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七十九章 自主品牌銷售收入榜首

新年過後,林鵬和宋雨晴也都回到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去了,迎接他們的將是更大的挑戰。

2o11年的車市,其實是有所降溫的,大部分的車企特別是自主品牌,價格都無法堅挺得住,而車價的下跌,給車企造成的影響就是淨利潤的下降。

在新年過後不久,各大上市車企,都6續布了年報,大鵬汽車和中航汽車也不例外。

雖然說車市整體來說,利潤下降,但是大鵬汽車和中航汽車卻是這邊風景獨好,繼續保持利潤的上漲。

大鵬汽車在2o11年總共賣了四十一萬輛新車,銷售收入達到了六百三十八億,平均每一輛車的價格過了十五萬,這比起很多自主品牌單車價格不到十萬,甚至一些自主品牌的單車價格只有五六萬來說,已經非常的高階了,大鵬汽車走中高階路線的戰略初步實現!

當然說到單車淨利潤,在自主品牌陣營裡,大鵬汽車恐怕就是無人能出其右了,因為大鵬汽車的單車利潤達到了二萬六千元一輛!這已經比很多合資品牌都要高得多了。

並且大鵬汽車現在完全是供不應求的狀態,所以優惠幅度並不大,但消費者還是排著隊來買。儘管車是供不應求了,但是大鵬汽車並沒有學某些合資品牌那樣加價銷售,因為這在林鵬和宋雨晴看來,是不可以接受的。

加價銷售,等於是對消費者的不尊重,不友好!大鵬汽車的利潤率已經非常可觀了,所以不需要再拿消費者的利益來作為自己的利潤。

除了整車的銷售以外,大鵬汽車還有變箱和汽車系統零部件的銷售,這些銷售收入統統加起來,在2o11年的銷售收入達到了八百二十二億元!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雖然說2o11年中國自主品牌汽車銷量冠軍是奇瑞,它賣了將近七十萬輛車,但是奇瑞的單車價格只有七萬元出頭,也就是七十萬輛車的銷售收入,還不如大鵬汽車的四十一萬輛車的銷售收入多,相比之下,大鵬汽車雖然少賣了近三十萬輛車,但是收入卻比奇瑞高了一百多億!

而淨利潤就更不用說了,大鵬汽車單車利潤二萬六,四十一萬輛車總的淨利潤過了一百億!奇瑞才多少利潤?單車利潤也就一百多塊錢,整個奇瑞總的利潤才一個億,只相當於大鵬汽車的百分之一!

而自主品牌銷量亞軍,比雅弟其實利潤也不怎麼樣,它總共賣了五十二萬輛車,但是單車售價比奇瑞更低,只有五萬出頭一輛,單車利潤率也比奇瑞高不了多少,因此比雅弟就更無法與大鵬汽車相比了。

中航汽車的銷量也達到了四十八萬輛,僅次於比雅弟,位列中國自主品牌銷量榜第三名,不過它的銷售收入就要再進兩步,過了大鵬汽車,成為中國自主品牌車企銷售收入冠軍了。

中航汽車的單車價格,比大鵬汽車還要略高一點,達到了十五點五萬元,只不過由於是國企,它的利潤率要低一些,單車利潤為一萬八千五百元,儘管這樣中航汽車去年光是汽車銷售收入,就達到了七百多億,再加上變箱和動機等銷售收入,已經是一千億出頭了。

而吉力和長騁還有長鞍自主品牌,無論是銷量還是銷售收入,淨利潤,都排在後面了,更是無法與中航汽車和大鵬汽車相比。

一汽東風和中海汽車這些大型車企,則主要是靠著合資車在賺錢,它們總的體量還是要比中航汽車和大鵬汽車大了幾倍,但是要比一個關鍵指標,單車利潤和利潤率,它們還是要比中航汽車和大鵬汽車差了不少。

一汽自主轎車2o11年業績報顯示,業績下降幅度遠行業水平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億元,同比減少1211;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35億元,同比減少8224,淨利潤減少幾近9成!

中海汽車公佈的2o11年年報顯示,全年營業總收入4531億元,同比增長1935;淨利潤同比增長2526。2o11年中海汽車集團整車銷量4o5萬輛,同比增長13,銷售收入繼續位居國內汽車大集團位。

當然中海汽車這四百萬輛的銷量,基本上都是合資品牌,其自主品牌榮威銷量也不過二十萬輛左右。只佔整個集團銷量的百分之五!

的確中航汽車和大鵬汽車要做到中海汽車這麼大的體量,還需要奮鬥幾年,甚至是十幾年才有可能達到。而那時候中航汽車和大鵬汽車如果達到了四百萬輛的銷量,便可以真正的成為世界級汽車集團了。

如果那時候中航汽車和大鵬汽車的單車銷售價格和利潤率,還能保持下去,那麼年銷售收入就要過中海汽車集團了,現在中海汽車集團的單車價格平均也就是十萬出頭,這還是在合資品牌。

所以現在的中航汽車和大鵬汽車,所走的中高階路線,確實也讓其他的自主品牌看到了希望!因為中航汽車和大鵬汽車,無論是單車銷售價格還是利潤都過了普通合資品牌了,當然跟豪華品牌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當然國內還有一些自主品牌年報看起來也不錯,比如長騁汽車,在2億的銷售收入,淨利潤更是達到了36億元,這在自主品牌裡面,也是僅次於中航汽車和大鵬汽車的了,因為長騁汽車主要是靠suv嘛,價格和利潤都比靠轎車的自主品牌更高一些。

所以很多自主品牌在看到中高階路線的優勢的同時,也看到了展suv車型,藉著suv銷量持續高漲的勢頭,吃一吃suv的紅利,一時間幾乎所有的自主品牌,都在開始琢磨著開自己的suv車型了。

其實不少的中國車企,是靠著合資品牌才能活得滋潤的,比如華成汽車,利潤的主要來源就是寶馬,其自主品牌表現並不太好,在2o11年華成寶馬銷量過十萬輛,也因此華成的利潤也大幅度增加了。

這一下子,汽車行業的兩個新生力量,竟然佔據了自主品牌銷售收入和利潤排行榜的榜,也引得業界一時間熱議紛紛,怎麼樣才能找到自主品牌的突破之路?似乎大鵬汽車和中航汽車給出了答案!

喜歡航空崛起請大家收藏航空崛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