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8章

山西,古稱為晉。

山西地勢呈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是典型的為黃土覆蓋的山地高原,地勢東北高西南低。

高原內部起伏不平,河谷縱橫,地貌有山地、丘陵、臺地、平原。

山西地跨黃河、海河兩大水系,河流屬於自產外流型水系。

三晉大地,地處中緯度地帶的內6,屬溫帶大6性季風氣候。

河本大作跟閻老西的關係,東京和南京高層,早就心知肚明。

閻老西出生於sx省五臺縣河邊村,一個以經商為主的小地主家庭。

九歲入私塾,讀過《三字經》等啟蒙讀物與部分四書五經。

14歲輟學,隨父閻書堂(字子明)到五臺縣城內自家開設的吉慶長錢鋪學商,參與放債收息及金融方面的投機。

光緒二十六年,閻老西在一次投機中慘敗,負債累累,父子二人被迫逃往省會太原躲債。

光緒三十年7月,他被官費保送到日本留學,先入東京振武學校學習日語,後入弘前步兵第31聯隊,實習期結束後進入日本6軍士官學校。

期間,民主革命思潮的影響下,閻錫山於光緒三十一年1o月加入中國同盟會,曾會見先總理,並參與制訂了中國同盟會的“南響北應”的戰略決策。

即同盟會在南部各省起義時,須在晉省遙應。

從此,閻老西登上了政治舞臺。

宣統元年,26歲的閻老西日本士官學校畢業回國,任山西6軍小學堂教官、監督。

當年11月,奉召赴京參加6軍部舉辦的留日歸國士官生會試,考列上等(分優上中三等),被賞給6軍步兵科舉人並授予協軍校(相當少尉)的軍銜。

當時6軍部提出新軍協統以下軍官須以學生或帶過新軍者充任,閻老西在幾個月之內即升任山西新軍第四十三協第八十六標教練官與標統(相當於上校團長)。

在此前後,閻老西同其他同盟會會員秘密進行革命活動,把山西新軍的領導權,基本上掌握在同盟會會員和革命同情者的手中。

辛亥革命爆後,在太原的同盟會員密謀響應,但因新軍有槍無彈,未能難。

說來也是搞笑,當時清廷在山西的統治,已經政令不出太原城了,為了防止有人作亂,直接就把新軍的彈藥拉走。

但這也間接的阻擋了,新軍的起義,讓新軍手裡的槍,直接變成了燒火棍。

可一時不給子彈,但不能永遠不給子彈。

這種做法就是揚湯止沸,治標不治本,但當時的巡撫,也只能用這個辦法,儘可能的拖延。

但來到了宣統三年1o月28日,第八十五標奉命出南下平亂,領到了子彈,閻錫山等同盟會會員當即決定起義。

29日晨,該標中國同盟會會員楊彭齡、張煌等宣佈起義,公推管帶姚以價為起義軍總司令。

起義軍攻入城內,殺死山西巡撫6鍾琦,成立軍政府,公推閻錫山為山西都督。

山西爆革命,清廷一片驚恐,立即命令第六鎮統制吳祿貞率部鎮壓。

吳祿貞本嚮往民主革命,先前曾參加過唐才常的自立軍反清起義和華興會的長沙起義,早已是個革命者。

此時準備聯合錫山山西民軍在北方革命,遂邀閻錫山於宣統三年11月4日在娘子關會晤,商定共組“燕晉聯軍”,吳祿貞任大都督兼總司令,閻錫山任副都督兼副總司令。

閻錫山即派兵一營開赴sJZ,與第六鎮官兵共同截斷京漢鐵路,扣留了清政府運往武漢前線的軍用物資,阻止袁世凱入京就任清政府內閣總理大臣,並擬揮師北上推翻清廷。

袁世凱恨之入骨,收買吳祿貞的衛隊長將吳祿貞刺死,“燕晉聯軍”的雄圖遂告失敗。

宣統三年11月15日,清政府改派張錫鑾為山西巡撫,並命曹錕第三鎮進攻山西。

宣統三年12月13日,清軍攻佔娘子關,閻錫山採納中國同盟會會員景梅九的建議,決定分兵南北,繼續戰鬥。

閻錫山率民軍一部北上綏遠,曾攻克包頭、薩拉齊並向歸綏進軍。

副都督溫壽泉率民軍一部南下河東,配合山西民軍攻克運城、絳州並圍攻臨汾,在後方和側背對清政府構成極大威脅。

參加辛亥革命,是閻老西一生中,最光彩的一頁。

宣統三年12月初,南北議和已經開始,袁世凱違約派第三鎮進攻山西民軍。

在大軍壓境之時,閻錫山既懾於袁世凱的威力,又對袁世凱抱有幻想。

遂同意同盟會會員景梅九的建議,致函袁世凱,如果袁世凱能協同軍民,顛覆帝制,然後敷政共和,與民更始,則擁袁世凱為中華民國第一任大總統。

南北議和後,閻錫山由歸綏南返,行至xZ,收到袁世凱不許他繼續前進的電令。

在這種情況下,閻錫山認為袁世凱手中不僅握有重兵,而且將接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整個政治天平已傾斜到袁世凱的一邊。

於是一面請求孫中山給予支援,一面派人向袁世凱表示誠意,又在建都問題上站在孫中山的對立面,贊同袁世凱建都BJ的主張。

袁世凱看到閻錫山不同於其他同盟會會員,遂任命閻錫山為山西都督。

從此,閻錫山即主管山西。

擁袁稱帝與反對護法的相繼失敗,迫使閻錫山接受教訓,奉行三不二要主義。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