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章 最後一次改革

隨著四大懸案的結束,一批批官員被處死,李成義意識到官場必須改革了。若不及時改革,他擔心,自己很難善終!

五大將軍,死得死,廢得廢,已經空置多年了!他們的行為,讓李成義認識到,大將軍不宜過多!所以,李成義取消了五大將軍府,設定中樞府。

中樞府設定左副大將軍一名,右副大將軍一名,正一品,負責統領軍隊。大將軍只有戰時,臨時任命,不常設。

新任左副大將軍,由劉仁亮擔任,右副大將軍由辛忠擔任。

左右副大將軍下面設定十位將軍金龍將軍,金鳳將軍,金麟將軍,金鷹將軍,金鶴將軍,金雕將軍,金虎將軍,金獅將軍,金豹將軍,金狼將軍,從一品銜,遙領全國軍隊。

若遇戰事,十大金將軍先行商議,提出具體的措施,以奏摺的形式,上報左右副大將軍。左右副大將軍批閱後,附上自己的意見,上呈皇帝御覽。

十位金將軍分別為,張振興,李吉林,王朝忠,馬雲飛,趙小山,吳炘,鄭嶽澤,孫,秦磊,劉青。

以上十位金將軍,全部是新晉將領,透過武舉或者底層晉升,與功勳集團毫無關係,全部聽命於皇帝。

對於那些不聽從皇帝命令的武將,李成義予以免職,廢黜。空餘的職位,由武舉或者底層晉升,一批新的年輕的將領。

禁軍總督,御林軍,九門提督,全部更換。高林,也沒有躲過裁撤的命運!對此,他十分的惱火,真想和李成義大幹一場!

九大邊軍,黑水軍、松漠軍、鎮遼軍、漠南軍、漠北軍、漠西軍、嶺北軍、定西軍、平南軍的將領,全部換防完畢。

全國五十座城市的駐守將領,也全部更換完畢,均是底層出身或者武舉晉升的將領,忠誠度很高!

老邁的將領,全部退役;驕橫跋扈的將領,就地免職,貶為庶民,終生不再錄用;罪大惡極的將領,一律交與刑部,嚴懲不貸。

政府方面,每一級官員,設定御史。縣察御史設定一名,正七品銜;府察御史設定兩名,正六品銜;省察御史設定十三名,正三品銜;部察御史設定十三名,正三品銜。所有御史,隸屬於上級機構,不歸政府管轄。

內閣大臣,李元、王興仁、範正明,議政大臣楊傑、顧獻恩、洪承疇相繼離世。新任內閣大臣和議政大臣,全部由科舉晉升,清一色的進士出身。

行政區劃方面,對全國行省重新劃分。全國共分為黑龍江省、松漠省、遼東省、漠西省、漠南省、漠北省、嶺北省、青海省、西藏地區、甘肅省、陝西省、河南省、山西省、直隸省、山東省、江蘇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臺灣府隸屬福建)、湖南省、湖北省、廣東省(海南隸屬於廣東)、廣西省、貴州省、雲南省、四川省。

雲南省由平西王吳善桂鎮守,廣西省由靖南王王承胤鎮守,廣東由鎮南王唐通鎮守,福建由平南王姜鑲鎮守。

定西軍鎮守四川,防範吳善桂。平南軍,鎮守江西,防範王承胤、姜鑲、唐通三王。

黑梟衛按照衛,所,哨,站設定。衛,乃是總部,位於北京;各省設所,各府設哨,各縣設站。

黑梟衛設大閣領一名,總領全國情報;副閣領十名,分別負責全國不同區域以及海外各國的情報;副閣領下面為中閣領,掌管各省的情報;中閣領下面為少閣領,負責各府的情報;少閣領下面為站長,負責一縣的情報。

黑梟衛的辦公地點,全部隱匿於民間,不得公佈。黑梟衛密探,憑腰牌辦事,政府不得干預!軍隊、宗室、官員府邸都有黑梟衛密探的存在。

成立兵械局,設尚書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獨立於六部之外,負責兵器、火器的更新、研。兵械局緊盯外軍武器的展,定期派遣技術員出國交流,學習最新技術。

兵械局下設火炮司、火槍司、火藥司、火箭司、弩箭司、兵器司、機械司、第一司、交流司、工匠司…

火炮司、火槍司、火箭司、弩箭司分別製造火炮、火槍、火箭、弩箭。兵器司專門負責刀槍劍戟等冷兵器,機械司主要製作戰車、雲梯等器械,第一司主要是研製新武器,交流司負責出國交流新技術,工匠司主要培養技術人才。

成立外番處,專門負責對外交流事宜,通商事宜。外番處獨立於六部之外,和兵械局,六部同等地位,處於內閣和議政殿的領導之下。

外番處下設羅剎司、英吉利司、法蘭西司、荷蘭司等,培訓各種語言人才,與各國通商。

隨著大秦的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各國商人、學者,66續續來到大秦,交流學習。大秦的商人亦奔赴海外,學習、經商,傳播華夏文明。

天津、太倉、寧波、泉州、廣州等港口,來往的貨船,絡繹不絕。大秦的絲綢、瓷器、茶葉等,一船一船運往海外。海外的香料、犀角、珊瑚、瑪瑙、洋鍾、玻璃等產品,紛紛湧入大秦。

為了更好的瞭解世界,傳播華夏文明,李成義打算模仿明朝鄭和,組織大型商隊,下南洋、下西洋,交流學習。

只可惜,李成義的時間不多了,他能做的事情,就是為後世之君,鋪好道路。剩下的事情,交與新君去處理吧!

這些年來,李成義為了太子的問題,傷透了腦筋!這是一個千古難題,非常棘手,處理的好壞,影響王朝的命運。

贏秦、隋朝、西晉都是太子問題處理不當,導致短命!為了避免類似情況的出現,李成義遲遲沒有立太子,一直在考察各位皇子!

然而,令人憤慨的是,四大懸案的背後,或多或少都有各位皇子的影子!他們以為自己做得天衣無縫,豈不知,李成義早已知曉,對他們失望透頂!

所以,太子問題,一拖再拖,遲遲沒有定下來!如今,李成義的壽命已經進入倒計時,最多不過三年!

喜歡逆轉三百年請大家收藏逆轉三百年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