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3章 遠方的客人

在錫蘭過完成劃地建城之後,原本三萬人的船隊,現在就只有兩萬五千人了,戰船也銳減至三十艘,朱祁鈺有些擔心。

“伯爺,孤王想好了,我還是走南線。”從錫蘭出後,朱祁鈺找到楚寧,說出了自己的決定,因為北線還要在很多地方建立據點,而南線相對要簡單的多。

當然朱祁鈺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按照計劃,北線還要和多股勢力交戰,尤其是還要構建一個親大明的體系,雖然楚寧的計劃很詳細。

可朱祁鈺還是覺得不太穩妥,因為自從在榜葛剌開始,楚寧都沒有把那定義為作戰,事實確實如此,所生的的戰鬥,幾乎就是明軍一邊倒的碾壓。

有些甚至不用作戰,就主動湊到大明船隊跟前投降。

他聽楚寧說過,這個國家曾經建立過極其輝煌的歷史,只是自從很早以前,這個國家就被外族入侵了,這些外族人明瞭一種極其噁心的種姓制度。

神奇的是,這個國家的人們竟然接受這種制度,並且一直持續至今。

所以他們對外來強力者並沒有太大的牴觸,畢竟誰統治不是統治,他們只要保持這輩子老老實實,下輩子就能投個好胎。

所以,只要把那些所謂的貴族搞定,至於底層的百姓,根本沒有反抗的觀念。

可是再往西走就不一樣了,那裡有一個新晉崛起的國家,是突厥人的後裔,他們憑藉著彪悍的民風,正在大6的西段掀起一場擴張大戰。

這場戰爭已經持續了一百多年,並且還在繼續著,這次大明的艦隊要想在那裡建立一個自己的據點,不僅要進行一場異常激烈的戰爭,還要和周邊一些國家建立同盟關係。

這就非常複雜,朱祁鈺作為明朝的親王,其實更加合適,只是他沒有楚寧那種先知先覺,他不敢輕易嘗試,他也知道,大明艦隊走到現在這一步不容易。

如果不能達成既定目標,那今後就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所以他選擇了南線,畢竟南線除了路途長一點,基本上沒有什麼戰事。

楚寧見朱祁鈺決定了,心裡也是長出一口氣,畢竟他也害怕朱祁鈺選擇北線,不是怕朱祁鈺搶走他的‘功勞’,而是北線確實複雜的多。

既然現在朱祁鈺作出了決定,楚寧也不囉嗦,就在錫蘭的港口,進行了分兵,這次分兵,楚寧帶走了剩下船隊一半的商船和三分之二的戰艦。

對此,朱祁鈺一點意見都沒有,畢竟作為楚寧航行具體計劃的唯一知情者,朱祁鈺知道此次楚寧將面對怎麼樣的局面。

“懷來伯珍重!”

“王爺保重!”

在錫蘭港口,分兵結束後,楚寧和朱祁鈺互道珍重後,艦隊開始分離,朱祁鈺帶著兩艘寶船,十艘戰艦以及一大批商船、補給船向著南方而去。

楚寧目送著朱祁鈺遠行之後,對著身後的張懋說道,“起航!”

楚寧的第一站,是昔日曾經輝煌無比的波斯,但是他沒有深入海峽,因為他知道,現在的整個中東半島,還是被大批的部族分散統治著。

而石油這種工業血液還被當成一種普通物資看待,技術不成熟的情況下,貿然佔據一大片荒蕪的土地,勞民傷財不划算。

所以,在和波斯當地的總督以及一些部族領達成協議後,楚寧成功地在霍爾木茲海峽出口劃出了兩座城池的地方,開始著手建城。

他沒有繼續深入海峽,前往兩河的出海口,雖然那裡對楚寧來說更加具有吸引力。

但是楚寧知道,現在那裡已經是奧斯曼帝國的底盤了,如果自己貿然前往,肯定會引雙方的一場大戰。

楚寧倒不是擔心雙方開戰,而是一旦在那裡開展,為了防備奧斯曼的反擊,楚寧就得在那裡築城,派遣重兵保護,甚至整個艦隊都會被牽扯其中,這和楚寧的計劃背道而馳。

所以楚寧只是在海峽出口建立了兩個港口城市,並且和當地的總督、部族的領友好協商,雙方達成了貿易關係,為此,跟著他的大部分商船都留在了那裡。

波斯已經不再是那個橫跨三大洲,縱橫西方的統治者了,雖然他們現在名義上還是一個帝國,但各地的總督,猶如割據一方的諸侯。

他們看到大明強大的船隊再次來到這裡,很是高興,因為自從鄭和之後,已經有二十年,沒有這個東方大帝國的官方艦隊來過了。

東方國家給他們的印象極好,他們雖然強大,但卻謙和,交易也是公平無比,雙方建立了極好的友誼。

何況,和這個強盛的東方帝國建立良好的關係,不僅可以獲得大量精美的絲綢和瓷器,更加物美價廉的茶葉,還可以為自己抵抗奧斯曼增加一些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