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章 先帝定尊號,幼帝初登基!

大位確定後,便是處理皇帝的後事。皇帝駕崩後,下葬的大致流程與現在民間大致相似,只是程式比較繁瑣,規格比較高,比較隆重而已。大致有四個步驟小殮、大殮、出殯、下葬。

小殮,就是給皇帝穿上壽衣;大殮,就是把皇帝的遺體放進棺材。出殯、下葬,民間一直存在,自不必多說了。

為皇帝守喪期間,大臣們也在討論皇帝的諡號和廟號。關於皇帝的諡號,大臣們爭論不休。

朝中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李天桂的諡號應該為仁,即孝仁皇帝。諡號仁,意味著寬厚、仁慈、通情達理、行惠施利,也說明這個皇帝平易近人。

另一種觀點認為,大行皇帝的諡號,應該為章,即孝章皇帝。諡號章,表示溫和寬容、講法度、講事理、有文采、謹言慎行、重視教化,一般朝代第三位皇帝加諡。

其中,內閣輔張敬賢堅持加諡號為仁,席議政大臣王之陽堅持認為加諡號為章。一時間,雙方竟相持不下。

無奈,雙方最終將問題拋給了淑妃娘娘,小皇帝的母親。淑妃認為,先帝溫和寬容,重法度,明事理,應加諡為孝章皇帝。

在淑妃的建議下,群臣決議為皇帝加諡孝章皇帝,即洛章帝。諡號的問題解決了,還有廟號的問題。

關於廟號,還是分為兩種意見。內閣認為,大行皇帝的廟號應該定位成宗。因為先帝在位十一年,李正延攝政十年,自己執政僅僅一年,整體上看,應該是為守成之君。

議政殿則認為,先帝從攝政王手裡接過皇權,又清理了攝政王的叛亂。自此以後,太宗一脈走上坦途,理應為世宗。

雙方再次僵持不下,還是請淑妃裁決。淑妃思慮半日,決定採納內閣的建議,定先帝的廟號為成宗。

內閣秉承先帝遺詔,自成宗皇帝起,上至皇親國戚,下至黎民百姓,皆守喪二十七天。二十七天後,所有的事情恢復正常狀態。

大行皇帝的喪事完畢,小皇帝的登基大典,便搬上日程。由於孝皇帝年幼,尚在襁褓之中,只能請示其母后。於是,四位宰輔共同來到賢淑宮,請求淑妃定奪。

四位宰輔依禮跪拜淑妃,淑妃見狀道“四位大人,免禮,平身!”“謝娘娘!”“四位大人前來,可是為皇帝登基大典之事?”

“娘娘英明,我等就是為此事而來!”“四位大人有何想法?”“回娘娘,按照朝廷規矩,先為娘娘升座,而後皇帝著禮服,叩拜太后,而後...”

淑妃聽後,覺得太過繁瑣,不適合當今皇帝。“四位大人,當今皇帝年幼,尚不能站立,無需如此繁文縟節,簡單一些即可!”

“不知娘娘何意,請您示下?”“由奶孃扶著皇帝,坐在龍椅上,接受眾臣朝拜即可!至於皇帝向哀家行禮,便免了吧!”“臣等謹遵懿旨!”

經禮部、欽天監共同商議,決定將皇帝登基之日定為三月初九。是日,奶孃扶著身著龍袍的小皇帝,坐在龍椅上。小皇帝則咿呀,咿呀的叫喊著,還不知道下面的的人在作做什麼!兩宮皇太后,並坐於兩側。

“臣等叩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眾臣三跪九叩道。“臣等叩見聖母皇太后!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諸位大人平身!“聖母皇太后道。”“謝聖母皇太后!”“臣等參見母后皇太后,太后千歲千歲千千歲!”“爾等,免禮,平身!”“謝母后皇太后!”

“諸位大人,新皇登基,是否可以大赦天下,以彰顯皇帝的仁德?”“回太后,理應如此!”“既如此,便勞煩諸位大人了!”“此皆臣等分內之事!”

“好了!登基大典結束,哀家要回宮了,諸位各自回衙署理政務吧!”“是,太后娘娘!”太后離開後,內閣和議政殿爭議起來。

“張大人,那是,你可曾答應皇太后,加封皇次子李芝方為秦王?”“沒有!本閣只是說考慮考慮!”

“時至今日,張大人考慮的如何了?”“本閣料想,母后皇太后只是想穩住局面而已。”“穩住聖母皇太后,倒也不錯!只是,如何想聖母皇太后答覆呢?”

“王大人的意思,本閣何曾不知!李芝方乃嫡長子且年長於皇帝,本應繼承皇位。怎奈,先帝指定當今皇上!若李芝方有異心,再加封了秦王,豈不是助紂為虐嘛!”

“張大人既知其中道理,又當如何回覆皇太后?”“王大人,你有何想法?”“以我看,不能答應!”

“這不是等於沒說嘛!”“還有一個辦法!”“什麼辦法?”“秦王,地位非同尋找,非一般王爺也擔當,唯有駐守西安方可!”

“王大人的意思,將皇后母子分開,一個在京城,一個在西安!如此一來,即便皇后有什麼想法,也無能為力了!”“正是!”

“好!你我即刻奏明皇太后!”說罷,二人便急匆匆趕往慈寧宮。此時,太后剛剛回到慈寧宮,屁股還沒坐熱,便聽到二人求見。

“臣張敬賢、王之陽叩見皇太后!”“兩位大人平身!”“謝皇太后!”“剛剛散朝,兩位大人,便匆匆趕來,所謂何事?”

“回太后娘娘,為秦王之事!”“李芝方的事情?”“正是!”“你們商議如何?”“回太后,我等認為,秦王乃至尊地位,位於親王之,僅次於皇帝。不可輕易授予此爵位!”

“可是,哀家已經向姐姐承諾了,當如何處之?”“回太后,我二人商議過了,可將秦王調往承天府駐守!”

“什麼?芝方還是一個三歲的孩子,你們將他調西安?這是不是有點殘忍吶?”“回太后,唯有如此,才可保證我大洛江山穩固!”

“你們的擔心,哀家明白!只是,讓她們母子分離,哀家於心不忍!”“太后娘娘,您不便出面,這等惡人便由臣等來做!”

“可是,萬一姐姐來找哀家哭訴,又當如何?”“太后可以後宮不得干政為由,拒絕聖母皇太后的請求!”“好吧!也只有這樣了!”

喜歡逆轉三百年請大家收藏逆轉三百年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