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0章 大闡約院5

這段話引起了在場好幾位的共鳴,眾人一時間沉默不語,細細揣摩其意。

半晌後,梁軍開口道:“院主所言真是切中我的痛處。

當年初出江湖,人生道路多多,自覺有無限的可能,但自己卻對前路沒有規劃,只是憑一時心意而行,憑所謂的江湖義氣做事。

結果一失足成千古恨,再要奮起,已是深陷桎梏之中了。

歷經江湖多年,心中總算是有所明悟,大致知曉了好壞,但可惜年歲已長,精力、選擇均已無多,只好於陰溝之中蹉跎歲月了。”

“是啊,人生一局棋,落子不能悔。”尚雲鵬道:“但禍福相依,浪子回頭金不換--回頭就是岸哪。”

“回頭是岸,我願意努力,只是不知可否有一日能臻達間苑,'位列仙班’。”梁軍認真道。

魯霽望向圖中的“閬苑”符號,向梁軍問道:“這閬苑指的是什麼,為何想要到這裡呢?”

梁軍笑笑道:“其實我對上虞古文化了解並不多,只是此前在一個網文中看過。

據說閬苑又名閬風之苑,傳說中在崑崙山之巔,是西王母居住之所,多指神仙居住的地方,我還記得網文裡有幾句詩,不知是從哪裡引用的

'崑崙圃閬風苑,有玉樓十二,玄室九層,右瑤池,左翠水,環以弱水九重。洪濤萬丈,非飆車羽輪不可到,王母所居也。“

閬苑花前是醉鄉,

踏翻王母九霞觴。

十二層城閬苑西,

平時避暑拂虹覓。

雲隨夏後雙龍尾,

風逐周王八駿蹄。

寫得挺有氣勢,我看著很帶感。”

“梁兄所說,正合了閬苑之真意。”陳近北笑道:“上虞古傳仙家之居處,並非是空中殿堂、海市蜃樓。

那裡是需要一步一個腳印,付出無數艱辛之後,終於抵達的所在。

而'無數艱辛’之中,自然也包含'回頭’之難哪。

此處閬苑之真意,便在於為回頭之浪子指方向、鋪道路、供給養。”

“哦?此意大合我們'鹿苑’宗旨,菩提慈悲,度化眾生。”田墨雨聞此,對“閬苑”真意大感興趣。

於是又問道:“這供給養,我們倒是還不需要,指方向,我們也已有方向,只是這'鋪道路’,應該意指具體的修為方法,確欲一觀。”

說著便要點選屏上“閬苑”。

“且慢。”此時梁軍道:“田兄莫急。

這間苑與'三臺’相連,修為之法,或許與這三臺頗有關聯,田兄何不先解三臺之來處,而後一併觀覽?

也於此方寸之間,為大家增添旅遊之樂趣。”

田墨雨聞言,見眾人魯霽和嚴鋒也是點頭,便道:“梁兄所言有理,那我先說說三臺的歷史吧。

上虞古時的臺式建築始於周代,魏武在鄴城所建三臺、特別是銅雀臺,堪稱上虞古代臺式建築的傑作。

鼎足時期,相傳魏武消滅一個主要對手後,夜宿鄴城,半夜見到金光由地而起隔日掘之得銅雀一隻。

一位下屬言道,昔聖人之母夢見玉雀入懷而生聖人,今得銅雀,亦吉祥之光也。”

魏武因此大喜,於是修建了銅雀、玉龍、冰鳳三臺於漳水之畔,彰顯其平定四海之功。

相傳此臺高1o丈,有屋百餘間,歷代名人題詠甚多而名。

他們聚集在銅雀臺,用自己的筆直抒胸襟,慷慨任氣。

抒渴望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也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群眾的悲慘生活,掀起了我國詩歌史上文人創作的一個高潮。

魏武既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又是開一代文風的文學家。

聚集在他身邊的這些文學家被稱為“鄴下文人集團“,他們的聚集是由於魏武對文學的熱愛。

有詩文讚道:

曾於青史見遺文,

今日飄蓬過此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