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7章 第二道奏摺

以徐有貞未收到的眾人,現在是徹底慌了。

雖然他們官高職重,但是因為這次楚寧的提議涉及到他們,尤其是徐有貞,更是江南各大家族在京城勢力的聯絡人!

如果遇到什麼大事,比如這次動議江南變法,王文或許是出於對變法的恐懼,但沒有徐有貞等人的支援,王文一個才入閣的輔臣,根本沒有那麼大的實力。

而現在不一樣了,以徐有貞為的江南實力有投票權的幾乎被一網打盡,這下能為他們說話的人真的不好找了。

不僅如此,楚寧道破了他們的身份,那原先的盟友,此時肯定不會為了他們趟這趟渾水,畢竟得罪楚寧這個殺神,日子會很難過的。

可楚寧並不打算就此罷休,楚寧見此事定下來了,從袖中又拿出一封奏摺。

這下不僅大殿中的大臣們,就連朱祁鎮都有些意外,畢竟當初在皇宮之中,楚寧安排王貴等人,把江南那些大家族的勢力查出來之後,就沒有了後續安排。

難道說楚寧事後現什麼,還安排了其他佈置?

楚寧對著御座上的朱祁鎮深施一禮,然後緩緩轉過身,看著大殿中的大臣。

“我真是服了你們了,還真是滿嘴的仁義道德,你們一個個有幾個真的做到了為國為民。

當初開海禁的時候,你們差點把老子彈成篩子,現在看到海貿的好處,削尖了腦袋想分一杯羹。

要只是這樣,我才懶得搭理你們,畢竟誰賺錢不是賺,只要你們守規矩就行,可你們看看你們的所作所為,竟然和那些江南大家族達成那種協議!

你們是真傻還是裝糊塗,人家才是一直從事海貿的老手,你們想從他們手裡分到好處,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你們覺得,如果我被圈禁,或者殺了他們會怎麼樣?會和你們聯手共同富裕?開玩笑,你們這些北方人,對大海瞭解多少!

現在想著能得到一些好處,你們也不想想,強龍不壓地頭蛇,你們怎麼能在那些百年間從事海貿的人的對手!你們啊,就是短視。

我在這給你們一個承諾,江南變法成功之後,我會在北方推行新的產業,雖然比不上海貿收穫豐厚,但沒喲生命危險,只要你們老老實實的,誰鬥有機會!”

楚寧這話一說完,大殿瞬間沸騰了。

他們會或許覺得楚寧飛揚跋扈,或許覺得楚寧目空一切,但誰都不會懷疑楚寧創造財富的能力!楚寧點金手的名頭不是白來的。

京城乃至整個大明最賺錢的事,沒有一樣不是和楚寧有關的。

在楚寧去應天之前,整個大明最掙錢的買賣是振興集團,楚寧去了應天之後,出海貿易又迅崛起。

也正是因為如此,許多人才會眼紅沿海那些人,人家幾乎就是躺著就把錢給掙了。

要知道在這事前,沿海地區的代名詞就是貧瘠,落後,野蠻,現在誰也不這麼認為了,東南沿海地區甚至成為當地經濟展的主要動力。

一些港口甚至成為周圍地區的經濟中心,無數的百姓向著那裡聚集,一排繁榮氣象,甚至有人開始質疑當初是不是不該遷都京城。

應天多好,六朝古都,形勝之地。何況朱元璋將那裡修建的可謂是固若金湯,最重要的是應天就身處江南腹地,現在更是在處在海貿的中心位置。

當然這僅僅是有一部分傳說而已,不過也證明現在已經有人開始對京城的起挑戰了。

朱祁鎮為此也是焦頭爛額,作為太宗朱棣的子孫,不管是出遊什麼原因,都不能允許這種言論的出現。

當初不管朱棣是出於鞏固北方防線也好,還是離開建文帝的影響範圍也罷,京城作為大明的都城已經幾十年了,朱祁鎮都不可能允許遷都的事情生。

遷都不是小事,況且他們這一支從朱棣開始,就生活在北方,最重要的是江南地方,在大明建立這一百年的時間裡,已經恢復的差不多了。

那裡宗族、派系林立,對於整個大明的統治很不利。

楚寧也說過,如果遷都應天,不過五十年,那大明就將有失去黃河以北土地的風險。

朱祁鎮對楚寧的判斷有著莫名的信任,雖然他當時不知道楚寧為什麼這麼說,但還是選擇了相信。

在楚寧出海的這段時間裡,朱祁鎮就專門找張輔問過此事,張輔的回答和楚寧一樣。

大明到現在,雖然經濟命脈在江南地區,但真正的根基卻在北方。

雖然這裡距離邊界很近,但也正因為如此,大明才能在軍力走下坡路的時候,還能堅持到現在。

如果遷都回應天,那到時候北方就會失去現在這樣的全力支援,就像當初的南宋一樣,其實當時南宋是完全有機會收復失地的。

但是阻力卻突然出現,而且阻力不是來自於官場的爭鬥,而是因為民間的反對!

沒錯,就是民間!

那些沒有經歷過流離失所的江南百姓,因為對自己日子的滿意,不希望因為國家收復失地而揹負上沉重的賦稅。

後世許多人都在宣揚南宋的經濟水平如何強,城市化程度如何高,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伴隨著經濟的展,人們對於生活現狀的固化。

他們不希望出現任何變數,改變他們的生活狀態,更不希望為了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人付出代價,所以民間對於收復北方故土不僅沒有熱情,甚至對此還極力反對。

朱祁鎮覺得張輔說的很有道理,身為君王的他,自然知道許多外人無法接觸到的東西,其中就包括許多前朝的實錄檔案。

其中就有關於南宋幾位君王和大臣們商議收復北方失地的談話,其中還真的提到了這些。

只是自己一時間沒有想起來,不成想,張輔能在沒有這些資料的情況下說出這麼一番話來。

張輔接著說的就是從純粹的軍事角度,那就是隨著都城的轉移,朝廷對北方也將會越來越不關心,畢竟北方從物產,到經濟,都無法和富庶的南方相比。

而南方失去北方強悍的保護之後,就算能頂住一時半刻,時間常客,也將在和北方草原民族的對抗中露出不足。

喜歡穿越大明做帝師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明做帝師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