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回北遼兵進江南地 烈虎馳援龍虎關

詩曰:

自古君臣共治世,二者品格最為重。

君昏臣賢難預料,天下盛衰齊參半。

君暗臣奸九州悲,社稷灰暗黎民苦。

君明臣賢江山幸,乾坤清朗百姓悅。

盛衰興亡自古輪迴。主上昏庸,臣子奸惡往往造成山河破碎,水深火熱之亂世。唯有君王賢德愛民,親賢遠奸,臣子志慮忠純、賢明有才方能救民於水火,光復舊日河山開創四海昇平之盛世。在下這部書將為諸君帶來一段忠臣良將、有道明君齊心協力光復河山,中興王朝的故事,現在且從頭說起。

且說大齊雄踞中原十三州已有多年,歷經六帝傳至齊安宗範元。那安宗自登基以來,花天酒地,昏庸無道,寵信奸臣,貶黜忠良。此時大齊奸臣當道,懸稱賣官,忠良無立足之地,朝堂一片黑暗。大齊太平多年,久無戰事,武備鬆弛,軍無戰心,邊關空虛。

北方草原有國北遼,軍力強盛,鐵騎名震天下。北遼皇帝耶律基英雄無敵曾征服六國三川許多地方。耶律基野心勃勃每每幻想中原花花世界,天朝上國。

十五年前,他見大齊君暗臣奸,兵無鬥志,趁勢派數十萬精兵南下謀取中原。久離戰場的齊軍遠非北遼精兵敵手,無數軍隊一觸即潰,望風而逃。遼軍一舉攻破大齊都城天寧,鐵蹄席捲江北七州。大齊被迫遷都安陵退守江南並向北遼俯稱臣方倖免亡國之禍。

從此中原山河破碎,齊遼兩國衝突不斷。江北大地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江南大地盜匪,叛軍四起,百姓生在水深火熱之中,可謂天下大亂。大齊朝廷雖懦弱無為,俯稱臣但民間抗遼之星火十餘年來從未斷絕。

大齊順天三年,北遼悍然撕毀和約動了第二次南侵。北遼兵馬大元帥耶律武親率三十萬精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渡過蒼龍江,一路勢如破竹連下數城,先頭部隊兵鋒直指大齊江防重鎮龍虎關,大齊江防一線岌岌可危。

“殺啊!衝啊!快上城牆!”“衝啊!放箭!滾木礌石準備!”龍虎關城下戰火瀰漫,喊殺連天,遼軍對龍虎關動了第五次攻城戰。頭戴皮帽,身穿胡服或輕甲手持彎刀盾牌的北遼士兵踩著雲梯奮力登城一心想著早日佔領龍虎關建立無數軍功。無數全身戎裝,盔明甲亮,手持長槍大刀或弓箭的大齊邊軍士兵守在城頭。

城頭的大齊守軍頻頻開弓放箭,射死了大批正在登城的遼軍。同時無數的滾木礌石從城頭傾瀉而下,不可計數的遼軍士兵葬身於一陣陣的石木暴雨之下。齊遼兩國士兵都在奮勇拼殺,反覆拉鋸、城頭、城下堆滿了兩軍士兵的屍體,雙方陷入了僵持狀態。

城頭上,數名武將盔明甲亮立於城頭督戰。正當中站著一位金盔金甲腰懸寶劍的老將軍。此人乃是大齊順州邊軍大帥雙槍大將雷山,此番雷老元帥親自坐鎮龍虎關指揮齊軍對抗遼軍。此時,老元帥手提一對槍尖滿是鮮血的金槍,殺氣騰騰地立於城頭。老元帥身先士卒接連殺死了幾十名僥倖登上城頭的遼軍,率軍將遼軍兩次趕下城頭,大大鼓舞了守軍計程車氣。

“報!”一名士卒跑來向老帥稟報,“啟稟大帥,我們打退了遼軍三次進攻現在兩軍僵持,但我軍連日作戰精力不足戰力下降,請令定奪!”“傳令,將精銳士卒分為幾隊,輪番守城,以保證守城軍兵戰力充足。另外若有援軍到來報我知。”“是!”士卒很快將老帥命令傳下,齊軍隨之做好了部署。

