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五十三章 回家的麻煩

張四行開始掉頭,可惜這時正如陳納德擔心的那樣,遇到了來自北方的冷風。

不得已張四行只好透過三角翼上面的小燈泡出命令,五架三角翼一起啟動了動機。

幸好一直被風吹得旋轉的螺旋槳葉,使他們不必在戰場上去踩什麼腳蹬動引擎。尤其特殊設計的排煙管起到了消聲器的作用,與後世“炸街”改裝恰恰相反。

根據測試摩托引擎的噪音傳播距離只有不到八十米,在地面看空中五百米只有雄鷹大小的動力三角翼上的聲音,一絲一毫都傳不到地面。

三角翼迎著北風爬升,很快就隨著月亮再度躲進雲層,隱沒在黑暗的天空中。

完成轟炸,張四行向下瞅著,透過步話機底部,

“各小隊確認三角翼數量,保證沒有人被拉在戰場。”

三角翼進行的無聲轟炸,一是夜間尋找目標,其次就是飛行員的迴歸。

至於受到攻擊,沒有雷達的夜晚想找到幾架無聲飛行的三角翼,實在是給日本飛行員出了道無法解決的難題。

如同雙翼機可以憑著盤旋能力對抗單翼機一樣,三角翼的靈活性是飛機不能比擬的。

當收到來自各個小隊隊長的報告時,張四行一直提著的心終於放回肚裡。

二十名飛行員,二十架三角翼一架未少。此刻他們在張四行的帶領下,艱難的迎著北風緩緩爬升。

這又給張四行帶來了另外一分憂慮。

一般來說,日本人不可能認為天空裡像鷹似的東西,會往下扔炸彈。

因為張四行他們在天空實驗時,就透過地面人員的觀察,確定了飛行高度在三百米往上,就很難分辨特意做的與鷹有幾分相似的滑翔翼。

就算他們看到了,也無法一直目視追蹤。

不過一切都建立在推測基礎的判斷,應該不是一個可靠的結果。

因此一脫離戰場,張四行立即聯絡了帶他們回家的轟炸機,前往國土防線的後方。

然後張四行與他的手下,也開始轉身朝著西北方向飛。

這有點類似船帆的搶風航行,不久雙方就到達預定的位置。

然而如同他判斷日本戰機無法找到他們一樣,天空裡那架來接他們的轟炸機同樣沒有找到他們。

儘管二十架鷹翼一起閃爍上面那小小的燈光,但鷹翼本身沒法準確判斷高度,也沒有飛行儀表。

儘管地面那些導航點釋放的,掛在風箏上的汽燈依舊忠實的放出了光芒,但轟炸機與三角翼還是沒有找到對方。

“手電筒,用手電筒晃,我們掠地飛行……”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著急的轟炸機的飛行員,提出一個作死的方案。

儘管心中焦慮,但張四行還是很想拒絕這個作死的想法。這裡是平原地區不假,就算有山不過是一二百米的丘陵,但黑夜裡掠地飛行。

可不掠地飛行,轟炸機的飛行員根本不可能看到三角翼用來聯絡的手電光芒。

唉,在黑夜與飛機聯絡實在太難了,有沒有什麼好辦法,能讓我們自己回去,哪怕走6路也行。

走6路?

在這種日本人不知道會從哪個方向動進攻的戰場上,這不是好的選擇。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