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7章 天帖之爭10

魯霽幾人悄聲討論時,嘉那五郎已再次侃侃而談

“戰火之論,是我從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中所悟,戰爭較量,起源於爭鬥的意志,是信念、生存、貪婪等等‘區域性’要素交織而成的結果,便有俗語‘戰火紛飛’。

但戰爭有正義與非正義之分,具體到個人之內心,則戰火有良性與惡性之差別。

後者指的是由於武者自身修養不足、認識錯誤或性格卑劣,於是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生出邪念、邪心、邪氣、邪行,是作出危及他人安全的暴力犯罪的內因。

而前者指的是武者學武認識正確,有正念、正德、正氣、正意,遇到危害自己、危害他人、危害團隊的行為,作出反擊自衛的正確行動,是高尚、積極的,值得讚揚和鼓勵的。

正如上虞古醫之道,區域性和整體的調節,不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否則最終將是處處失守。

正確的做法應是守正抱一,固本培元,以點帶面,握北斗而制眾星。”

小二此時看了阿坊一眼,阿坊似乎聽得很認真,一直用自動鉛筆在紙上寫寫畫畫,只是神態很滑稽——好像在聽對方小兒咿呀學語一般不屑與無奈,待對方說到“不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時,方才撇撇嘴微微點了點頭。

嘉那五郎接著道“戰火之正邪,能夠決定區域性與整體之和諧與否,而整體與區域性的認識和努力方向,又能夠影響戰火之正邪,因此人生需愛憎分明,愛正義、憎邪惡,立場堅定,守正義,棄邪惡,從而昂揚鬥志,英勇無畏。

為達此效果,我以六律以調和戰火,請諸君參考。

一律思,思者,人對客觀世界、主觀世界的思考認識,凡戰者,百象定思,思定著法,凡養者,百思定象,象定生還,凡樂者,百思定象,象定喜樂,因此在武道修為中,要主動思考,意識到自身不足,需要如何提高,而後針對性地採取方法;

二律欲,指的是本能需求,例如吃喝拉撒睡,分為五層五度,五層指的是人→家→族→國→類,逐層提高,五度指的是常-守稟而常,多-守陽而多,少-守陰而少,-過陽而,缺-過陰而缺,也即透過有層次、有度量的控制慾望而得以提升自我;

三律情,情分真與實,前者有喜、怒、憂、思、悲、恐、驚、愁,後者有親情、友情、愛情、恩情、激情等構成,律情則是對情的正確引導和控制,喜怒哀樂有節制,親友恩愛能適度,若是該喜不喜則精神不振,該怒不怒則易被人欺辱,該殺不殺則致殺者亂殺,因此需妥善控制;

四律性,性分陰、陽、稟,陰者逆、貪、惡、懶等邪性,陽者打、罵、鬧、闖、搶等激性,稟者溫良恭儉讓等善性,武者宜當修為以知稟性,守稟性以制陰陽;

五律行,亦分三者,謔者嫖、賭、坑、蒙、拐、騙、偷,惡者欺、壓、迫、害,善者溫柔、恭順、體貼等等,武者宜當謹言慎行,把持自我,懲惡揚善。

六律鬥,亦分三者,鬥心思者,謀略、算計,鬥武藝者,打防攻守殺,鬥智略者,兵法戎機,武者善用三者,提升自我,鬥爭由高度之理智,上升至高度之節制,而後終達迴歸自然的‘不鬥之鬥’。

長持此六律,則可達內外融合、剛柔並濟、動靜平衡之境界,也即整體與區域性相和諧之狀態。”

結束了論述,嘉那五郎對阿坊道“這就是我對區域性整體之看法,不知閣下以為如何?”

“小二,以為如何?”陳近北問道,說到武術修為,自己這個在桃林武境中修為多年的侄子有言權。

“很新穎,以戰火的角度來論區域性與整體,不但講出了以點帶面的思路和入手的幾個方面,還接通了人間事務與武藝修為的關係,至少我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辯駁。”小二既為聽到高明的論述而高興,又為坊叔如何應對而擔心。

“這可如何是好?”魯霽擔心道“戰火論挺新穎的,不易駁論啊。”

“我也一下想不出來,”吳照海信心十足道“不過你放心吧,師伯必有辦法。”

見嘉那五郎詢問,阿坊笑笑道“我聽說過你的名聲,是一位對上虞武道很熱衷的葦原國武家,我先給你提個建議吧。”

“洗耳恭聽。”嘉那五郎道。“武學之道的研究,先要學習‘奧卡姆剃刀’,秉持這個原則才能創新得有意義,武道是為了讓學習的人更好地使用,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你的論述不過是新瓶裝老酒,除了‘以點帶面’算是認識得比常人較為深入外,其餘皆不必要——不過是武德論的翻版而已。”

此番較量是三局兩勝制,第一場比試已經輸了,這第二場比試便十分重要,若是再輸則可以打道回府了,因此張即飛見狀不妙,插話道“明明是以戰火論區域性與整體,你憑什麼說是武德論的翻版?”

魯霽見張即飛不遵守辯論規則,冷冷對他說道“張館長,比賽規則很明確,除較量之人外,餘人不得插手,你是打算直接出局了嗎?”

張即飛一愣神兒,這才想起魯霽是協會秘書,是雙方公推見證和維護此次較量秩序的人,於是不得不舉手道歉道“是我魯莽了。”

阿坊笑笑道“看來是不服氣啊,那我就說說吧。奧卡姆剃刀的準則很簡單——‘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古傳的武德論已經說明內外的關係了,因此所謂的‘戰火論’實無必要。我將六律總結為一律——律德,仿照你所說的戰火六律的‘造句’,德分有三,天德、地德、人德,又可分為陰德、陽德和稟德,天德為好生、雨露、潤澤之意,地德為孕育、負載、包容之意,人德即生、老、欲之德行,陰德具象妖魔鬼怪,陽德具象賢、神、仙、聖,稟德智信仁勇孝。

人,高在千道,貴在萬德,宜乎踐行陰德,體味陽德,常守稟德。

凡俗者,濟而統之;凡高者,利而治之;凡聖者,智而越之;凡神者,德而順之;凡仙者,道而然之;凡實者,散而收之;凡筋者,柔而得之;凡虛者,主而納之,但凡百象者,陽格陰,陰著陽,故審其陰陽,定其攻守,各執其行。——你看,這幾句說得天花亂墜,實則空無一物。”

喜歡阿坊和他的朋友們請大家收藏阿坊和他的朋友們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