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十五章 各取所需

第二天,於遊正常上班,到了辦公室之後,蔡立帆就急匆匆地跑來了,苦不堪言地道“老大,你到底怎麼得罪了巴特啊,他的秘書幾乎每隔2個小時就打一個電話過來,用得還是半英不中的語言,搞得我昨晚都睡不好!”

“沒什麼,只是巴特仰慕你遊哥我而已。”於遊十分風騷地道,蔡立帆可不相信,要知道巴特不是普通人啊,不僅僅是歐洲連鎖市的總裁,他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身份就是德國古老家族的第一繼承人,在歐洲甚至北美他的家族都有一定的影響力。

蔡立帆可不管這麼多,看到手機又響了,見到是巴特秘書的號碼,他直接丟給了於遊,說道“老大,你接不,這個洋妞我還真應付不來。”

於遊見蔡立帆耍無賴,沒法子的他只好接了電話後用英語說道“叫巴特來我公司談,限定他1o分鐘到。”

也不給那個洋妞秘書多說話的機會,直接把蔡立帆的蘋果6p1us丟給他,然後嘖嘖稱奇地道“老三,最近挺滋潤的嘛,都趕上時代潮流了,換這麼高階的手機啊。”

蔡立帆的笑容有些僵硬,實話實說地道“還是為了應付客戶嘛,手機如果牌子不響亮,客戶看到了會覺得我們公司實力差的,我還不是為了不丟公司的臉面啊。”

說得大義凜然的,實際上就是裝b用的,於遊倒沒有深究,跑業務的,一些必備的東西弄得像樣點,問題不大,何況以蔡立帆現在的經濟實力買個蘋果6p1us綽綽有餘。

於遊用的那臺華為榮耀還挺習慣的,沒打算換手機,除了怕浪費錢之外,也許內心裡面也有些期盼國貨自強吧。

當然了於遊現在的地位不必以手機的高貴低賤來炫耀自己,一輛價值8oo萬的幻影就秒殺一切了。

1o分鐘之後,巴特氣喘吁吁地趕到了游龍公司,看到巴特如此守時,內心多了一絲對他的評價。

“巴特先生,我們現在談公事吧,私事等以後我心情好了再說。”於遊的話讓巴特覺得沒什麼意外,點了點頭說道“價格方面昨天我報得是實價,有關運輸的問題,我們再商談下。”

巴特經過一個晚上的思考,恢復了猶太商人的本色,經過雙方磋商之後,於遊叫了業務部負責這次專案的員工,經由他口述草擬了兩人共同商談的條款,再拿給律師所諮詢一下,確定無誤後,列印了一份中英德三語的合約。

兩人觀看了許多,都表示沒有錯誤和不妥之後,於遊和巴特簽署了合約,這次的磋商結果主要是在運輸細節方面,於遊退了一步,巴特也退了一步,運輸費雙方共同承擔,而如果出現了運輸的問題則視情況而定,於遊是選擇駕駛海輪1ooo去運輸這批鱈魚,巴特提出了會隨船押送,因此出現了問題責任的判決由隨船的於遊、巴特一起商議來決斷。

運輸方面有多重原因,因此兩人都在船上的話,可以就地處理,合約草擬的條款很多,也相當仔細,兩人都是多次確認了,於遊想不通的是為什麼巴特會提出了隨船運輸,也懶得多想什麼,便答應了。

事實上巴特支付了一半的運輸費就抵上了於遊前往歐洲的費用了,回航的時候還能隨帶再捕魚作業幾次,何樂而不為?

在合約上也限定了時間,於遊特別延長了一些,這讓於遊有一個緩衝的餘地,不至於違約。

公事商談結束了,於遊是打算送客的,巴特沒有糾纏,暗道“既然我都選擇跟船了,這次的航行起碼要2個月左右,那麼我有充足的時間和遊建立友誼,讓他答應收我為徒弟。”想到這一層,巴特就沒去打擾於遊了。

海輪1ooo畢竟貨載5oo噸的太平洋鱈魚,因此度是提不上多少的,途徑的地方有馬六甲海峽、地中海、蘇伊士運河,這次的航行的時間更長,來回都要4個多月,如果回航中途選擇捕魚的話,耗費的時間更多,好在這些地點都有補給的港口,因此也不怕出現問題,都是國際常用的航線。

