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23章 李廣難封(下)

楚寧出海,並不像三寶太監一樣,是純粹的官方行為,他船隊裡跟隨這大量的民間商船,一路走來,大明海貿似乎一夜之間就從一株無人關注的小草,成為一棵蒼天大樹!

沿海百姓現在大多都從事與海貿有關的營生,對於朝中的擔憂,很多人都覺得百姓不種地產糧,國家就不不穩,可問題是,楚寧後手更嚇人!

官紳一體納糧,此招一處,大明的錢糧不僅沒有減少,甚至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而且,像占城這種地方,每年都有大量的糧食運到大明,價格便宜的嚇人,就連安南這樣心懷不軌的藩國,也沒有放過這個機會,大量向大明出口糧食。

如果你擔心大明糧食長此以往下去,會受制於人,那就大錯特錯了。

先,楚寧推動朝廷作出決定,在湖廣、江浙、四川、關中、南北直隸、山東,甚至是遼東,劃出一塊塊紅線,紅線之內,只允許重視糧食!

其次,朝廷為了鼓勵百姓種糧,大幅度減少了紅線內賦稅的額度,像遼東之地,對新開墾的土地不僅提供免費的種子,更是直接免稅五年!

然後,在各地興建糧倉,強行規定,每地糧倉,要保證本地百姓一年食用的數量。

至於占城和安南以及暹羅等地運來的糧食,就算再多,也根本滿足不了大明日益增長的需要!

況且,朝廷對這些地方的糧食進口量,還有這限制,根據他們對大明的忠誠度,每個地方的向大明出口糧食的數量有很大的區別。

比如,占城,因為一直對大明這個宗主國謙卑有禮,他們每年能向大明出口兩百萬石的優質稻米。暹羅,因為和大明關係一般,每年只有五十萬石的額度。

至於安南,雖然同為大明藩國,但是因為他反覆無常,還經常給大明製造麻煩,所以,他每年只能向大明出口二十萬石的糧食!

這也是這次安南參與舉世攻明的一個藉口,對待藩國不公!

並且,按照現在的走勢來說,別的不敢確定,安南這個產量地,重回大明懷抱的日子不會太遠了!

除此之外,楚寧在江南富庶之地推行各種變法,不僅僅是海貿,鼓勵經商,鼓勵保護私產,只要是你照章納稅,你就算橫著走也沒人管你。

湖廣雖然不沿海,但是現在已經成為大明重要的產量地,現在江南已經形成了一個個經濟專區。

比如湖廣的糧食、江西的瓷器、江浙的絲綢、四川的糧食和蜀錦、兩廣的海貿,整個江南一片欣欣向榮。

朝廷的稅收也是逐漸遞增,而且,大明似乎一夜之間就解決了缺銅的困擾。

銅,作為鑄造錢幣,幾乎就是硬通貨,是朝廷嚴格把控的,而且因為大明鑄造的錢幣精美,質量上乘,無論是周邊藩國,還是海外客商,都願意接受。

原本大家還擔心,隨著海貿的繁榮,原本就缺銅的大明,會更加捉襟見肘,一旦出現這種局面,勢必會影響大明的穩定!

可就在這時,呂宋的海外領地傳來好訊息,那裡現大量的銅礦,整個呂宋島可以說是躺在銅板之上,一時間,往來於大明和呂宋運輸銅錠的船隻絡繹不絕。

大明缺銅的問題,就這麼意外地解決了!

西北之地,那個原本大家都認為是苦厲邊疆,準備放棄的地方,現在楚寧去了,面對六十萬外敵,贏了!

所有人都不會懷疑楚寧再創造一個奇蹟之地。

而現在看來,似乎印證了他們的‘擔憂’。

戰報上說,楚寧正在和高原的宗教領們商討歸順事宜,他已經將西北之地能抽調的官員,抽調的差不多了,現在繼續朝廷派遣跟多的官員和教員前往。

這是要把高原變成另外一個遼東!

現在整個內閣一片愁雲,大家都看來西北的戰報,可接下來怎麼做,確實讓他們有些茫然無措。

先是對楚寧這個大功臣如何封賞,如何處置!

現在楚寧並沒有班師回朝的意思,那就是說,楚寧現在的功勞還會繼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