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4 與張玉的矛盾

第174章 第174 與張玉的矛盾

朱棣沒有說話。

沒錯!這一切,都是為了他的名分。

而朱標,則是太子之子,也是順理成章的繼承王位的人。

至於朱棣?無論他的名聲有多大,有多大的名氣有多大,但他始終還是陛下的四兒子,始終與皇位無緣。

“諸良,你先秘密調查一下,這件事情,我們先不要打草驚蛇!”

不過很快,朱棣就恢復了正常。

在朱棣正常了以後,朱棣很快就想投入到工作上來。

他知道自己已經耽誤了太多時間,要是不繼續珍惜時間,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擠擠總是會有的。

然而,朱棣並不想讓自己過早的成名。

過早成名對於誰都不是好事。

更何況對於朱棣。

如果過早的成名,他就會成為別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是別人行刺的主要目標!

然後,他們便開始商議起了如何重新組建燕王府三衛的事情。

最終,朱棣將三衛的兵馬分置在三個地方,分別負責三個地方,因為這三個地方都是跟隨他征戰邊關,經歷過生死磨礪的精英。

不僅實力強大,而且忠誠,自然要用在刀刃上。

最後,朱棣決定將“三衛”改名,並定下駐紮地點。

張武所在的中衛,已經被重新命名為西山衛,駐紮在西山,在不生戰爭的情況下,主要負責西山地區的治安。

這一萬人被編入了兩支隊伍,其中一支被命名為‘燕山’,駐紮在北平城,在非戰爭時期,負責北平的防禦與安全。

餘下的一隊則被改成了北軍,駐紮地通州,在非戰爭時期,他們不僅要維持通州的防禦,而且要鎮守通州的東南西北四個糧倉。

朱棣命其遷往通州以北二十里,改為“通州衛”

是前衛的通州。

朱棣這麼做,就是想要控制住通州,也就是北平的後勤部。

有了這個後勤機構,未來在出徵的時候,就有了更大的保證。

這些保證對於朱棣而言,將是十分必要的!

要是沒有這些保障,哪怕要出征,也多半是要輸的!

現在有了,朱棣當然開心了許多。

而且,王府所在的北平城,也是朱棣日後的大本營,西山,也算是有了足夠的安全保證。

而這些衛營的主帥,張武還是西山衛營的營長,朱能則成為了北通營營長。

朱棣又讓封思齊擔任北平燕山衛的代理統帥。

這一次的調整,除了原先的通州衛有些怨言之外,並無太大動靜。

很快就有了答覆,其中就有兵部和都督府批准駐守的文書。

本來這件事情已經不了了之,可是誰也沒有想到,朱棣的這個決定,竟然會在半月之後,生這麼大的事情。

原通州衛所,也就是如今的通州前衛,與駐紮在通州港的北通衛生了一次激烈的交戰,雙方傷亡過百人。

這件事情的始作俑者還是通州港,這通州港位於大運河的最北邊,一直以來都是南北貨物的中轉站。

也正因為如此,這裡才被稱為“搖錢樹”,港口周圍的土地價值不菲,很多有錢的商人,都會在這裡建立自己的中轉站。

他們的庫房,每月都要上交給駐守通州的衙門。”

“平安錢”,每一枚都是幾兩銀子,視庫房的大小,數量而定。

少則幾十兩,多則幾十兩。

原本,通州城還能活得好好的,但是這一次,卻是出了問題。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