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1章 趙信視察

幹部培訓學院的食堂窗明几淨,鐵製餐盤和後世幾乎一模一樣,是涿縣的工藝,直接鍛壓成型。

趙信到食堂的時候,已經排著長長的隊伍了,眾人看到趙節度使到來,紛紛讓開位置示意趙信先打飯。

“在學校裡大家一視同仁,不應該有人搞特殊化,所以我也一樣,應當和大家共同遵守食堂秩序。”

趙信說完就主動排著隊。

其他教師也不好再說什麼,很快就輪到趙信打菜了。

三菜一湯其中兩個葷菜,色澤金黃軟糯的紅燒肉和一個燉海魚。

廚師給趙信打菜的時候,趙信看著盆子裡的菜問道“每天都是這些菜色嗎?”

“三菜一湯是定下來的,基本上都有海魚,而豬肉一般要和雞鴨肉換著做,素菜和湯都是一些時令的。”

大廚子戴著一個布制的口罩,聲音經過隔絕有些沉。

趙信點點頭,“一定要給學院的師生吃好一點,解決了後勤保障,老師教的盡興,學生學的認真,培訓期一結束,又要回到地方造福咱們范陽百姓。”

趙信隨意找了一個座位坐下,然後開始品嚐食堂大師傅的手藝。

“味道還不錯。”趙信很滿意大師傅的手藝,又問著旁邊同坐的人,“吃得還習慣嗎?”

“味道到還是不錯,就是大米有點少。”邊上坐著的學生明顯的一口南方口音。

趙信認識他,滄縣的原主簿,神龍初年的科舉同進士,論起來還是趙信的前輩,只是家境有些普通,所以才會被吏部分配到范陽。

一干就是十多年,但是卻沒有升遷的機會,但是趙信知道他做事勤勉,所以直接把他掘出來。

趙信嚴肅地問道,“學院的南方人多嗎?”

“不算是很多,只有幾個人。”

在范陽的官員主要以北方人為主,甚至是趙信在私下裡尋找了一些落榜的考生到范陽來。

落榜的考生只能說明荷包不厚實、關係不到位,並不一定說明人家政治水平不高。

當然趙信也是經過私下考察過的。

那人又說道,“咱們這些南方人在北方也是待了許多年頭了,這胃呀,也能適應北方飲食了,所以總體來說問題不大。”

趙信把這些話都記在心頭,又收集了一些其他建議。

在臨走的時候要求學院的管理人員,要適當的照顧南方人的感受,然後就是住的問題,現在已經是秋天了,在冬天來之前一定要把柴火屯足,炕燒得熱熱的。

趙信帶著人沒有回家,而是轉道往涿縣的工廠。

工廠新區裡面有很多的工坊,五花八門,今天檢視的主要是毛紡織廠。

現在毛紡織工廠已經正式啟動,在招收了一些流民之後,人手已經充沛起來。

毛紡織再也不像在明月谷的時候,只停留在研究上。

當然也正是因為有了明月谷幾年的研究經驗,現在的羊毛運送到涿縣之後,能夠最大限度的利用起來。

走進工廠的時候,迎面而來的是一股極其難聞的惡臭味道。

趙信又加了一個口罩,才敢繼續往裡走。

產生惡臭是因為羊毛中帶有養的油脂,羊毛在大池子裡脫脂的時候,那羊羶味就散出來了。

脫出的油脂進行再加工就變成了肥皂了。

這可是商行的進項之一。

現在草原上會收購羊毛的,只有趙氏商行一家,是的,在草原上做生意的商行名字叫做趙氏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