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3章 謀士化名

“都起來吧!快坐下吧!”

朱棣趕緊將兩人請回了自己的位置。

透過交流,他才知道,這二人與趙雲、霍去病等人一樣,也是一個時代的翻版。

諸葛亮,王守仁,他們雖然沒有那麼多的經歷,也沒有那麼多的見識,但他們的人品,他們的學識,他們的起點,卻是極高的。

朱棣估摸著,等他們適應了這裡的環境,就可以大顯身手了。

“我有些事情想跟你們談一談,不知道你們能不能用假名?”

朱棣在與諸葛亮、王守仁兩人閒聊了幾句之後,意識到趙雲與霍去病兩人都是以真名示人,這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諸葛亮與王守仁面面相覷,想了想,兩人都沒有異議。

諸葛亮便改了名字,叫諸良,王守仁就改了名字,叫王仁。

王守仁其實沒必要改名字,因為王守仁還沒出生在這個時代。

但兩人都是來找他的,既然諸葛亮已經改了名字,那就換個名字吧。

朱棣讓兩人暫時住進了自己的府邸,第二天就給兩人辦理了新的身份。

諸良,26歲,出生于山東,15歲流亡塞北,洪武1o年歸大明。

王仁,23歲,出生於浙江,6歲隨父遷至宣府縣,16歲遷至大寧,於洪武1o年重返大明,其生平經歷了一段艱難的歷程。

他們被分配到了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出身於大明,後來被北元所困,後來又被放了出來。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核實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在元朝和明朝的混亂時期,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朱棣為了這兩個人的身份,專門為他們找了兩個北元的文臣之身,不過,這兩個人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到時候,他們便可以成為大明朝廷中的一員,雖然地位不高,但是至少,也是一個名分。

最終,朱棣動用了自己在錦衣衛中的權勢,將諸良安排到了一個新的位置,成為了一個新的職位,一個司七品的大總管,名義上是掌管著整個錦衣衛的事務。

王仁現在已經是大寧行都司的七品官,掌管著大寧行都司的文秘事務,雖然不引人注意,但也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就在朱棣為親王的身份、地位而忙碌的時候,江西布政使司,卻因這一封書信而引起軒然大波,震動整個朝廷。

吉安府永寧讀書人在大街上毆打錦衣衛,這件案子一直沒有破,所以都察院右侍御史瞿應行出手很重。

他沒有理會都察院左司使塗節提出的結案建議,而是徑直將這件事情裡涉及到的讀書人,統統押往南昌。

瞿應行一改往日的作風,在布政使司、提刑司等人面前,表現的咄咄逼人,咄咄逼人。

他們先是逼著江西的官員將這件事情的功勞給撤了,再用嚴刑拷打,逼問出了所有的罪狀。

所有的考生都供認不諱,他們聯合在一起,想要在大街上殺死錦衣衛的人。

有了這份供詞,瞿應行根本就不相信任何人,將這三十六個參與其中的學生,全部都處死了。

甚至連永寧縣的知府劉海洋,也被抓了起來,關進了錦衣衛的大牢。

一天之內,足足有三十六個腦袋被砍了下來。

那百餘名被御林軍逼著前來觀戰的讀書人,頓時崩潰了,南昌府裡一片哀嚎之聲。

瞿應行一揮手,整個朝堂都炸開了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