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章 百鍛苗刀白妙音

“天地雖廣,可男兒容身之處唯有刀後三尺。”

“多言無益,你二人挑選趁手兵器比試一番,無需留手,我自會照看。”

朝歌雲夢開學的第一日沒等到國主前來訓話,反而是直接開始了課程。

兵法韜略由不同的人輪番教授,有軍中悍將,有國主的智囊團,也有軍中的糧草官,甚至只是一個馬伕。

而武學師傅就固定了下來,各自寫下善使的兵刃或想要修習的兵刃再每兩人一組分配師傅。

這些教授武學的無不是武學大家,最少也是軍功簿上斬數十人的猛將。

吳王渡就很‘巧’的和那日黑衣紅袍女子白妙音分在了一起。

白妙音先選了偃月刀的實戰版挑刀,吳王渡其實也想選的,無奈只好拿了偃月刀。

一個刀身厚重,全重四十斤,勢大力沉,劈砍下來勢不可擋,但沙場征戰就算了吧,還沒見到敵人,就會累的拿不動。

而挑刀則是真正用於實戰的刀具,柄長五尺,刃長兩尺,闊一寸五分,全重不過七斤。

其實這是一場不甚公平的比試,吳王渡雖平時用偃月刀,但沙場征戰時怎麼可能用這種東西,多半還是要用挑刀一類的。

但白妙音先選了挑刀,吳王渡也沒得選擇。

僅僅三招,白妙音的刀就抵在了吳王渡的胸前。

吳王渡羞紅了臉,怎麼也說不出那句’有本事你讓我也用挑刀’。

還是武學師傅把自己的佩刀扔了過來,吳王渡接下現也是挑刀。

而且一看就是託人單獨打造的,刀鐔上還刻著名字。

兩人在落葉的林間彷彿兩個配合多年的舞者,翻飛著身軀和手中的兵刃。

白妙音力氣差很多,步伐卻更靈活,行如鬼魅,總能躲過吳王渡的招數。

而吳王渡靠著多年練就的氣力不停歇的翻身劈砍,無止境的進攻。

最後一直到兩人都累倒在林間金黃色的銀杏落葉上,也沒人能佔得半分便宜。

武學師傅搖了搖頭,覺得人生很幻滅,兩個十六歲的少年卻讓自己生出了教無可教的想法。

甚至真到了戰場廝殺,勝負猶未可知,後生可畏啊。

彷彿是為了證明什麼,白妙音起身拿起了強弓,武學師傅想要攔下,可三箭矢近乎前後相連般射出。

成品字形釘在吳王渡身後的銀杏樹上,吳王渡驚起了一身冷汗。

這是在開玩笑嗎?一個人怎麼可能在十六歲的年紀,不僅使的一手好刀法,還是個神射。甚至韜略大比還能拿得榜眼。

還好從鄰居王大爺那學的刀術還算有用。

真沒想到跟著廣場上晨練大爺學的刀術竟然能用於實戰,還效果不錯。

其實白妙音已經是輸了,吳王渡看的出來白妙音似乎不會什麼刀術,全靠著身法的輕盈才能次次躲過。

可接下來的幾日,吳王渡備受打擊,原來白妙音根本不會用什麼挑刀。

她最善使的是苗刀此等刀身修長的雙手刀,柳葉刀、雁翎刀這樣的單手刀也頗具造詣。

基本上只要是刀身略彎近乎直刃且修長的刀具都能手到擒來。

武學師傅甚至根本做不到在比試中護住吳王渡。

尤其是開始比試時拔刀出鞘的時候,彷彿有殺氣從中掙脫而出。

往往吳王渡看不清太多的刀術,只能看到一片寒芒,之後就要停手,因為白妙音的刀已經放在了致命之處。

又是一次比試,吳王渡再一次被白妙音變砍為拍擊中腰肋,怕又是一塊淤青。

武學師傅已經適應了身份的轉換,熟練的拿過藥膏給吳王渡塗抹。

吳王渡坐在金黃的落葉上嘶痛不止

“老白,咱下次下手能不能輕點,今晚怕是喝酒都去不了了。”

白妙音也跟著坐下,“老弟,你不行呀,怎麼樣?要不要拜我為師,我把這苗刀雙手刀劍之法教給你。”

吳王渡二話不說拔腿跑了出去,沒多時折返,手中拎著束脩之禮。

芹菜、蓮子、紅豆、紅棗、桂圓、臘肉。

這幾樣東西加起來可不便宜,主要是桂圓,關山國是沒有這種東西的,這都是從西南隔著一箇中州的白玲國快馬加鞭送至。

“我開玩笑的啊,這,這是我家傳的刀術,而且咱倆平輩我怎麼也不能做你師父啊。”

白妙音的碧瞳中閃過一絲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