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章 走上舞臺

高林殺了高樹以後,斬下頭顱,帶了回來,獻給李成義。眾將領看到高樹的頭顱,紛紛叫好,唯獨李成義靜靜的看著高林。

“大哥,叛徒已除,你不高興嗎?”劉宗睿說道。“高興!高興!怎麼會不高興!”“高林兄弟,大義滅親,真英雄也!”

“是,英雄!高林兄弟,你先下去休息吧,改日對你獎賞!”“誅殺叛徒,是兄弟分內的事,大哥不必放在心上!”說完,高林便退了出去。

高林走後,李成義屏退了眾人,只留下了顧獻恩一人,說道“先生認為,高林此舉如何?”“大義滅親,真英雄也!”

“至親,都敢殺,難保將來,沒有異心啊!”“秦王,你不希望高林辦成這件事?”“那倒不是!只是...”

“秦王,請講,顧某定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此人,將來如何駕馭?”“恩威並重!”“恩,威?”

“恩嘛,就是不論高林功勞多大,都不用重賞他,而是提升高夫人和大公子的地位。威嘛,則是不能與其走得太近,時不時敲打敲打他,令其懼怕秦王!”

“先生所言甚好,鄙人收穫良多!”“秦王過謙了!輔佐秦王,為您出謀劃策,乃是在下的本分!”“以後,還要仰仗先生!”“秦王吩咐便是!在下告退!”

同時,張思忠的二次反叛,吸引了圍剿農民軍的明軍主力部隊,李成義的壓力小了許多!只待合適的機會,李成義打算大幹一場,一改被動挨打的局面。

公元164o年,正月,為了逃出明軍的包圍圈,張思忠花重金賄賂楊大人的部下,闡明利害關係。

明軍內部原本就不是鐵板一塊,各自為了自己的利益打算。收人錢財,自然要網開一面,放張思忠一條生路。

就這樣,張思忠暫且保住小命!逃出去後,他打算率部闖入四川,想要利用蜀道之難,遲滯明軍的追擊,給自己以喘息的機會。

誰料,在入川途中,遭到四川、陝西、河南幾路軍隊的包夾,傷亡慘重,部隊節節敗退。張思忠仰天長嘯,對老天的不公,感到十分憤怒!

張思忠點齊人馬,做完最後的動員,準備拼死一戰。所有人屏住呼吸,眼睛盯著前方,明軍一露頭,便衝殺上去。

一刻鐘,兩刻鐘...一個時辰過去了,沒有任何動靜。又過了一個時辰,一個身著明軍服裝的人,騎著快馬,一路奔襲而來。

張思忠本欲將其斬於馬下,那人卻叫了一聲“義父,饒命啊!”仔細一看,原來是張思忠的義子,艾靖仇。

“嗯?怎麼是你?你怎麼會穿著明軍的衣服?”“義父,不知哪位將軍,扔下了大量衣服,便撤退了!”“哦!我明白了,看來咱們的銀子,沒有白花!”

“你是說,明軍故意留下的?”“嗯!讓大家趕緊換上明軍的衣服,咱們快進入四川!進了四川,明軍再想抓我們就難了!”

就在明軍圍剿張思忠部時,李成義率部突入河南,殺當地官吏,頭懸於城門之上。李成義部收留災民,開啟糧倉,賑濟百姓,得到百姓的擁護。

一時間,絡繹不絕的災民,湧向城裡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小小的縣城周邊,聚集了上百萬的饑民。

李成義安排屬下,從災民中挑選年輕力壯,編入軍營之中。經過一番篩選,李成義的人馬,由原來的四五千人,展到十萬之眾,終成明朝大患。

李成義將十萬大軍分編為二十營,每營五千人,步兵三千六百人,騎兵八百人,火器兵四百人。

鑑於目前火器不足,馬匹不足,全營五千人,四千五百步兵,四百騎兵,一百火器兵。

二十營,每營設總兵一名,總兵下轄五位千夫長,千夫長下轄十位百夫長,百夫長下轄小隊長十名,皆為暫時編制。

總兵分別為田仲秋,劉仁亮,劉宗睿,李過,牛有才,谷大成,辛忠,袁世勳,李亨通,賀寒山,王希堯,馬守業,楊純,張清,吳聞,趙震山,鄭榮,白鶴,秦豹,朱貴。

李成義封完官職以後,還沒喘口氣,門外有一位儒士求見。

此人乃河南本地的謀士,聽說了李成義的事蹟,帶著三人特來投奔。他邊走邊看,看著整齊的、軍紀嚴明的隊伍,他心中的石頭落地了!

“站住,這是秦王府,閒雜人等,一律不許進!”守門計程車兵說道。“勞煩通傳一聲,河南李元,前來投奔秦王!”“你等著!”“有勞了!”

“稟秦王,外面有人求見,說是來投奔咱們!”“他叫什麼名字?”“他說,叫李元!”“李元?”“正是!”

“先生,可知李元?”李成義問向顧獻恩。“知道!此人大才也!”“與先生比如何?”“十倍於我!”“哦?快快有請!”“得令!”

在隨從的帶領下,李元很快來到李成義面前,給李成義作了個揖。李成義則仔細打量著這個身長七尺,頭戴六合統一帽,神采奕奕,目光如炬的男人以及他身邊三位身材魁梧的年輕人。

“先生大名,如雷貫耳,今日有緣相見,三生有幸!”“秦王威名,遠播四海,天下震動,我等特來投奔!”

“這三位是?”“我來介紹一下!這三位是袁崇煥,袁將軍的三位公子,袁文,袁武,袁威!”

“袁將軍的公子,不是流放三千里了嗎?”“袁夫人流放途中,不幸病逝!三位袁公子,對朝廷,對韃子,恨之入骨!聽說了秦王的威名,前來投奔!”

“好!我們的榮幸啊!來人,帶三位公子,下去休息,我要與先生單獨聊聊!”“得令!”

“聽說先生大才,有救世良方,能否賜教一二啊?”“賜教倒不敢說,卻有得民心的辦法!”“如何得民心?”“秦王可提出,均田免賦的口號,人人有地種,人人有飯吃,民心即可籠絡也!。”“好,好,好!先生說不得不錯,正合我意!”

李成義打出“均田免賦”的旗號以後,全國各地的窮苦百姓,紛紛響應。李成義的名聲已經響徹全國,成為當時窮苦百姓眼中的青天大老爺。

趁此機會,李成義派出兩百人的隊伍,兩人一組,共一百隊。他們化妝成乞丐、難民,奔赴河南、山西、陝西、湖廣各地,宣揚秦王的威名。

公元164o年,七月,高夫人生下了三公子,李正耀。十月初四,王夫人生下四公子,李正柱。

兩位公子的降臨,好似錦上添花,讓李成義十分高興。按說,同年出生的兩位公子,應該一視同仁。

但是,為了安撫高翔的舊部,李成義對三公子更加寵愛,有意冷落四公子。李成義可能想不到,今天的行為,讓會讓自己悔恨終生!

喜歡逆轉三百年請大家收藏逆轉三百年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