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2章 雙目失明卻依舊堅守崗位的裁判

場面一度很尷尬,吳王渡看出來國主兩人是想操縱那些大臣演出戲。可這些大臣做的太過了啊,這哪裡是進諫,簡直是在逼迫國主就範。

你讓國主下不來臺了又該如何收場呢?即便國主心裡不氣,可如果就這樣就範,威嚴從此會大打折扣,削弱君權是肯定要的,可這樣做幾乎是把君權給架空了。

洛國主的表情也有些不自然,這不是佯怒啊,這是要真怒了啊。

於閣主向前邁了一步,無數人的心裡都鬆了口氣,洛國主也冷靜了下來,想起來這只是在演戲。

“國主,臣向國主請罪,出了這種事是臣失察,臣有眼無珠。竟不知出了這麼多的貪官汙吏,更不知治下百姓竟有這麼多家破人亡。”

“吳指揮雖行事魯莽,卻有對百姓的一片丹心,不像臣等這群蠅營狗苟之輩,坐在位子上久了就以為天下成平。還以為盛世將至,誰知盛世之下鋪滿了百姓的累累白骨。”

“列位同僚、臣公們,你們看那位少女。面容憔悴,誠惶誠恐,就連剛才走路都有些一瘸一拐,白藕般的手臂上還有淤青,可想而知她受了多少的苦。”

於閣主的話語感染著每個人的心,那股心痛和悲傷讓人眼前一酸。可只有淤青是傷,別的是因為騎馬趕路累得......

“她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子,本該在家裡相夫教子,舉案齊眉,日子雖平淡,卻回味甘甜。她身處賊巢的時候一定也在想會有人來救她吧。”

“不知道列位還記不記得,武人從軍第一天就會背軍紀。而文人在中舉之後,也會先觀政(簡單理解為實習),會站在一起對著天地祖宗立誓。”

“要清廉為官,要愛民如子,要為國主分憂。為官避事平生恥,重任千鈞惟擔當。”

“可我們都沒有做到,因為有汙穢的不止鮫珠一地,若是順著挖下去還不知會有多少人。”

“我們本應該全力相助吳指揮,把那些人都找出來一個個吊死在城牆上拋開他們的胸口看看裡邊是不是黑的,可我們卻在這聲討一位英雄。”

“這位姑娘好不容易遇到了貴人,可我們卻要因為雞皮蒜毛的小事把她最後活著的希望給斷絕。”

“這是我於瑞芝的恥辱,也是列位父母官的恥辱。臣敢請國主暫時擱置吳指揮的罪行,哪怕他罪該萬死,也要先將那些人繩之以法再說此事。”

“每耽誤一刻,就會有百姓淪難啊。”

於閣主抬起頭看著天,淚眼婆娑,清淚在眼眶裡打轉即將掉下。

吳王渡不知道於閣主到底是演戲還是有感而,只覺得自己的血也沸騰起來。

文死諫,武死戰。這才是文人報國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的文武之爭,非要壓倒對方才罷休,更不應該是毫無意義的政治鬥爭與傾軋。

“好,吳指揮,你的事暫且不論,罰俸半年以示懲戒。孤命你率虎賁前衛五千人馬前往捉拿賊人。”

“敕周新為僉都御史,兵部右侍郎,錦衣衛指揮同知,你們三人隨吳指揮一同前往,聽從他的安排。”

“孤許你們二品以下官員先斬後奏,三品以下官員需全力配合,不得有誤。”

內侍把國主的馬刀又拿了出來,這是吳王渡第二次得到關山的尚方寶劍了。

本以為無論做什麼,有國主兩人支援都可以無所顧忌,如今看來還是天真了。

看來古代那些皇帝有時候重用宦官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如果他們做出那些不符合官員利益的事情,就會有無數人勸諫。

如果妄開殺戒就會被說成暴君,甚至那些個文武官員又何嘗不是在家鄉一言九鼎的人物,那些個鄉紳們若是跟著文武官員們造反,皇帝也會頭疼。

宦官是壞,瘋狂的貪戀財富與權力,可有一點,他們不可能做皇帝,而且皇帝倒了,他們也會跟著倒。所以他們才是皇帝手中唯一可以信任的力量。

所以歷史上出了數不勝數的宦官亂政,也許有些史書上被說做昏庸的並不昏庸吧,只是他們做的事不符合朝中官員的利益。

那些哪是父母官啊,分明都是在盯著皇帝的碗搶食吃的米蟲。

關山沒有權貴,這些官員原本也都是普通的百姓,即便這樣他們還會在政治上互相傾軋奪權。看來將來的路還真是不好走啊。

“吳大人,吳大人。”

多虧有人在背後提醒,吳王渡才想起如今是在朝堂,國主正拿著‘尚方寶劍’等自己謝恩。

“臣拜謝國主,定不負國主重託。事不宜遲,臣這就起行。”

吳王渡拿了馬刀,行禮告退,其他三人也跟在吳王渡身後。

“各位大人,不如先各自歸家交代一番,午時去虎賁衛的軍營,在下也要先回家打點一下行裝。”

吳王渡沒有多解釋,那三人也沒多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