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五章 琴簫和鳴送人悲

排簫聲悠揚流轉,在眾人耳邊輕輕傳過,這些正在認領賑災物資的百姓,聞聲而望,循著曲聲看去,張勉也同樣轉,只見在那不遠處的山頂處,一名穿著一襲白袍的人,正站在那兒,手執著排簫,眼神堅定,出那一道道悠揚而深遠的聲音。

山間的微風吹拂,白袍男子在那山頂上顯得飄逸而不落俗塵,仿若一位隱世高人,張勉見狀,嘴角微微一笑,他當然認得出來,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那位名士仲志,他的排簫聲意境深遠,空靈清澈,動人心扉,引得眾人的紛紛側望。

“那吹雅簫者是為何人?”未明宗也聽到了這排簫聲,排簫有多種別稱,其中便可稱為雅簫,頌簫,雲簫等等,未明宗則習慣將排簫稱為雅簫。

“陛下,那人吹簫之人距離過遠,微臣看不出來。”李衡在看了片刻後,還是沒能認出來。

“陛下,依在下之見,此人應為名士仲志。”張勉隨後說道。

在張勉的提醒下,王漢方才上前數步,目光聚焦過去,片刻後,方才恍然大悟,說:“陛下,此人的確是河源郡的名士仲志,微臣記起來了,他擅長吹簫,且喜穿著一身白袍,微臣已有多日未見,沒想到竟在此處現身。”

“原來是仲志名士,朕久聞其名,只是未嘗得見,今日正好藉此機會,見上一面也好。”未明宗看向張勉和王漢,問道:“你們兩人誰要跟他熟絡一些?”

王漢一下子低下了頭,面露愧色,低聲道:“陛下,說來慚愧,在下只是一名粗人,腹無文才,未曾與仲志名士有過交集……”

說來也是,王漢原本就只是一名樸實的漁民而已,既不能吟詩作賦,也不懂音律樂曲,又怎麼會與仲志這天下名士有任何的交集。

在古代,圈子也很重要,你不是那圈子的人,想認識別人都很困難。

“張子,你是不是認識那仲志名士?”未明宗轉看向他。

“在下是跟他有過一面之緣。”張勉說。

排簫聲的空靈悠揚,仍舊在這上空中不斷傳開,它彷彿自帶有一種特殊的魅力,深深吸引住在場的所有人。

雪花飄落,仲志坐在山頂上,任由雪花落在自己身上,他彷彿將自己置身於度外,不懼冷寒,只管吹著自己的排簫。

張勉受未明宗的委託,來到這山頂處,請仲志下山,與其見上一面。

穿過山林,一路走去,離仲志也是越來越近,排簫聲也更加聽得清晰,那般純美自然,輕柔細膩,空靈飄逸,宛若輕風拂過的音律,讓張勉感覺它如同天上的流雲,與仲志本人那樣,凡脫俗。

張勉在旁靜靜地聽著,不去打斷他,只等著一曲作罷,仲志方才睜開眼眸,噙動嘴角,化成一抹完美的弧度,微微側過頭:“張子有事嗎?”

“仲先生今日可是雅緻,張某未曾見到先生奏過排簫。”張勉笑著說。

“今日河源郡的百姓得受陛下隆恩,仲某也只是助興吹幾簫聲,不值一提。”

“如此便是巧了,陛下剛才聽先生所作簫聲,深感觸動,於是讓張某請先生前去見上一面。”

仲志微微一怔,手中的排簫慢慢地放了下來,輕吐一口濁氣,方才起身,將排簫收好,正色說道:“那就勞煩張子帶路吧!”

