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九十五章 群賢畢至 詩文赴會 四

在這次的詩文會中,常識類的問題都由張勉親自操刀,所以就出現了許多讓他們匪夷所思的問題,這些堪稱非主流的問題對他們來說難度實在是不小,關鍵是他們從未碰到這樣的問題,一時間不知如何作答。

就像這道問題:“請從人性的角度解釋此詩的含義。”

天知道何為人性的角度,在這個到處充滿著詩情畫意,金戈鐵馬的時代,還未有人思考過如此深度的哲學問題,問這個問題,就像是問我從哪裡來,我將到哪裡去一樣飄若浮雲,讓人不知所云。

李天樂在看到這個問題後,眾人不禁為他捏了一把汗,這個問題別說是十歲的孩童了,就連他們活了大半輩子的人都是摸不著頭腦,根本就無所適從,無從作答。

而對於類似的問題,其他人有的已經主動放棄了作答,因為他們真的不會。

“孩子,放棄吧,這種問題都誰出的啊,真是要人命了。”場下的人開始起鬨起來,紛紛腹誹這出題之人,張勉抱著手不作言語,只是在那抿嘴一笑,這就是他要的效果,要難,大家一起難,如果能答出來的,那才顯得與眾不同,如果大家都很輕鬆解答出來,各得其所,那這詩文會就沒什麼意義了。

這詩文會就相當於同臺競技,比的是誰的水平更高,誰更厲害,優中選優。

也從這些問題中,張勉看出了存在的問題,讀書呆板,不知變通,不求甚解,這些都是讀書人的通病,萬變不離其宗,一旦考題變換了一個形式,他們就不知道如何作答,但實際上考的都是當今未國刊出的詩句,並沒有偏離內容。

所以那些熬夜苦讀的詩人,連續通宵背誦了數十,甚至幾百詩詞,已經可以說是滾瓜爛熟,胸有成竹,但一看到這些問題時,他們就都傻眼了,這完全跟他們想象中的不一樣,甚至可以說出入很大。

“不能給師父丟臉。”李天樂那小小的臉龐,浮出一抹沉著和篤定,即便他人勸說他放棄,他仍舊無動於衷,噙動著嘴角,開始說起了他對這詩的理解,這個問題張勉從未教過他,全都靠他自己自由揮,半晌過後,張勉算是欣慰,因為他沒有看錯人,李天樂果然是少年天才,短短的時間裡,就用幾個關鍵詞,孤獨,年老,意境,將這詩詮釋得乾淨利落,不落俗套。

在場的人聽聞之後,每個人的臉上湧出一抹驚訝之色,這只是十歲孩童啊,竟然能這麼精彩地詮釋此詩含義,而且角度之新穎,可謂是另闢蹊徑,奇思精巧,換作是他們自己都沒能想出這樣的答案來。

在李天樂說完後,臺下掌聲雷動,歡呼不斷,在這一刻,沒人再把他當做孩童來看待,而與他們一樣同為詩人。

張勉也對李天樂的表現感到欣慰,看來他的擔憂是有些多餘了,以他的水平,躋身前三甲是完全沒問題的。

“此少年郎是為何人,小小年紀竟有如此之才,前途無量啊!”未明宗在聽聞李天樂的釋義後,面上露出欣然的笑容,感慨道。

張勉在旁雙手作揖,拱手道:“張某不才,此子是為在下的開門弟子。”

哦?未明宗有些驚異,看向張勉:“此少年郎是你的弟子?”

張勉點頭:“回稟陛下,此子名為李天樂,是在下前些日子所收的第一名弟子。”

未明宗瞭然點頭,隨後又朝他瞥了一眼:“你這傢伙,怎麼好事都讓你給碰上了,此子年紀輕輕,如此聰慧,將來必有大出息,你這做師父的,可要好好培養他才是!”

“謹遵陛下囑咐,在下會好好做的。”張勉再次拱手道。

李天樂的精彩回答,眾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他身上,從原先對他的輕蔑,到如今的欣賞和讚揚,不過片刻的工夫,在誇讚他的同時,也在提點張勉的教導有方,既然徒弟都有如此高的水平,那這師父更是高深莫測,所以暗地裡甚至有人把張勉比作鬼谷,而李天樂只不過是他眾多弟子中的一位而已。

當張勉聽聞這些猜測後,登時感到有些哭笑不得,不得不承認他們的想象力實在是豐富。

“二哥這個弟子真是厲害了,小小年紀就能這麼沉著,而且腦袋裡裝的東西好多,出口成章。”金成面露羨色地說道。

“所以叫你多讀書,不然連個孩童都比不上了。”慶陽公主對金成說。

“還真別說,二弟的這個開門弟子真是少年英才,僅僅十歲年紀,就有如此見識,這倒是罕見之極。”歐陽嶽看完了整個過程,以他閱人無數的經驗,都很少見到像李天樂這樣的少年奇才,所以忍不住誇讚幾句,“這都是少爺教導有方,所以才能教出如此傑出之才,在這詩文會上大放異彩。”沉魚也在一旁說道。

不過片刻,這會兒就好評如潮,既有著對李天樂的誇讚,也有對張勉的褒獎,所謂一榮俱榮,當是如此。

這個常識環節中,李天樂一馬當先,將同臺的對手給拋在了身後,他們有的過不了心中的這一關,就已經先放棄了,直到作詩部分時,就從原來五十人只剩下了二十人。

作詩的環節,比起常識而言還要更難許多,如果把這個詩文會當做考試的話,那常識只能算作單科考試,而作詩則屬於綜合考試,多學科的融合,既要點多,也要面廣。

泱泱詩詞文化,其浩如煙海的歷史上,留下了無數的上乘佳作,但真正能夠被人所記住,口口相傳的傳世之作卻是少之又少,甚至到了鳳毛麟角的地步,民間的詩作沒有萬,那也有幾千的數量。

作詩一開始,眾人就有大展拳腳的架勢,都想在這一環節爭到自己一席之地,按照以往的詩文會,都是給一個主題出來,然後大家就這個主題出口成詩,但今日的詩文會勢必與往日不同,張勉也不會沿用過去的套路,而是採用新的方式。

這一次,眾人又是猝不及防。

“此次作詩與以往不同,大家各自想出一個主題,然後寫在面前的紙簽上,然後混作一起,大家各自抽取一個紙籤,再以此紙籤的主題作詩。”

當這個規則宣佈之後,眾人面面相覷,愣是沒緩過神來,自己寫主題,然後再抽取?

這個規則倒是別開生面,讓座下之人聽了之後感覺眼前一亮,他們何嘗不是聽膩了那些中規中矩,萬年不變的幾個主題,每次不是詠物,就是山水,要不就是詠志詩等等,雖然主題不同,但也都換湯不換藥,聽來聽去沒有任何新意。

但這次就不一樣了,他們各自互為對手,雖然表面上大家看起來和和氣氣,但想要成功,就要踩著一個個給爬上去,所以要出就要出點難的,這樣才能把對方難倒,自己也就可以早些踏上成功的大道。

“必須想個難的。”眾人心中如此想道,然後提筆寫在了紙簽上,寫完之後,方才滿意地合上,然後交了上去。

李天樂面色淡定,不慌不忙地寫好之後,也一同交了上去。

臺下的人翹以待,比之前的興致還要更為高漲得多,這是一種對未知的好奇。

一柱香的時間,眾人將紙籤全都寫好後,然後混作了一起,只見那數十張紙籤,沒人知道那裡邊寫著什麼,能抽到什麼樣的主題那就是靠著自己的運氣了。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