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章 開篇一信

言先生

閱讀了nancy農場中老師講述“江湖”的文章後,我初時覺得此前閱讀武俠小說所獲得的形象、體系都“崩塌”了,然而回思隨老師多年來的見聞,我有些明白他一直以來所講論的道理了“一切都是平凡,平凡之中蘊含非凡,將平凡以非凡組合起來做好,就是非凡”——以此成就“絕聖棄智”效果。

具體而言,武藝修習如同所有的技藝一樣,需要經年累月的不斷積攢、反反覆覆的持續練習,只有這樣才能臻達化境,如今我漸漸入室,方才感到正如老師所講,其中沒有炫酷的“神功伎倆”,也沒有所謂的“蓋世豪俠”,只有一個“行社會事的社會人”,他奮鬥的事業以及對“自我”身份的建構,均為社會體系中的一環,這樣的理解才是正確和有意義的,任何一個領域都絕不可圖謀凌駕於社會之上,造成“偶像”的虛妄概念,甚至以此破壞社會的正常秩序。

如此,以個人的艱苦修行達到與社會高度契合的境界,即為“成聖”,以此境界基於某一社會身份,行社會之事,交社會之人,而不自立虛假之臆想或成為眾人臆想的偶像,即為“絕聖”,以社會規則為紅線,不以智巧求私慾,當以品行彰道德,這樣“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即為“棄智”。以絕聖棄智的方式來成就聖者,以成為聖者的方式來達到“絕聖棄智”的效果,兩者是一個過程的兩個方面,相得益彰,相互制約而不偏激。

聽聞“膽怯者”最近在寫篇有關老師的故事,當中的嚴鋒、言笑君、陳小二、尚雲鵬,甚至“老寅客”等諸人,均為社會中的一環,其迷茫與困苦、偏邪與放縱,均是個人的展與社會展相互契合中出現的問題,產生出種種不良的心態、認識和行為,所不同的是,堅持行正路者,終將找到內心所需的答案,行邪路者,必會如煙而逝,杳無蹤跡。

不但個人如此,一個團體也是如此,故事中所述的武林“黑白兩道”在經歷了風雨後,正義的一方雖被摧折殆盡,卻又孕育新生,邪惡的一方雖然一時猖狂,卻最終湮滅無聲。黑白兩道一同所化的灰燼中所孕育的新的意志,引導它的追尋者在與社會契合的道路上探索真理,重新譜寫一段武林新的篇章。在這段故事中,我少年所讀的武俠形象崩解了,但卻尋得了俠之大者的真諦,這也許就是我在溪園之戰中,對老師“大俠客”印象的來源。

再和您說說我們最近的一些趣事。一是溪園中協會大戰之後,經歷了一年多的工作,按照老師的計劃,我們電工房已經開始了對各方的較量、收編,多項計劃開始逐步實施,在這一過程中,我有一個很奇怪的感覺——老師似乎是dc漫畫的擁躉——我們目前努力實行的“母盒”計劃,據老師說為了實踐“統一之力”。何為“統一之力”?

統一的目標標準,統一的表述,統一的作用體分析,以此三者對各類理論、團體進行結構、分析和總結,得出統一的模板報告,由此報告推演事物問題的來源、未來的走向、合宜的策略——我知道這聽起來似乎是個很天真的想法,然而讓我感到驚喜,甚至可怕的是——老師竟然能夠做到,迄今為止“母盒”的力量,沒有一方能夠阻止,它簡單、有效、與現實緊密相連,覺得普普通通卻又在較量中勢不可擋。

例如,武林究竟是什麼?江湖究竟在哪裡?

老師使用“母盒”對此作出的一些簡要解釋武林是社會體系中與“武術”技能相關的一些組織、環境的統稱。該概念所指的物件,與縫紉、餐飲、醫療等等行業的本質並無不同,只是在現代的許多“武俠文學”的描述中,使世人有了一種“錯覺”,似乎武林獨立於社會之外,是一個獨立的世界,其實“武林”並不存在,它只是一個行業而已。

武林的展有兩方面,一是理論必須科學化,具體來講就是語言表述逐步統一,標準必須可操作、可測量,必須認識到武學理論本身只是一個更加宏大的理論體系的一部分,其必須與此更大的理論體系結合並且為之服務,二是團隊必須正軌化,不可以依託“武俠文學”而製造概念類的“偶像”,比如某某神功、某某祖師無敵,另一方面要建立團隊間科學的、穩定的交流機制,比如武藝比試、勝負裁判等等,以此交流機制確保不出現偶像的同時,實現武術行業多元展。

如何實現武林的良好展?以完善“更大的理論體系”來實現對武術理論的完善,以促進社會經濟展的角度來安排武術團體展交流。實現這一目標的具體的方法以及江湖的所在位置,會在故事中逐步講述,這裡我就不“劇透”了。

二是我對“母盒”的一些心得

第一盒是“真理”,指的是一件事物的真實奧妙以及人對其應有的正確認識;

第二盒是“途徑”,也即人之個體及社會追尋真理的方式、途徑;

第三盒是“生活”,指的是人之個體的良好展以及“社會”這一有機生命體的良好進步。

而三者連貫一致的方法,就是使用“無歧義語言”統一表述,“維納定律”來描述展過程,並擁有正確的“三觀”。

對於“母盒”系統,我的感覺是驚喜、可怕,然而一件新的事情讓我感到“恐怖”了,據老師講,“母盒”系統只是從屬於另一個更加宏大的系統——“逆熵方程”,一個能夠為世界找到其存在與展的意義的方程式,為所有的人提供判斷的標準、尋找真理的方向以及對事物的正確解釋,由此引導“萬物歸一”——世間真的有這樣的“理論”……或者說“力量”嗎?我不敢想象。以上就是我最近心裡的一些“糾結疑惑”,希望您能給我些建議。

再說點有趣的吧,我們幾個電工做了幾場“打油詩”遊戲,感受老師為什麼喜歡這專案了——真的是“很盡興”,這裡錄一詩博您一樂,是關於老師在協會的Id號

蓮籽華光照中天,

遊戲人間勤謹仙,

神通無他唯無漏,

智乘真如往來謙。

沈暖陽

2o17年1月28日

喜歡阿坊和他的朋友們請大家收藏阿坊和他的朋友們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