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章 最後一局

一次朝會,蜀王李正延相繼得罪了自己的兄弟和滿朝的武將!朝會之後,蜀王的罵名,傳遍整個大洛官場!

地方官員,雖然職品小,不敢得罪皇親國戚。但是,天高皇帝遠,偶爾罵他兩句,誰也不知道!

京城的官員,不論是誰,只要路過蜀王府的門前,總會吐上幾口唾沫,以示抗議和不屑!

對此,蜀王李正延的反應,則比較平淡。大門緊閉,謝絕一切客人,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門外事!

事情大概過了三個月,官員們的恨意,漸漸淡去。蜀王府的大門,也嘗試著開啟,透透風!

一連數天,沒有任何官員再朝著蜀王府吐口水了!皇帝李正柱察覺,火候差不多了,再來最後一局!

二十五日,大朝,滿朝文武聚集,沒有了那幾位親王,只有蜀王和巴王兄弟二人!他們兄弟二人是那麼的顯眼,那麼的與眾不同!

李正柱故技重施,再次看向李正延,給他使了個眼色!李正延再次收到皇帝的暗示,不得不繼續做惡人,與滿朝文武成為死敵!

李正延假模假樣的咳嗽了兩聲,滿朝文武嚇得直哆嗦!因為前面兩次咳嗽,親王和武將們都嚐到了苦果!

“皇上,臣有事啟奏!”“蜀王,奏來!”“自古以來,文臣的威脅,遠遠大於武將!歷史上的權臣,大多出自文臣,如漢之霍光,唐之長孫無忌,明之嚴嵩!”

“蜀王所說,不盡然吧!漢之何進、董卓、曹操,魏之爾朱榮,周之宇文護,皆是武將也!”

“回陛下,武將之事已經解決,不會再有武將型權臣出現了!如今,大洛的威脅,只有文臣型權臣了!”

“我大洛盡是忠臣,哪有權臣!”“陛下,您此言差矣!”“哦?蜀王有何高見?”“回皇上,您是明主,滿朝文武多是能臣,賢臣!忠臣嘛,則很難說!”

“為何?”“請陛下恕臣出言不遜之罪!”“蜀王儘管道來,朕恕你無罪!”“謝陛下!”“嗯!你必須說出個子醜寅卯來!”

“臣遵旨!”李正延作揖回道。“自古忠奸不兩立,有忠臣的地方,則必有奸臣!而當時的君主,必是昏君!然,縱觀我朝,與此並不相符!”

“我朝是何種局面?”李正柱問道。“君明臣賢!”“既如此,你為何有權臣一說!”“回皇上,臣並無私心,完全是為大洛江山考慮!”

“蜀王何意啊?”“回皇上,臣擔心後世之君,若出現幼主,恐有權臣,禍亂朝綱!”“依蜀王之意,應該如何?”

“回皇上,應該從內閣和議政殿著手!”“如何著手?”“權臣,之所以能呼風喚雨,不外乎依靠自己的親屬、門生故吏!”李正延看了李正柱一眼,稍作停頓。“嗯,不錯,繼續說!”

“皇上可下令,內閣大臣和議政殿大臣的親屬、門生故吏,在其擔任宰相期間,不得重用,最高只能擔任縣令!如此一來,即便主上年幼,權臣也無可用之人,無法左右朝局!”

“眾卿有何看法?”李正柱看向大臣們。大臣們私下裡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卻無人敢站出來回答皇帝的問題!

李正柱深知,這種問題,內閣和議政殿為了避嫌,不會主動站出來!其他大臣,則畏懼宰相的權威,更不敢說話!最好的辦法,只有皇帝一個個點名了!

“王廷和,你來說說吧!”“回皇上,這種問題,臣等應該避嫌!”“王卿多慮了!你我君臣討論的是後世之君的問題,並非我朝!所以,你儘管講來,朕恕你無罪!”

“是,陛下!”王廷和走出佇列,李正延退到一邊。“蜀王所說,不無道理!歷朝歷代,皆有幼主登基之先例,如前漢之昭帝,後漢之和帝,前明之神宗皇帝!皇帝年幼,需要輔政大臣,輔佐皇帝治理國家!久而久之,輔政大臣,威望日隆,有蓋主、欺主之嫌!”

王廷和嚥了口唾沫,繼續說道“以往的朝代,有兩種方法解決輔政大臣專權的問題。一,扶植心腹,逐漸取代輔政大臣。二,待幼帝親政,收回輔政大臣的權利。”

“王卿不愧為內閣輔,見解獨到,鞭辟入裡!”“多謝皇上誇讚!臣還沒說完!”“王卿請講!”

“以上兩種方式,無論哪一種,都會伴隨著血雨腥風!為何呢?因為無論那種方式收回權利,輔政大臣都會抵抗,甚至產生衝突!如此一來,抄家滅族,自然避免不了!對於朝廷來說,對於國家來說,都是一種損失!”王廷和說完之後,退到佇列之中。

“王大人,說了半天,你也沒有明說,到底贊不贊成本王的建議啊!”李正延質問道。“回王爺,一切請皇上定奪!”

“你這個老滑頭,打了半天官腔,等於沒說!最後,把問題拋給皇上了!既然如此,朝廷養你們有何用!”王廷和低頭不語,心裡不知道罵了李正延多少遍!

李正柱見狀,指著郭朝興問道“郭卿,談談你的看法!”郭朝興有些害怕,不敢開口,但是,皇帝親自點名了,又不能不說。

於是,他壯著膽子說道“回皇上,臣以為,蜀王的建議,有所欠缺!”“好,你說說看!”“回皇上,若宰相的門生故吏有宰輔之才,只擔任一個小小縣令!對於朝廷來說,是不是一種損失呢?”

“蜀王,你如何對答?”李正柱問道。“郭大人,本王所說,並非終身擔任縣令,而是宰相在位期間,不得重用!”

“蜀王殿下,若該縣令可擔任封疆大吏,造福一方,也要棄之不用嗎?”“郭大人,朝廷的穩定,乃重中之重!而一兩個大臣的埋沒,並不會影響國家大局!”

“政績優良,品德高尚,勤儉愛民的官員,就應該得到提拔重用,而並不是考慮,他是誰的學生!”

“郭大人,你能保證,他們不會沆瀣一氣,狼狽為奸?”“既是品德高尚,勤政愛民,自不會捲入黨爭之中!”

“可是,萬一出現意外呢?是不是助紂為虐呢?”“這,臣不敢保證!”“郭大人,那你就退下吧!”李正延說道。對於李正延的表現,李正柱頗為滿意,點頭示意,可以繼續說。

“皇上,兩位輔大人,均無意見,您可以下令了!”“是嗎?諸位愛卿,誰還有話說?”李正柱掃視著滿朝文武,竟無一人說話。

“好!諸位愛卿皆無意見,就依蜀王所請!宰相在位期間,他們的親屬、門生故吏,最多隻能擔任縣令!”“陛下聖明!”眾臣齊聲道。

喜歡逆轉三百年請大家收藏逆轉三百年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