城下,遼軍陣中一杆認標旗下有一匹黑馬。馬上端坐一員銅盔鐵甲手提大刀的大將。此人立馬橫刀立於旗下,兩眼緊盯著攻城的遼軍,臉上露出焦急之色。他乃是遼軍十萬先頭部隊的主將北遼副帥沙裡金。此人貪功心切率先頭部隊一路急行軍想長驅直入直搗安陵,故此將後續部隊遠遠地甩開,孤軍深入來到龍虎關城下,已經在此鏖戰了一個月,連續動了五次攻城戰都沒能開啟龍虎關。

今天是第六次攻城戰,沙裡金下了血本定要一舉拿下龍虎關。“啟稟副帥,我軍三次進攻都被大齊朝的南蠻打退,現在兩軍正在僵持,但我軍傷亡甚大,請令定奪!”“啊,氣煞我也!”聽了遼兵的報告,沙裡金火冒三丈,把大刀一舉怒吼道“命令士兵不惜一切代價四面加緊攻城,最先入城者,賞黃金千兩官升三級!”

常言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隨著新的命令傳下,遼軍鬥志更加高昂,一個個瞪著通紅的充滿著慾望的雙眼,不要命地往城頭上爬。守城的齊軍殺死一層遼軍,遼軍又上來一層,源源不斷彷彿永無止境。

漸漸地,齊軍有些守不住了,不少的遼軍再次爬上城頭,許多齊軍拼盡最後一絲力氣將遼軍趕下城頭,好幾次城頭都幾乎失守。

看著一名名邊軍士兵陣亡,雷老元帥心如刀絞。他問左右:“可有援軍到來?”“回稟大帥,並無援軍!”雷老元帥長嘆一聲道:“唉!難道今日真是城破人亡之日嗎?看來老夫今日要為國盡忠了!”城頭上的將士們高喊:“我等誓死追隨元帥,誓殺遼賊,為國盡忠!”雷老元帥緊握雙槍,其餘將士各執刀槍,誓要與城池共存亡。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按下龍虎關激烈的攻防戰暫且不提,單說遼軍連營外的大道上,遠遠地有一支兵馬向遼營殺來。這是一支約有一萬兩千餘人的精兵,騎兵在前,步兵在後,弓箭手在兩翼,人人盔明甲亮,器械整齊,威風凜凜煞氣沖天。

隊前打著抗遼保國兩面大旗,正當中打著一面素羅緞的大纛旗,上寫烈虎義軍四個大字。旗腳下並排跑著十匹戰馬,馬上端坐十員大將。

正當中有一匹閃電白龍駒,馬上之人夜明盔,龍鱗甲,百花袍,手提一杆八寶陀龍槍(此槍長一丈有餘,整條槍呈龍形,槍桿為龍身銀光閃閃,槍頭為龍,槍尖為龍舌鋒芒利刃,槍纂為龍尾。此槍從頭至尾鑲有寶珠八顆,故有八寶之名。但趙忠手中此槍槍頭兩側龍目處卻黯淡無光不知何故。),一團的銳氣。此人乃是烈虎軍的大領銀甲槍仙趙忠。

左上一匹黃驃馬上有一黃臉大將,麒麟盔、麒麟甲,綠羅袍,手持一杆三尖兩刃盤龍槍,威風凜凜,乃是烈虎軍二領金臂二郎趙義。右上一將銅盔銅甲藍戰袍,跨下菊花青掌中描金畫杆戟,乃是烈虎軍三領神戟大將趙勇。

右下一將一身烏金盔甲,皂羅袍,跨下烏騅馬,掌中一對乾坤斧乃是烈虎軍四領金斧天王趙猛。在四匹戰馬的周圍還有六員大將(那六人:飛雲劍客雲華,雙鞭將吳軒,寶刀將李翔,鐵斧太保鍾琦,今世桓侯將劉義,雙鉤將江天)個個盔甲鮮明,威風凜凜。

這支兵馬一路疾馳很快來到遼軍大營前的一座土坡上。這時前方的哨騎來報:“報,各位領前方已到北遼連營,現在遼軍大部已前往前線參加攻城戰,營內空虛請令定奪!”趙忠聞報,把寶槍一擺道:“眾位兄弟,趁著遼軍大營空虛,我等闖營報號去解龍虎關之圍,兵分五路隨我誅殺遼賊!”“領命!”眾將齊聲應和,隨後五路兵馬衝下土坡,搖旗吶喊直奔遼營殺去。

欲知烈虎義軍如何闖營報號以解龍虎之圍,且聽下回分解。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