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二回陰險狡詐北遼用伏兵 料敵先決邊軍反襲擊

書接上回,上回書正說到,趙忠與石磊大戰了一天一夜,趙忠憑藉恩師所授的連珠箭之法最終將石磊一箭射傷贏得了最後的勝利。齊軍勝了三局奪得了鬥將的最終勝利。

本以為石磊會信守承諾交納降書順表,卻不料石磊卻當場毀約還要與齊軍再度交戰。於是,兩方人馬各自列陣衝殺,兩下混戰在一起,青龍坡前又是掀起了一場大戰,戰火再度燃燒。

“殺呀,衝啊!”“叮叮噹噹!”“呃啊!”“唏溜溜!”青龍坡前殺聲四起,人喊馬嘶,各種兵刃撞擊聲不絕於耳。齊遼雙方各自出兵一萬在青龍坡前展開大戰。雙方軍卒各持刀槍捉對廝殺。

青龍坡前雙方數萬軍卒皆是在拼命廝殺,不時有著軍卒倒在血泊之中。戰場之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可謂慘烈無比。不過從整體情況來看,似乎齊軍更佔上風。

這回石磊帶出來的一萬遼軍皆為精銳鐵騎,每一人都是精通騎戰的勇士戰力十分強悍,而老元帥雷山所領的一萬人馬則是一支馬步軍混合隊伍,且以步卒居多。按理說來,這場仗的勝利天平更偏向北遼軍,而齊軍的勝算則是要小上許多。

有人不禁要問了,你這不是胡扯嗎?照你這麼說,齊軍是必敗無疑哪還有佔據上風的可能?其實,這裡面還有其他的一些因素。書中交代,北遼軍的鐵騎的確有著很大優勢,若是平常情況,齊軍想要戰勝遼軍鐵騎的確很難辦到

但此番石磊與趙忠狠鬥了一天一夜,最終石磊敗下陣來。常言道,將是兵之膽,兵是將之威。主帥這一敗陣,北遼軍計程車氣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反觀齊軍則不然,一眾齊軍士卒見趙忠終於戰勝勁敵,頓時士氣高昂,精神振奮。在這士氣方面,齊軍先壓了北遼軍一頭,這是一。

二一個,老元帥雷山和軍師張清辭足智多謀,考慮十分周到。他們二位已然料到北遼軍定會仗著自己的騎兵優勢憑藉鐵騎與齊軍交鋒。若不有所準備,必定會吃大虧損兵折將。

因此,雷老元帥下令,讓一萬大軍裡的七千餘步卒皆攜帶大盾,穿鐵甲,組成一座很是厚實的拒馬陣用以抵擋北遼騎兵的正面衝擊。而剩下的三千餘邊軍騎兵則佈置在大陣的兩側用來進行機動進攻騷擾北遼軍。

你還真別說,老元帥的這一招倒還真是高明。無論北遼騎兵如何衝鋒廝殺就是破不了齊軍的那座拒馬陣。而且齊軍前排的一些身強力壯的精銳步卒皆是力大之人,他們每人手中都提著一把大斧,北遼騎兵衝到陣前,有著不少軍卒被他們砍翻了戰馬,掉下馬來死於非命。再加上三千多順州邊騎用弓箭不斷射箭襲擾,不少遼軍死於箭雨之下。

北遼軍在士氣上本就比不得齊軍,如今進攻又不斷受挫,死傷無數,自然就落入了下風。齊軍趁勢奮勇廝殺,北遼軍被打得是節節敗退。

早有數名遼軍小校渾身血染,跌跌撞撞跑到石磊馬前,單腿點地向上稟報:“啟稟大帥,齊軍防守嚴密,我軍騎兵連續進攻數次皆被他們的拒馬陣擋下,還折損了許多人馬。同時齊軍派出了數千弓騎騷擾我軍,我軍損失慘重,還請元帥想對策!”

石磊端坐在戰馬的背上,雙手拉著戰馬的韁繩一隻肩膀上饞了好幾圈的布條子把傷口包住,青龍戟則掛在戰馬的得勝鉤上。石磊騎著馬正在門旗之下督戰,聽聞幾名小校的稟報,頓時氣得臉色青:“哼!看來南蠻也是早有準備。

傳我軍令,擊鼓鳴號讓大營內的其餘人馬6續出動增援戰場,我就不信憑他區區幾千人組成的拒馬陣能擋住我大遼數十萬精銳鐵騎!”

兵隨將令草隨風,兩旁的軍卒聽聞大帥令,有的依令擊鼓,還有幾名軍卒吹起了牛角號。

“咚咚咚!”“嘟嘟嘟!”一時間,遼軍大陣中鼓號齊鳴。緊接著,就見高坡之上北遼營盤寨門大開,無數騎卒如潮水般殺出營門,衝下高坡,加入戰場向齊軍衝殺而去。

齊軍的拒馬陣雖然攻守兼備,堅如磐石,但畢竟人少,面對鋪天蓋地殺來的北遼軍大隊人馬,一時間竟有些招架不住。

雷老元帥見北遼軍援軍出動,卷地而來,不由得微微一陣冷笑:“番兵欺我邊軍無人!傳本帥將令,大軍迎擊!”說著,雷老元帥把掌中雙槍一擺,出號令。

緊接著,齊軍陣中也是鼓聲大作。隨後,齊軍大營寨門開放,無數軍卒蜂擁殺出,十萬大軍也是傾巢而出加入了戰場,與遼軍展開廝殺。齊遼兩方人馬再次混戰在一起。

兩人馬統共有三四十萬人在青龍坡這片開闊地上展開了一場大戰。雙方軍卒各自揮刀挺槍奮力廝殺。北遼騎兵們皆穿胡服,佩胸甲,手持長槍或彎刀向齊軍衝殺而去。

齊軍的騎兵也不甘示弱,他們身披輕甲,手中緊握長槍,有的還拿著一面藤牌。紛紛縱馬前衝,迎戰遼軍。長槍前刺殺敵,藤牌擋槍護身,攻守兼備,進退有度和遼軍鐵騎打得有來有回。

