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章 快樂就是這麼簡單

秋丫已經跑去大姑家看了幾次,期盼大姑先做自己的那件花罩衣,大姑安慰秋丫:“放心吧!誰的不做,過年也得讓我大侄女穿上新衣。”

為了彌補秋丫的失望,大姑用裁剪下來的各色邊角料,‘噠噠噠’蹬起縫紉機,三下五除二就給秋丫做了一個漂亮的花口袋,回家讓母親給裝上點苞米粒、再用針線封上口,就可以踢著玩了。

臘月二十九,年味已經快接近峰值,殺雞宰鵝、烀大骨頭、貼對聯……累並快樂著,人們忙碌的身影提前釋放著過年的喜悅。

秋丫家的對聯還沒有著落,雖然已經買了一張大紅紙,可是找誰寫呢?父母犯了難。

秋丫娘站在門口,看著前院正往大門垛子上貼對聯的忠厚、跟秋丫爹說道:“別人家都貼上了,咱家可咋整?把‘筆桿子’給得罪了,也拉不下臉來再去求人家了。”

秋丫娘說的是徐長富,以前每年都是找他寫對聯,村裡大多數人家的對聯也都出自長富之手。

年根這幾天,是他一年之中最忙碌的時候,他在村子裡最大的價值就是幫家家戶戶寫對聯。

前些天秋丫娘跟著一眾親友曝光了人家的‘作風問題’,弄得長富顏面盡失、灰頭土臉地回了家。雖說她只是去助陣,沒打也沒罵,可畢竟參與了。

現在去找他寫對聯,等於不計前嫌給他臉了,那麼秋丫大姑的委屈豈不白受了?

“死了張屠夫,不吃帶毛豬。不用他,給我刮點鍋底灰,找個碗用水澥一下,待會兒我去找一縷豬鬃做個毛筆,自己個兒寫。”提起長富,秋丫爹就氣不打一處來。

秋丫娘取笑道:“你寫出來的能叫對聯?跟鬼畫符似的,用來辟邪還差不多。”

秋丫爹立馬臉一繃,白了秋丫娘一眼:“大過年的,說啥大實話?”

秋丫爹雖然初中畢業,可要想寫毛筆字,還差得遠呢!

正說著,海棠拿著幾卷紅紙來了,遞給秋丫爹一份說道:“二舅,這是我爹給你家寫的對聯。”

秋丫爹接過來剛嘟囔了一句:“算他有良心,我……”

秋丫娘趕緊笑著迎上去打岔:“打瞌睡正好來了枕頭,海棠,去屋裡跟秋丫玩,晌午飯就在這兒吃。”

然後用眼神制止秋丫爹並輕聲勸阻:“別說些有的沒的。”

“不了,二舅母,我還要給大舅和三舅家送去。”海棠說完,朝屋裡喊了一句:“秋丫,跟我出去玩吧?”秋丫應聲跑出來,表姐妹倆蹦蹦跳跳地走了。

大年三十,吃過午飯,傍晚的時候,天剛擦黑,秋丫就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服、跟著一幫大小不等的孩子,提著用秸稈扎的燈籠——外面糊上大白紙,裡面點上洋蠟頭,開始四處串門,欣賞各家各戶的年畫,這也是孩子們的一場視覺盛宴。

為了圖個喜慶,每家都會買上幾張年畫,一個家庭的貧富從年畫的數量上也可窺見一斑。

日子困難的人家,會把年畫直接貼到泥巴牆上。條件好點的,把牆壁用報紙糊一遍,整個屋子煥然一新,然後再貼上一排花花綠綠的年畫。

報紙進入百姓家裡最大的用處就是用來糊牆,按斤買回成捆的報紙,散著陣陣油墨香,有的還沒開卷,幾乎都是同一版本,文字內容一樣。

糊牆和頂棚也是一項技術活,通常都是找個幹活細緻的人幫忙,大大的四開報紙,刷上漿糊馬上變得軟塌塌了,極容易撕裂。

如果沒有經驗,手忙腳亂地糊到牆上,往往弄得全是褶子。只有高手才會有條不紊地把縫對齊,然後用笤帚‘唰’地一抹,就平整地貼到了牆上。

一年年糊下來,也能起到保溫的作用,但先是夏季的時候房子不漏雨,否則不但牆上會脫落下來一張張積年疊加的厚厚的牆紙,尤其頂棚,裡面如果漏的雨水過多,就會有整個棚頂掉下來的危險。

所以往往是見哪裡漏雨積了大大的一灘水,棚頂的報紙都鼓下來了,這時候就得找個長長的棍子把它扎破,下面找個盆子接水。

不然積的太多,把頂棚的報紙泡浮囊了,不知哪時,‘咵嗒’一下全潑了下來。

其實全村買的年畫總共也就那麼幾十幅畫樣,都是在鎮上唯一一家新華書店買的,重複率極高。

孩子們卻不厭其煩,看了一遍又一遍,還會津津樂道的討論:誰家買的年畫好看,誰家把最醜的買回來了。還有誰家只揭了一張新畫,混著去年的舊畫將就了。不過炕頭位置基本都會貼一張胖娃娃。

年夜這頓餃子,家家必不可少,無論窮富,就算白麵和苞米麵兩摻,再隨便弄點什麼做餡子,也要包成餃子。

秋丫奶奶號令幾個兒子家大年夜必須吃素餡餃子,就是不放一點油腥。是因為秋丫大伯小時候體弱多病,奶奶向菩薩許的願。

家裡孩子大些的,懂得撒謊了,照樣吃葷餡的。像秋丫這麼大的,怕以後被奶奶套出實話,所以秋丫父母只能依著奶奶,包幾個素餃子應景。

大年初一,秋丫醒來,現父親和母親都不在,原來是早早去給爺爺奶奶磕頭了,免得白天人多,這麼大歲數了,有點不好意思。

等吃完了早飯,才是秋丫這輩分的拉幫結夥走親戚拜年。每次秋丫都會收穫滿滿一兜瓜子、花生還有糖果。

有時候還會意外收到兩條鮮豔的大紅絲綢帶,母親就會給她紮上兩個大大的蝴蝶結。

初一晚上,大家還沉浸在新年的喜慶之中,鄰居王林家兩口子卻吵吵嚷嚷地打了起來。

原來,王林和馬玉芝吃完晚飯都出去串門了,幾個孩子也早已習慣了父母不在家的日子,大的哄小的,餓了找吃的。

馬玉芝過日子邋遢,做完飯滿地都是柴禾,胡亂地堆在灶坑和鍋臺下面。

八歲的大女兒英子到灶膛裡掏火,打算烤粘豆包吃,不小心把柴堆點燃了,順帶棉褲也著了火,撲打了幾下,越撲越旺。

英子心裡害怕,想著把棉褲脫下來,手忙腳亂之際,怎麼也解不開帶肚兜的連體棉褲的扣子了。

喜歡百味人生第一部:失魂風雪夜請大家收藏:百味人生第一部:失魂風雪夜小說網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