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6章 大闡約院1

紅日初升,砂楚立於院內,赤裸著上身與雙足,於沙土之上,拳打、肘撞、腳踢、膝擊,動作開始了其幾乎每日的“八體藝術”的練習。

八體藝術堪稱格鬥技術中的極品,一個修為精深的拳師,可以運用四肢八體為武器於俄頃間擊倒對手。

然而作為聞名於世的一門藝術,它又並不是好勇鬥狠、橫練遂兇的“殺人技”而是在其源的國度中,有著輝煌燦爛的歷史。

與其傳統文化有著密切的關係,甚至與古典詩劇和舞蹈藝術都深深交融,是一門獨特、精深和完整的武學體系,也是集合多項優秀美質為一體,融合娛樂、武學、藝術和體育的藝術,是其民族獨有之瑰寶。

八體藝術的具體修為之法,則包含了技藝、氣力、智謀和精神力量的培訓與鍛鍊,逐步提升自我,達至機巧圓通,變化無常的境界,不拘泥於任何武術技法或招數。

“啪!”一聲脆響,三竹俱斷,砂楚隨意的一記踢擊便有如此效果,令一旁觀摩其武藝的三個年輕人十分欽佩。

為了方便砂楚喚名,申宏未為三人起了代號“張三、李四和王五”,張三出自日後武館,李四則是厚望保安,而王五來自於老寅客的“衛隊”,其中張三擅長用學,李四擅長腿法,而王五則是善用刀具。

三人均在各自單位中擔任“副隊長”一職,老寅客如此安排有其用意,因為在接下來的“武會”中,涉及到團隊中的人員選拔和培養,因此初始參與之人,技藝和管理均較為出色方可。

三個年輕人各有所長,然而今日見到砂楚的功夫,無愧“食人鯊”的稱號,於是盡皆拜服。

待砂楚習練完畢坐下休息,張三捧上一杯溫鹽水道:“砂楚先生,您的八體修為真是爐火純青,來此前聽聞中經理介紹,您曾經在漂亮國黑市拳取得過出色的戰績,接下來的訓練還請您多加指點。”

“你們對漂亮國的黑市掌瞭解多少?”砂楚微微一笑問道。

這三人是哈尼什與老寅客商量後給自己派來的助手,因此砂楚不打算浪費時間,而是直入主題,儘快考量清楚三人的本領和悟性,如可用則儘快開展工作,如不可則儘快換人。

張三道:“此前沒有過詳細瞭解,只是聽聞過其中的一些軼事,

好像曾經有個來自上虞國的張姓拳手,據說有記載的戰績為45o餘場全勝,其中24o多場擊斃對手,其臥推力達 11o多公斤,深蹲 5oo多公斤。

傳聞說他技術細膩,滴水不漏,腿法攻擊路線極為豐富,上世紀4o年代以不敗戰績退出拳壇,創造了拳擊史上的神話。”

李四接著道:“還有神秘的黑拳訓練營,比如'黑十字’,據說那是一片遍佈喜蛇和蚊蟲的熱帶叢林,可怕的教練們用近乎殘酷的方式訓練著來自世界各地狂熱的格鬥信徒們。

很多黑市拳高手,如“巨蟒”、“死星”,就是在那裡的訓練中成就一身可怕功夫的。”

王五道:“我瞭解的也基本就是諸如此類吧,其他方面的瞭解我們就是空白了。只是我有兩個自己的'小想法’。”

“哦?是什麼?”砂楚問道,對張三與李四的回答,他並不意外,因為那是一個相對較為閉塞的圈子,外界的流傳,也的確多是軼聞傳說,只是此時王五的“小想法”引起了砂楚的興趣。

王五答道:“一個是為什麼拳手都喜歡用個'綽號’而不是“編號’,就比如那個拳史神話綽號'魔王’。

難道也有咱們上虞國'江湖’的風氣?

第二個是訓練營如何將那麼多優秀人才收集到的呢?”

“問得好。”砂楚心下暗贊,但面上不動聲色,淡然回答道:“我先說第二個問題吧。”

每一個真正的拳手都想成為拳王;每一個真正的教練也都想讓他的拳手成為拳王。

可如何才能訓練出最強的拳手?

黑拳市場中各色各樣的訓練營,難道真的是收攬了最優秀的人才嗎?

其實並不見得。

在黑學的訓練營中,有一條共識--真正優秀的教練不僅能把天賦最優秀的人培養成學王,而且能把天賦最差的人培養成拳王。

原因很簡單,即便在世界範圍內,對於某個行業而言,一流天賦的人往往並不一定在這個行業。

例如善於長跑的人,也許正在零售店擔任售貨員,善於推銷的伶俐人,也許正在圖書館管理書籍,長相十分甜美俊俏的美女,也許正在戰場上廝殺……

如果天賦最好的人和天賦最差的人在相同的環境裡接受相同的訓練,前者肯定會遠遠過後者。

但各行各業,林林總總的現實情況,都說明天賦好的人很可能並不從事格鬥,或是正接受不良的訓練,如果天賦最差的人接受嚴格的訓練,很可能會遠遠過他們。

當今有不少所謂的格鬥術,但練習很長時間有時甚至打不過一個壯漢,也許雙方的天賦相差太大,但如果格鬥訓練本身不能改變這個差異,它就沒有任何價值。

有鑑於此,真正優秀的格鬥訓練不能僅僅指望“得遇良才”,而應成為一條“流水線”,以工業生產的方式,能夠將較差的“毛坯”鍛造成優秀的“成品”。

因此真相很簡單,訓練營並不能保證接收到的一定是“一流天賦”的人,而是具備了對拳手科學的“生產工藝”,它擁有最嚴酷的比賽環境、最實用的格鬥理論和最嚴格的訓練要求。

嚴酷的比賽環境是技術展的動力所在,如果能安全、輕鬆地取得勝利,任何人都不會去研究生死攸關的技術。

只有在真實的格鬥環境下,各種技術才能真正“適者生存“地進化。

如果不是這樣,只能在規則限制下扭曲地展。很多形形色色的格鬥術那些鮮明的“特色”,其實十分可笑。

格鬥只有一個真理,黑色人種的格鬥和黃色人種的不會有任何不同,“特色”只有在規則的限制下才存在,在實戰中是往往沒有價值。

只有實戰中生存的壓力才能激拳手最大的潛能,只有實用的理論才能保證實用的訓練。

任何人的一天都只有24個小時,它對每個拳手都是公平的,因此拳手必須以效率和強度為核心,拋棄一切不實用的訓練專案。

如同自然界的進化,“技術”也在不斷進化,只有最強的技術才能生存。

喜歡阿坊和他的朋友們請大家收藏阿坊和他的朋友們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