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章 大西末路

誅殺高葉的文書,傳遍各地將領,吳善桂、姜鑲各收到一份。即使近在身邊的王承胤和唐通,也收到了文書,警告的意圖,已經相當明顯!

李過的十四萬大軍,留下兩萬,交給姜鑲統領,鎮守福建。福建水師三萬人,不歸姜鑲管轄,另擇將領統領。

中路大軍,留下本部五萬人馬,鎮守江西,歸平南軍建制,由朱貴統領。隨後,李亨通,南下廣州,與李過會合,留下本部三萬人馬,鎮守廣州,由王承胤統領。

東路大軍和中路大軍,全部就近、沿途駐守,每兩到三個府衙,留下一處大營,六千人。李過和李亨通帶領贛州十幾萬降軍,返回北京,接受新的任務。

隆武政權滅亡後,萬曆皇帝的孫子,桂王朱由榔,在廣東肇慶宣佈繼位,次年改元永曆。

南明永曆政權,由西路大軍,吳善桂繼續征討。待拿下廣西后,留下三萬人馬,由唐通駐守。

李成義本打算三年之內消滅明朝殘餘勢力,五年之內消滅大西政權,十年之內統一全國。如今之形勢,明朝勢力之頑強,恐怕李成義的計劃,短時間內很難實現!

為此,李成義命令,田仲秋帶領二十萬大軍,進駐漢中,威脅四川。雖然雙方早有協議,合擊明朝殘餘勢力,平分江山。

可是,李成義已經打下華夏大部江山,是不可能分給張思忠的!張思忠也是這樣打算,他一面攻打漢中,一面聯絡南明政權,鞏固、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

雖然,張思忠的義子孫希望,身先士卒,驍勇善戰。但是,仍然被大秦漢中守將賀軍擊潰!

轉眼時間之間,時間來到了1646年十月,永曆政權建立。田仲秋的二十萬大軍,逼近四川,張思忠親率六十萬大軍迎戰。

由於大秦黑梟衛特務,已經滲透到四川內部,傳遞出大西的軍事部署,兵馬糧草的情況,以及張思忠的大營所在地。

田仲秋選擇了一個大霧瀰漫的晚上,派遣一支五十人組成精銳的小隊,潛入大西軍隊,刺殺張思忠。

在特務的帶領下,五十人小隊,不費吹灰之力,就來到了張思忠的大營。一行人趁著張思忠熟睡之際,闖入中軍大帳,刺殺了張思忠。

隨後,五十人小隊四處放火,敲鑼打鼓,製造混亂。大霧瀰漫,能見度極低,大西軍亂作一團,死傷無數。

張思忠死後,群龍無,陷入混亂之中。大西新皇帝,只能從四將軍,孫希望、李安國、劉文武、艾靖仇中選出。

當時,孫希望和艾靖仇關係較好,劉文武中立。所以,二比一,孫希望當選,李安國落選。

孫希望當選後,想當皇帝,恐怕其他三人不服,故而稱國主,只是一個虛名而已。凡遇大事,還是四人一起商量,共同接受大家的朝拜,不由孫希望乾綱獨斷。

孫希望成為國主以後,最急迫的問題,是大西的去向問題。孫希望主張進軍廣西,繼續與大秦繼續周旋。一旦失利,轉入南海,尚可儲存勢力。

然而,李安國卻認為,秦軍勢大,僅憑大西的實力,難以抗拒。所以,他主張退守雲南,拿下貴州,聯明抗秦。李安國的建議,得到了大多數將領的支援。

然,孫希望對於聯明抗秦,恢復中原,已經不抱希望。他只想保住現有土地,偏安一隅,不同意李安國的建議。

李安國認為,亡命南海乃死路一條,於其如此,不如自刎而死。說罷,拔劍就要自刎,被眾將領當場攔下。

孫希望見眾人心歸李安國,便同意出兵雲南,聯明抗清。可是,孫希望開始防備李安國,擇機清除他!

公元1647年四月,大西軍平定了長達十幾年之久得沙定州叛亂。大軍開進昆明,百姓夾道歡迎,頗得人心。

同時,大西軍遣人聯絡世代鎮守雲南的黔國公沐天波,併成功說服了他。大西軍和黔國公府聯合,共同勤王,恢復大明天下。

兩方勢力聯合後,應商討迎接永曆帝來雲南事宜,主持抗秦大業。可是,身為名義國主的孫希望不贊成,以各種理由阻攔。

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孫希望建議,四將軍稱王。孫希望為平東王,李安國為安西王,劉文武為撫南王,艾靖仇為定北王。

四王並坐,接受眾將的朝拜,將領的賞罰則由孫希望做主。如此一來,人心向背,一看便知。

眾將領為了自己的前途和利益,大多數支援、擁護孫希望,他的威望日增。同年五月,艾靖仇戰死,又少了一個制衡孫希望的力量!

隨著威望的增加,孫希望的野心更大了,他想要滅了南明永曆帝,自己稱帝。想法是好的,現實不允許啊!

最先看出來的,最先站出來反對的,就是李安國,他一向堅持聯明抗秦。看到孫希望的種種行為,李安國憤怒不已,若不是顧及同鄉之誼,早就殺了他了!

就在李安國懊惱不已的時候,更讓人意外的事情生了,劉文武被削去爵位,降為將軍!為啥呢?因為劉文武在與大秦軍作戰時,導致副將犧牲。

孫希望藉此機會,削去劉文武的爵位,制衡的力量又少了一個!此時,能制衡孫希望的只有李安國一人了!

孫希望滿懷信心,指日可待的帝位,就在眼前!他命令手下,率領本部人馬,夜間突襲李安國部,力圖一舉殲滅他們。

不料,李安國部早有準備,打了孫希望一個搓手措手不及。孫希望甚為惱火,組織人馬,再戰李安國。

豈不知,李安國乃是大西最強的戰將,孫希望根本不是對手。一天的功夫,孫希望的軍隊,丟盔卸甲,四處逃散,狼狽不堪!

好不容易到手的位置,孫希望不甘心就此失敗,誓要報此大仇!可是,單單憑藉自己的力量,無法抗衡李安國!

於是,孫希望把心一橫,決定投降大秦軍,藉助大秦軍來對付李安國!李安國對此十分不屑,令人詔書,公開譴責其為叛徒,賣主求榮的小人!

公元1656年,李安國派人將永曆帝接到雲南,奉其為皇帝。自此,南明和大西掌權合二為一。

喜歡逆轉三百年請大家收藏逆轉三百年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