雙方的步卒也各持兵器展開交手,弓弩手們也各自交鋒,戰場上殺聲震天,血肉橫飛好不慘烈。遼軍雖然人數佔優,但齊軍勇猛異常,個個以一當十,銳不可當,一時間戰場再次陷入膠著狀態。

石磊在門旗之下見己方人馬已然傾巢出動但依舊奈何不了順州邊軍,心裡不由得又急又怒。石磊心中暗想:“如今敵我雙方皆已傾巢出動展開混戰。此時若出一支奇兵直插齊軍大陣,定可取勝。”想到這,石磊對一旁的一名軍卒道:“響箭令!”

那名軍卒聞言連忙取下彎弓抽出一支響箭,朝天射了一箭。只聽吱嘍一聲,響箭升空,聲音傳出多遠。在疆場上廝殺的眾軍卒皆為之一靜,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是怎麼回事?

眾人正在納悶的時候,就覺得大地一陣顫抖,有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兩方將士循聲望去,就見一支近萬人的鐵騎從南坡的後面殺出直插齊軍大陣。這支鐵騎打著大遼旗號,人人手持長槍如尖刀一般向齊軍大陣殺去。

那位說,這支兵馬哪裡來的?書中代言,石磊為人十分狡詐,從頭到尾都沒想著遵守約定。開戰前,他暗地裡命令手下大將哈同文率領一萬鐵騎悄悄在青龍坡的南面埋伏。要是北遼鬥將失敗,則以響箭為號,響箭升空,哈同文迅率軍偷襲齊軍打他個措手不及。

石磊見雙方皆已全力以赴,但戰事仍然膠著,這才命人響箭出動這一支伏兵偷襲齊軍中軍想以此破局。

且說哈同文領著一萬鐵騎吶喊一聲殺向齊軍的中軍大陣。齊軍的大部人馬都在前頭和北遼軍混戰,中軍只有少數精銳想要擋住這支鐵騎是勢必登天。

眾將見遼軍鐵騎殺來,紛紛大怒:“遼狗真是欺人太甚,大帥快走,我等留下斷後。”眾將心知遼軍勢大難敵,紛紛勸老帥先行撤退。

不料老帥紋絲未動,反而與一旁的軍師張清辭對視一眼,二人皆面露微笑。眾將一看,全都愣了。趙猛著急地老嚷嚷道:“大帥,遼軍勢大我們還是快撤吧。”

張清辭把鐵扇一搖:“諸位將軍莫急,在下以性命擔保遼軍絕對攻不破我中軍。”

眾將聽了都半信半疑。眾人見勸不動元帥只得緊握兵刃在門旗之下嚴陣以待。

遼軍一萬精騎一路疾行直插中軍,守衛中軍的一眾精兵紛紛放箭抵擋但大多都被遼軍鐵騎擋下。這一萬騎兵離著齊軍中軍是越來越近。

正衝鋒間,一眾遼軍鐵騎只覺得跨下戰馬腿一軟,似乎踩空了什。緊接著,撲通撲通連人帶馬掉進了陷馬坑中。這陷馬坑中佈滿了竹刺和鐵蒺藜,寒光閃閃。掉下去身上絕對會有三五個窟窿是必死無疑。

遼軍這一萬騎是一個也沒跑了,全都被穿了蛤蟆是全軍覆沒。陷馬坑周圍是血流成河。

齊軍眾將士是見此情景是又驚又喜,紛紛拍手叫好。雷老元帥看了張清辭一眼:“軍師果然神機妙算。”原來,這一切都是張清辭所佈置的。他早已料到遼軍會用騎兵偷襲中軍,因此連夜命人在中軍四周圍挖好了無數陷馬坑,這才使得遼軍偷襲計劃破了產。齊軍眾將士聽了連連稱讚軍師足智多謀。

早有人將這一切稟報給了石磊:“啟稟大帥,齊軍早有準備,佈下了眾多陷坑,哈同文將軍及麾下一萬騎兵都掉入陷馬坑中全軍覆沒,無一生還!”

“啊,氣煞我也!”石磊氣得暴跳如雷:“南蠻詭計多端傷我無數兵馬,真是豈有此理。三軍兒郎隨本帥殺盡南蠻,活捉雷山!”說著,石磊不顧傷痛,提戟縱馬就要親自陷陣。

就在這時,又有軍卒跑來報告,結結巴巴,語氣顫抖:“大帥,大事不好......營寨......出事了!”

“啊!”石磊聞言又是一驚,忙回頭一看。這一看不要緊,就見山坡上的大營是火光沖天,屍橫遍野。一面齊軍大旗高高飄揚,無數齊軍士卒手持刀槍列陣在大營周圍。大營早已落入齊軍之手。一名鐵盔鐵甲,黑馬長槍的大將在高坡上高喊:“遼狗們聽著,爾等後路已斷,投降!”

石磊見此情景是臉色大變,在馬上大叫一聲翻身落馬。這正是:“北番自詡妙計無雙,豈料清辭更勝一籌。”

欲知石磊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