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五章 瘋狂的想法

林鵬一字一句地道“我認為,應該考慮為殲轟七a戰機,換上更好的無附面隔層進氣道!”

唐佔文一聽,猛然的就站了起來,他震驚得無以復加,林鵬這個想法,不是大膽,而是太大膽了。

無附面隔層進氣道,作為飛機總設計師的唐佔文,怎麼能不清楚,國內相關研究的進展和具體情況,他都知道,但是現在國內關於dsi進氣道的研製,還只是處在理論研究階段,而且是純理論,沒有具體的計算和試驗。

要想在殲轟七a戰機上面,使用這種先進的進氣道,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至少在短時間內還沒有希望的。

唐佔文甚至都有點開始懷疑,林鵬是不是因為自己誇了他幾句,自信心就膨脹了!

現在殲轟七a還有一大堆的問題沒有整利索,又想改dsi進氣道,這簡直就是太瘋狂了!

唐佔文看著林鵬,語重心長地道“小林啊,有想法是好事,但是也要考慮實際情況啊,不能太離譜,脫離了現實,那就叫做妄想。你說的無附面隔層進氣道,好是好,但是咱們國內的研究也是剛剛開始,還處在純理論研究階段,世界上僅僅只有m國的f35閃電戰鬥機採用了這種設計,可是m國人又不會把設計引數給我們,你說這個想法現實嗎?”

林鵬也站了起來,無比嚴肅認真地看著唐佔文總師道“唐總師,我知道您會有這樣的反應,其實任何一個飛機設計師,聽到這個瘋狂的想法,認為不切實際,都是很正常的。只是,我並不是信口胡說,而是有一定的把握,我才會這麼說。”

無附面隔層進氣道,又叫做鼓包進氣道或者是蚌式進氣道,因為它的外形就像是一個河蚌,裡面有一個突出的鼓包。中國的飛機設計師們,在殲二零戰鬥機上面,還實現了可調式dsi進氣道,這又比m國的f35閃電戰鬥機進了一步。

因為可調式dsi進氣道,可以像二元可調進氣道一樣,對進氣量和流場進行調節,以滿足更大度範圍的動機進氣。不像f35閃電戰鬥機,其dsi進氣道,只在比較小的範圍內有較好的進氣效率,一旦過範圍,進氣效率就急劇下降,這也是導致f35閃電戰鬥機,最大度只有1.6馬赫的重要原因。

所以林鵬的想法,不僅僅是瘋狂,而且是無比的瘋狂,因為他還想在殲轟七a上面實現可調式dsi進氣道呢!

當然也不是一步到位,還是要先搞不可調式,再進一步到可調式。

一旦成功了,殲轟七a就將成為國內第一種採用dsi進氣道的戰機,當然了,它肯定會比f35戰鬥機先服役,也會比採用dsi進氣道的梟龍戰鬥機先服役。

只不過一旦採用這種設計,有很多已經完成的設計,都要推倒重來,甚至還要做不少的風洞試驗。

或許那就不能叫殲轟七a,而應該叫殲轟七b了。現在的殲轟七a可以按照計劃的節點完成它的試飛,並少量裝備部隊,也並不影響採用dsi進氣道的改進。

這下唐佔文更震驚了,他瞪大了眼睛,看著林鵬道“你確定不是在跟我開玩笑?小林啊,這種事兒可開不得玩笑,一旦報上去了,如果出了問題,那咱們都是要承擔責任的!”

林鵬一字一句地道“唐總師,我沒有開玩笑!我是認真的。您也不要把dsi進氣道想得太複雜了,事實上它也並不算有多複雜,我對我們六零三所,有信心,只要立項了,我保證可以完成這個專案!”

唐佔文道“保證?你拿什麼保證?就算我相信你,可上面會相信嗎?進氣道的設計,對戰鬥機來說太重要了,戰機在不同的高度、度和姿態來飛行需要不同的進氣量進行燃燒,必須和動機有緊密的配合才能得到最佳的燃燒效率,它直接影響飛機的動力,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搞不好甚至會造成動機空中停車。為什麼我們採用現在這種比較保守甚至可以說是落後的固定式進氣道設計?就是因為風險太大了!”

林鵬大聲道“唐總師,我向您保證,只要您給我這個機會,我一定能在一年之內,把這個無附面隔層進氣道搞定!如果不能完成這個任務,我任您處置!”

現在,林鵬不得不用立軍令狀的辦法來讓唐佔文總師相信他了。

看著林鵬一臉自信的樣子,唐佔文總師也有些動搖了,他不知道這是林鵬初生牛犢不怕虎呢,還是他真的有把握,畢竟要讓他這個總師陪著這個年輕人一起冒險幹這麼瘋狂的事兒,那簡直就是在下一個巨大的賭注,如果輸了,他這個總師估計也就當到頭了,甚至以後都很難再起來。

可是在唐佔文總師心裡面,其實也是住著一個冒險王的,對於殲轟七a的設計,他自己也有不滿意的地方,當初他們也是搞了幾個方案的,其中一個設計方案,也是非常瘋狂和大膽的,但最終還是考慮到其中的風險太大,所以才採用了現在這種設計方案。

唐佔文驚訝地看著林鵬道“你,你當真確定?不得不說,你把我內心的瘋狂也引出來了,也罷,我就拼著犯錯的風險,也跟著瘋狂一把!你回去寫一份詳細的報告,我會盡快向上級彙報!”

林鵬見唐總師終於同意了,內心激動得快要瘋了!蚌式進氣道啊,殲轟七這款生得有點晚的戰機,或許將迎來它更加輝煌的機生!

不管怎麼說,作為一名飛機設計師,前世的時候,當林鵬看到越來越多的殲十一和殲十六裝備部隊,而殲轟七b這樣一款完全自主設計的戰機,卻黯然下馬的時候,他的內心,其實是充滿了悲傷的。

雖然說殲十一系列和殲十六系列戰鬥機,也是自主設計生產的,但它始終還是以蘇二七系列戰鬥機為藍本設計的,甚至在外觀上,沒有多大的區別,這也是因為別人設計的飛機,中國的設計師想要改變它的氣動外形,是很困難的風險也是相當大的。

再加上蘇二七系列戰鬥機的氣動設計本來就很優秀了,改動的必要性就不大了。

喜歡航空崛起請大家收藏航空崛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