崇禎帝的兒子,那才是奇貨可居,袁貴妃和公主對於他們來說,其實是沒有多大價值的。

但他們都沒有私自出,因為外面州府縣衙,都已經改旗易幟投降,都成了闖王大順的天下,萬一被他們抓起來邀功請賞,那就萬劫不復了,畢竟他們都是從京城裡面逃出來的。

見眾人都在沉思沒有言語,葛奉義接著說道

“邱大人、各位!我的意見還是等上幾日,等把南行的路途都偵查打探清楚了,有了安全透過的條件了,咱們再出,如此才是萬全之策。再者如果我家少爺,如果趕到了,咱們的力量就更強了,安全更加的無虞,到那時候隨時隨地都可以出。”

官員裡面也有想讓葛奉義輕裝南下的,其中一人就試探著說道

“邱大人,葛百戶、沈百戶,本官到有一個方案,我看可以實行。”

明朝官場上每遇到戰事,朝廷都是以文御武,出征時都是以文官為主,謀劃制定方案,武將則是照令行事,根本沒有什麼自主權。因而也出現了孫承宗、盧象升、洪承疇、王傳庭、熊文燦等一些文士猛人,這些人都是科舉進士出身,為這時期的大明,立下了汗馬功勞。

真正軍旅出身的知名武將,在明初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如 等等。明朝土木堡之變後,開始以文御武,明朝文官們透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最終剝奪了武將們的權利,形成了以文御武的歷史格局,考核獎懲,提拔任免,管理指揮,後勤保障都歸了文官掌控,武將們再也直不起腰了。武官的地位變得極低。明朝經常出現出現六七品的文官公然呵斥一二品的武官大員。武官在文官面前,再不是平等地位,而被文官視為奴僕、下人,後期也就出現了李成梁、戚繼光、俞大猷等封疆大吏,戚繼光、李成梁見到張居正都要下跪磕頭,言必稱門下、小的、沐恩、叩頭、跪稟,可見文官地位已經大大高於武臣,這樣也就嚴重阻礙了武將的展,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搞到最後無人可用。

現在的文官依然如此,這就開始了謀略,然後想透過邱瑜背書,讓葛奉義他們執行他們的思路,他們也是看出來了,這葛奉義和沈丘對自己這些人,不怎麼感冒,可對邱瑜邱大學士,可是敬重有佳,基本上邱瑜的話,他們都會聽的進去。

邱瑜正準備附和,葛奉義則是先了一步,聲音不大但語氣堅定回答道

“邱大人,各位大人,營救、護送娘娘和公主,是我們大家神聖的任務,我家少爺在臨行時也是千叮萬囑,各位大人心情我們可以理解,但我們畢竟比你們更熟悉南行路途的情況,所以大的方針由邱大人和各位制定,但具體的軍事行動還是以我們為主吧!這幾日裡,偵查打探清楚南行路途的情況,如果前方沒有異常情況,我們再出,如果這幾日裡,我家少爺趕上來了,那就再好不過了!”

邱瑜聽了,也就是愣了一下,心裡明白自己是無權左右這支部隊的,嚴格來說,這是陳修遠的家丁部隊,自己指揮不動的。他隨即調整了心態,表示了自己的同意。

“好!一切以娘娘和公主的萬全為主,何時出就由葛百戶和沈百戶,根據具體情況而定。”

邱瑜說了話,其他的官員也就沒有了聲音,但他們的內心,是十分不滿的這些個丘八們,越來越沒有規矩,邱大人也是的,不勒令他們儘早動身南下,慣的他們越來越不像話。

…… ……

再說被陳修遠擺脫的韃子騎兵,追了兩天也沒有搜尋到陳修他們的蹤跡,於是帶著血肉模糊的太子屍體返回了北京城。

清軍頭目是正藍旗的一個章京,本以為追到了明軍,也奪回來了太子,雖然是死的,但也得是功勞一件啊!可沒成想多爾袞差點要了他的命。

多隆稟報攝政王多爾袞時,多爾袞正和代善、豪格等一幫滿清高官貴族各旗將領,還有洪承疇、寧完我等漢奸們議事。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城,逼的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殉國,而後又把吳三桂弄的降而復反,獻出了山海關,投降了他的大清,此時的多爾袞意氣風。

滿清畢竟是一個新興政權,自己的老爹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再到自己只有區區幾十年,新的王朝朝氣勃勃,而大明王朝天災人禍,藉著李自成的禍亂,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北京城。

一片石大戰,驅使吳三桂的關寧軍為前鋒,將李自成的精銳消滅大部,此戰也讓他了解了李自成軍隊的戰鬥力,至此李闖獻賊的農民軍的戰力,多爾袞已經不放在眼裡的,大明多年沒有剿滅流寇,的確如洪承疇所說,李闖獻賊就是一幫泥腿子,打的過就打,打不過就跑,這偌大的京城都可以輕易放棄。

進京後,多爾袞聽取洪承疇的建言,迅派兵追擊李闖,不給他喘息的機會,以防李自成再次做大。然後就開始討論迎接福臨移駕北京的事宜,當然他更想念他可心的大玉兒。

“稟報王爺,屬下已經擊潰劫法場的明軍,還帶回來了明朝太子的屍體!”

聽了多隆的彙報,心情不悅起來,這斬殺明朝的太子,是按歹人冒充太子的罪狀。

這不知趣的多隆,直接說是帶回來了太子的屍體,著實讓人氣憤。

多爾袞是絕對有政治頭腦的,目光遠見卓識,讓明朝的兩個皇子南逃了,那可是崇禎皇帝的遺骨,如果回到南京,被南京的明臣擁護為皇帝,定然會一呼百應從者如雲,明朝的南方就會團結起來,這對於大清一統江山是一大阻礙。

當然,以後的時間證明,他對於兩個皇子的作用,預估的大了,也高看了南京的明朝群臣。多爾袞雙眉緊鎖目光犀利的盯著多隆,這傢伙是正藍旗豪格的屬下,心裡面頓時間起了殺心。

“廢物,什麼明朝太子?那是奸人冒充的!差事辦不下來,還信口胡言,留你何用!來呀!推出去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