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七十九章 沈霍伊第二個方案竟然是拍扁了的蘇34

當然如果是考慮到主要遂行隱身打擊作戰,外掛並不是太重要,也沒有什麼問題。

這一次六零一所,還帶來了一個方案,也就是說他們一家有兩個方案。

而六零一所的第二個方案展示在與會人員眼前時,大家都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因為這第二個方案,看起來就像拍扁了的蘇34戰鬥轟炸機!

因此這也是一架三面翼氣動佈局的殲擊轟炸機,但是由於它拍扁了,再加上一些隱身的設計,所以看起來倒像是一架隱身飛機。

林鵬一看,便想起了後來網路上流傳的殲十七戰鬥機,這種傳說中的戰鬥機,正是六零一所研究過的一種,不過後來空軍採購了殲十六戰鬥機,當時這種類似於蘇34戰鬥轟炸機的方案也是做過風洞試驗的。

六零一所,一直在跟蹤毛子蘇27系列衍生型號的國產化工作,並進行了大量的改進,殲十六戰鬥機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可以說殲十六戰鬥機比它的原型蘇3o戰鬥機更加的優秀,作戰效能提高了兩倍不止。

現在六零一所的第二個方案,應該就是追蹤毛子蘇34戰鬥機設計出來的,不過採用了隱身化的設計,倒是有一點像蘇34與後來的蘇57戰鬥機結合體。

黎天總師洪聲道“這是我所第二個設計方案,它還是採用了三面翼氣動佈局,但是它採用的是並列雙座,採用了大邊條翼,小鴨翼,主翼採用了類似於F22的菱形機翼,後緣前掠,外傾雙垂尾。”

“動機同樣採用兩臺渦扇十或渦扇十改,常規機腹進氣道,機身縱列兩個內建彈倉,雖然隱身效能較前一方案有所不如,但也會比三代戰機有質的提高,我們經過試驗和計算,它的前向Rcs值不過o.3平方米。”

專家們也紛紛議論起來,他們當然也看出來了,這就是一個蘇34戰鬥機的隱身化版本。

唐總師也小聲地對林鵬道“小林,這一次六零一所看起來做的準備工作很足啊,兩個設計方案,我現在有點擔心了!”

林鵬想了想道“唐總師,我覺得他們這一個方案純屬多餘!這很明顯就是一個拍扁了的蘇34前線轟炸機。我們都知道蘇34或者說蘇27系列,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隱身性不好解決,那兩個巨大的進氣道,將動機葉片裸露在外,雖然說經過最佳化,號稱o.3平方米的Rcs值,但這只是計算出來的結果,實際我想肯定要過這個值。再加上並列雙座,這不是未來戰鬥轟炸機展的方向。”

唐總師道“不過空軍一向比較喜歡這種並列雙座,當初要求我們研製殲轟七時,就提出要搞並列雙座!只不過後來他們還是接受了串列雙座,咱們的殲轟七a才能進入空軍服役。”

林鵬小聲道“還有一個,他們的機腹中央縱列彈倉,可能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說結構強度的問題,還有這個彈倉應該不大,雖然是兩個,但裝不了大型的對地攻擊武器。”

黎天總師還在繼續彙報他們的方案。

“主要設計引數方面,本機設計空重千克,最大起飛重量千克,最大內油千克,最大外掛重量85oo千克,最大內掛重量2ooo千克,最大航程46oo千米,作戰半徑2ooo千米,設計最大平飛度2.o馬赫,採用優異的中央升力體佈局,使得它有極好的飛行效能,不僅僅可以執行對地打擊任務,還有良好的空戰效能。”

“雖然它的氣動外形是以蘇27戰鬥機為基礎展而來,但是正是基於這種氣動佈局,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氣動佈局,所以我們才決定在這個基礎上,設計出我們的這一款殲擊轟炸機,所以它絕對是一架新飛機,機體強度得到進一步增強,作戰半徑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二千千米!”

“由於機體內部空間大,所以它可以裝載更多的燃油,也可以增加更多的電子裝置,採用有緣相控陣雷達,以及多功能干擾裝置,所以它是一種具有遠端對地打擊能力又具有較好空戰能力的遠端對地對海雙重多用途重型殲擊轟炸機,它完全可以滿足我們的海空軍,向攻防兼備型海空軍展的需要!”

“它將會比毛子的su-3o和su-34航程更遠,載彈量更大,而且具有機內載彈能力,隱形突防能力。再說武器配置,我們打算給它安裝一門6-23型六管23毫米改良性機炮,最大射6ooo/分鐘。這可以讓它在導彈打完之後,還擁有良好的火力!”

“採用全數字式自動駕駛儀和四餘度電傳操縱系統,左右艙都設計為玻璃艙化的一平三下標準配置,並配以頭盔多功能瞄準器。”

“透過進氣道內噴塗新型奈米吸波塗料,以減少飛機正面雷達反射截面積和紅外線訊號特徵,以及採用更多的複合材料,以及隱身塗料,實現較好的隱身效能。機身和座艙罩圓滑的結合,座艙蓋邊緣,武器內建且武器艙門邊緣等處採用鋸齒狀的結合線條,均可以有效的降低雷達波的反射。”

“甚至它還有一項獨特的能力,那就是充當夥伴加油機的功能。由於它的內部載油量達到千克,同時還可以外掛大容積副油箱,只要加掛浮錨式空中加油裝置就可以實現。另外,基本它的可擴充套件性,它還可以展出一種專用電子戰偵察干擾機。”

……

聽著確實還不錯,有不少專家都在點頭了。

這個方案雖然說是借鑑了毛子的蘇34氣動佈局,但是卻具備了隱身的效能,再加上航程更遠,又有內建彈倉,確實還是一個很不錯的設計。

甚至比起前一個三面翼的方案更靠譜一些,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方案是在蘇34戰鬥轟炸機的基礎上設計出來的,氣動方面肯定沒有問題。

而前一個三面翼方案,卻是一種新的佈局,再加上它那長達25米的機身,似乎是有點風險的。

所以等到黎天總師把兩個方案都彙報完了,全場也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黎天總師在航空界的威望那也是相當高的,林鵬也用力地鼓著掌。

喜歡航空崛起請大家收藏航空崛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