在這期間,災民的賑災物資已經放過半,該拿到物資的百姓,也都已經拿到了,而有些離鄉背井,逃難的在冊百姓,則因為無法尋蹤,所以也無法將物資交到他們手中。

“陛下,此次領取賑災物資的災民共兩萬三千零四人,登記在冊的有兩萬五千四百五十人,在本次雪災中死亡一千二百三十四人,逃亡或失蹤人數為一千二百一十二人。”王漢在根據統計後,對未明宗上報說。

“死了一千多人啊……”未明宗在聽了這個統計後的數字後,心底忽然咯噔一下,面露哀傷,這些都是未國的子民,也是他的子民,在人口還沒有那麼爆炸的古代,一千多人已經是個很大的數目了,要知道整個河源郡也就區區兩萬多人,這相當於二十分之一的人口啊,所以說未明宗怎能不感到心痛。

“等把這些賑災物資完之後,就厚葬那些死去的災民吧,他們都是未國的子民。”未明宗聲音低沉,交代王漢說道。

“微臣明白。”王漢點頭應下。

“陛下,在下把仲先生帶來了。”就在這時,張勉和仲志兩人下山之後,就直接走了過來,未明宗轉一看,當他目光停留在仲志身上時,神情略顯詫異,眉間微皺,就好像似曾相識,在哪裡見過一般。

注視片刻後,未明宗方才意識到自己的失態,乾笑道:“仲志名士果然氣宇軒昂,不落俗塵,實是百聞不如一見,不過,在朕的印象中,似乎在何處見過先生?”

“仲某世居河源,未曾移居別地,世間之大 一秒記住域名m.3qdu.com

,可能與仲某有相貌相似之人,陛下或許見到的正是此類人。”仲志雙手作揖道。

“先生的家父或是祖父可曾在朝廷為官?”未明宗接著問。

“仲某世代經商,家父和祖父皆是如此,家中祖上並未有人入仕為官。”

“可是朕聽聞先生大才,三次摘取狀元,前所未有,為何不曾入仕為官,為朝廷效力呢?”

仲志笑而不語。

“哎,看來你與張子一樣,只想當這逍遙自在人,也罷也罷。”未明宗喟嘆一氣,搖頭苦笑道。

名士之人,本就不屬於朝堂,未明宗深知這一點,但還是忍不住問。

仲志幫著他們一起分賑災物資,齊心協力下,賑災物資很快就到了這些災民的手中,各自歡喜地回到家中,而那些暫時無家可歸的人,則被統一安排到附近的寺廟中居住,等到房屋修繕完畢後,再將他們接回去。

如今最讓未明宗牽掛的還是那些在雪災中的死者,待得所有士卒將他們全都埋葬,只見這荒野之中墳冢遍地,誰也不知道死者姓名,他們中的大多數沒有親人,沒有身份,化作雪中的孤魂。

“仲名士,如若可以的話,你可否為他們吹上一曲,就當做送上他們最後一程。”未明宗對仲志說,心情顯得很是沉重。

仲志點頭,拿起手中的排簫,面色肅然,沉吟片刻後,開始吹啟,簫聲一出,一種蒼涼沉重之感從排簫中緩緩傳出,眾人低著頭,面露悲傷之色,雪花飄零,落在每人的肩上,斑白了人們的絲,空靈的簫聲讓得眾人心情沉重,這裡埋葬的可是一千多名曾經鮮活的生命,就因為這次的雪災,卻不復存在。

簫聲悠悠,魂牽夢繞,就在這時,一聲琴聲引得眾人心中一震,只見張勉面前不知何時架著古琴,他十指撥動著琴絃,彈出的低沉琴音,與仲志的簫聲相得益彰,一琴一簫,和鳴之下,讓得眾人的心思更是拋到了九霄雲外。

內容由m.3qdu.com手打更新

未明宗聽著這琴聲與簫聲的和鳴,淚水竟不自覺地奪眶而出,悲傷之情如潮水般急湧而出,他身為一國之君,何時輕易落淚,但卻唯獨聽到這琴音和簫聲和鳴時,不知為何,心中竟覺悲痛萬分,不自覺地落淚,這一切都變得情不自禁。

“陛下,請節哀。”旁人見未明宗倏然淚下,紛紛出言慰藉。

“不不,是朕被這琴音與簫聲感動到了。”未明宗一邊拭淚,一邊說道。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