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2章 番外《理想》1

北都市督軍府博物館

沈暖陽:“分兵合擊”結束了,只是當中有些情節我不太明白。“

膽怯者:嗯?

沈:比如為何老師在三位朋友與對方五人較量遇險時,還要拿著攝錄儀而不參戰。

畢竟“暗器”不保險,未必能一定擊中對方啊。

怯:原因很簡單,整個場景要攝錄完全的。

因為在這過程中,保證“嫌疑人”的安全也是工作要求。

如果在此過程中嫌疑人自殘甚至自盡,攝錄儀卻沒有記錄到位,那可就有大麻煩了。

沈:還有這種要求?

怯:是啊,為何阿坊起初不願意參與此事,原因就在於此。

對於阿坊來說,與朋友們夜捕五賊的過程中,是存在巨大風險的。

而這個風險在外人而言是極為容易忽略的,那就是執法過程中的“說不清”。

沈:換句話說,真正能夠威脅到阿坊和他的朋友們,竟然並不是壞人,而是“規則”?

怯:是的,但這也正是規則對權力的束縛。

所以規則並無錯,只是在實際操作中,存在各式各樣的不足所造成的風險。

沈:這個讓我看來“很彆扭”的情節,竟然有這麼深的講究。

怯:其實在這一段中,有許多細節都沒有描述,因為對於一個故事而言,是較為枯燥的。

比如打鬥開始後,攝錄儀很難同時錄清三個方向,因此阿坊的站位和攝錄儀角度的調整,是在不斷變化中的。

沈:警察的確很辛苦。

這段辦理案子的過程,若是能拍個小影片的話,應該會很有意思。

怯:所見略同,我還真嘗試過。

要把小影片拍好的話,得先有個劇本,我曾經閒暇時寫了一個,你給提提意見。

——————————————

理想

人物簡介:

1、雷雨,27歲,法學碩士,一名尚在實習期的警察。

入警之前與好友張廣在一家企業當法律顧問,性格自信,思維邏輯清晰。

設定的原因,會犯的錯誤就因為是實習警察,思考的邏輯模式是因為之前的工作性質。

沒有新入警人員的懵懂,表現出來的是自信與倔強。

2、趙德,33歲,雷雨同事,法學愛好者;

3、張廣:雷雨好友和大學同學;

4、嫌疑人周成:跟隨嫌疑人周彬給匯生公司跑業務,年紀23歲,是周彬的侄子。

5、嫌疑人周彬:匯生公司業務骨幹,重點抓捕物件;36歲,是周成的三伯,也是老王的表弟。

6、受害人老王:受害群眾,是周彬的表哥。性格急躁,蠻橫無理。

7、女警一,挑選外形給人以乾脆利落之感的演員;+

8、女警二,挑選外形給人以文靜優雅之感的演員。+

正文

第一幕

第一場:雷雨的房間中心

畫面:法學家哈羅德伯爾曼的照片與介紹,逐步擴大至全屏,再收攏鏡頭時改為雷雨屋中。

映入鏡頭的是甩棍,考試教材和哈羅德伯爾曼的《法律與宗教》。

接下來是甩出甩棍的鏡頭,主人公在練習甩棍的使用,背景是一件警服。

同步畫外音:法律是維護真理的武器,而作為法學研究生,我的理想就是成為哈羅德伯爾曼那樣一生探索法律意義的人。

今天我要去參加司法考試,與我的新職業一起為後文與張廣的對話作鋪墊,邁出追求理想的堅實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