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五十一章 恩州參戰

坐在堂上座分列李洵、谷瑩、雷鳴三人。

看著跪在堂下臉幾乎都要伏到了地上的洪經天,雷鳴瞪著一雙虎目似乎比起丟了雄關來,這洪文暉反叛還要來的吃驚和不敢置信。

“你......你再給我說一遍,為何你弟弟要背叛我們?說清楚點!”

雷鳴一聲怒吼幾乎將這頭頂上的瓦片都要震落了。

“是啊!雷將軍問你話呢!這......我一直都覺得你們兩兄弟忠心可比日月。而且你們兄弟兩感情篤深,這為何就反目成仇了呢?我都想不明白。”

谷瑩兵力實力雖然都是最弱但是其地位尊崇所以中間的位置由她來坐,當看到眼前這一幕的時候她亦十分不敢相信。

“弟弟他......他背主求榮,為了功名利祿給太滄軍做了內應,放走了殺害我其他弟兄的盧良水......我願提騎兵一千去追他......還請將軍恩准......”

從說第一句話開始洪經天的頭就沒有抬起來過,此時此刻的他只覺得自己當真是沒有顏面去面對上司雷鳴等人更無顏去面對那些死去的人。

“什麼背主求榮,我不相信他是這樣的人,你們兩個都是在我麾下一步步升起來的,我死都不會相信這孩子會......你爹把你們兩個託付給我,現在卻......”

擦了兩滴從眼角溢位來的老淚,雷鳴聲音有些微微顫抖。

“我們恩州不比其他大州,歷代的名將王侯基本就沒出過,可謂是人才凋敝,要武將沒武將要文臣沒文臣......你們兩個都還十分年輕,不光雷將軍我們州牧大人都十分看重,期盼你們將來能有一番作為,為我們恩州爭口氣......唉!”

面對洪經天的決然口氣,谷瑩也十分難過地嘆息道。

“兩位,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洪文暉叛離是事實,我們眼下最要緊的是加緊進兵,各郡兵馬除了留守軍意外我建議都要立刻到雄關,屆時我們聯絡青州兵馬合兵一處殺他個太滄玄木聯軍個人仰馬翻,呵呵呵......我覺得可以給洪經天騎兵隊讓他打先鋒。”

也不知道這個堂上最年長的李洵是故意為之還是想緩解一下氣氛而轉移話題,在聽到這裡的時候他突然開口如此說道。

“李大人!你怎麼能如此說,洪家兄弟為我們出生入死多次,你......”

雷鳴說話向來耿直,一聽到身邊這個多年老友竟然說出這種話,他便忍不住瞪著眼睛大聲質問道。

“我怎麼了?為了一個洪文暉我們這一戰就不打了?沒搞清楚狀況的是你們吧!現在外面各部將領都忙的焦頭爛額我們應該分擔分擔,逃回去的盧良水指不定已經將雄關大敗的訊息傳回去了,人傢什麼時候來攻我們也得做好準備不是?軍國大事還比不上你們的這點兄弟情?要再這麼說洪文暉的事情我看我不用在這裡聽了,老夫我自己提兵去援青州。”

一番話說得雷鳴和谷瑩都有些不好意,說到底老謀深算不愧是老謀深算,想問題也比其他年輕一輩要透徹深刻最重要的是經歷足夠多的風浪後能冷靜面對一切。

“老哥說的對......我們都太在乎洪家兄弟了這才有點迷失了,不管怎麼樣等州牧的信一到我們就兵出雄關,到時候洪經天你當先鋒!下去吧!”

沉思了良久,雷鳴當即一拍腦門板著一張臉朝堂下不敢抬頭的洪經天高聲說道。

“末將領命!”

聽到雷鳴的這句話,洪經天這才抬起頭來,單膝跪地,回答後轉身離去。

“將軍,各郡兵馬已經到關外。”

幾人正在說話間,門外進來一小卒稟告道。

“哦?各郡都來了多少兵馬?”

雷鳴聞言大喜,遂問道。

“據各郡呈報,惪州都尉領兵一萬,長巨都尉領兵一萬、恩州兩兵司各領兵五千、武君太守領兵三千、趙莊太守領兵三千、暮河總兵領兵一千,再加上我軍本部兵馬一萬五千以及良郡的兩萬兵馬共七萬餘人,其中馬車五千三百二十一乘,各部糧草合計三十萬石(dan)......”

“報!將軍,州牧信使到。”

正在聽部下點將報告的三人這時候又聽到門外傳來部下的通報。

雷鳴三人聽聞瞬間同時站起。

“最關鍵的終於到了!”

“哈哈哈......小樣子的太滄軍,竟敢侵我國土!這次要讓他們有來無回!”

“最重要的是解了青州之圍我恩州也會得保無恙。”

三人心態表情各不相同,谷瑩終於鬆了一口氣,她還真的害怕自己那個做事優柔寡斷的丈夫會為了出兵與否想個三天三夜呢!到時候恐怕他這州牧也要做到頭了,正所謂盛世民心所向是治理地方的關鍵,亂世則是看軍心所向,特別是現在這種到處烽火的時候,手底下的兵馬是否還能聽命於自己那是關鍵所在。

同時,谷瑩也明白了,此時她和自己丈夫的兵馬根本就沒法跟這些強大的太守郡守相比,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亦只能是順應局勢了。

雷鳴是個戰將,自從他知道西邊戰事以來就沒有一天沒想去參戰的,無奈恩州和其他州城不同並非軍力強大的州城,要出戰就得考慮戰敗的後果,而這個後果就是恩州人才凋敝這一仗假如輸了他們的家底都得搭上。

不過就算如此,雷鳴雷家世代為將,國家有難武將豈能苟且偏安,就是抱著這麼一個想法,他和良郡太守李洵一拍即合,計劃出兵。

和這兩人相比,老將李洵就顯得更為深謀遠慮,他原本出身青州,早年隨父兄來良郡做生意,憑著李家那豐厚的底子,李氏父子很快就在良郡站穩了腳跟,隨著生意越做越大李氏的家資也越來越豐厚,有那麼幾年良郡大旱李氏拿出幾乎所有家產才讓郡城民眾度過難關,感於李家恩情良郡人遂將李氏父子推上太守寶座,子承父業李洵六十歲治理良郡三十年。

在當上良郡太守後主事的三十年裡,他為解決良郡的水問題他下令廣修水利引濉河三道支流入境,自此良郡再無旱災,在百姓安居樂業的同時良郡的財力物力人力也逐年增長,到現在良郡的綜合實力已經遠其他州郡。

迎接州牧信使進來,雷鳴立刻問道“賈州牧信中說什麼了?是不是讓我們立刻出兵!?”

看了一眼面前的三個人,信使恭敬答道“恩州牧有令,點起兵馬,馳援青州。”

短短的一句話,三人聽在耳朵裡頓時興奮莫名。

“州牧大人這裡有親筆信,這是李洵大人的,這是雷鳴將軍的。”

說著,這信使又從自己懷裡將蓋有州牧列印的信件一一交到兩人手裡。

“信上怎麼說?”

谷瑩此時也猜不透這信裡的內容遂朝兩人問道。

“這是委任狀,州牧大人讓老夫統領兵馬任恩州兵馬大將軍領兵出雄關攻打來犯之敵。”

李洵看完信後見其放到谷瑩手中。

“我這也是委任狀,我為副將。”

雷鳴這時也讀完了信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