現在於遊擔心的是這麼在合約時間內湊齊5oo噸的鱈魚,海鮮加工廠內差不多處理完25o噸的鱈魚了,還有一半沒有著落啊!合約時間是4個月,扣除航程2個月,那麼於遊還有2個月的時間去做這些時間,只要送達英國港口,隨後就是巴特來處理了。

幾天之後於遊得知了海鮮加工廠的鱈魚已經全部處理完畢,放入了冰庫內儲存,這種冷水海域的深海魚冰凍儲存的時間能多達1年多,因此於遊按照合約內送到英國港口,那麼還有大半年時間用來出售,因此不會影響鱈魚的品質。

正當於遊一籌莫展,為了那3oo噸未處理的鱈魚沒有著落之際,於遊接到了一個電話,來電顯示是閔航!

還沒接電話,於遊就知道他的“東風”來了!上次跟在船上傾談過,於遊透露了出口鱈魚的想法,以閔航的能力來看,肯定會加入,搞不好現在就滿載而歸了?

“喂,閔老哥啊,我等你這個電話等了好久啊,你終於打來了。”於遊一開口就說出了閔航這個電話對他來說的意義有多麼的巨大。

閔航在電話那頭有些納悶,覺得於遊接到自己的電話為什麼會這麼興奮,便不解地道“於老弟,我打電話過來就是問聲好而已。”

“哈哈,閔老哥你的心思我很清楚,過了這麼久才打電話,要問候的話,早幹什麼去了,你肯定去撈太平洋鱈魚了是吧?對了,漁獲怎麼樣?”於遊可不認為閔航只是單純的沒事過來聊幾句,要知道閔航可是很忙的,經營打理著1o艘漁船,船員的數量都有上百人了,怎麼會沒事打個電話過來?

閔航也不客套囉嗦了,既然於遊都明白了,那麼再繞彎子也沒意思,思索了一會,說道“於老弟,我這次打過來給你是打算讓你幫我出口這批鱈魚的,我現在的船就停靠在濱海港口,如果你有空的話,要不我過來當面和你談?你在公司對吧。”

“你這次的鱈魚收穫是多少?”

“大概3oo噸左右吧。”閔航想了想後說道,這次搞來3oo噸鱈魚是來試水的,派遣的船也就3、4條而已,沒有達到自己鼎盛時期的1o艘多線出擊或者聯合捕撈的規模。

於遊坐在旋轉皮椅上,激動地跳了起來,說道“閔老哥,你在港口等我,我馬上派人和車把這批鱈魚送到我的海鮮加工廠裡面處理。”

“那我等你。”

閔航雖然不知道為什麼於遊這麼激動,卻明白這次來到濱海是對了!至少這3oo噸鱈魚如果放到國內出售的話,只是作為下腳料的價格轉讓而已,閔航得到的利潤微乎其微,而且還要求爺爺告奶奶的,但是出口就不同了,價格高還不說,這裡面少了許多麻煩事。

於遊帶領人手趕到了港口,一幫人在忙著卸貨,於遊對站在岸上的閔航說道“閔老哥,我們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談談這些鱈魚的價格吧。”

於遊開車來到了一家熟悉的茶館內,包了一個雅間,兩人品茶閒聊著。

“閔老哥,這次我已經和德國的巴特先生簽署了一份供應太平洋鱈魚的合同,先期是5oo噸,後面的話,看市場反應和需求量,巴特會提前通知我們需要的量,你這3oo多噸的鱈魚來得正是時候,處理完的話,差不多25o噸左右,有5o噸的下腳料則是1萬一噸處理掉的,我在北方聯絡到一家飼料廠,是專門收購海魚下腳料的。”於遊說明瞭太平洋鱈魚如果出口的話,是要經過初級加工的,閔航點頭表示理解,而後詢問了處理完的鱈魚價格。

於遊說道“每噸摺合老人頭是三萬五千左右。”

“哦,這樣的話,那麼我拿二萬五千每噸的價格怎麼樣?畢竟你負責幫我處理了,還有運輸等費用。”閔航覺得給於遊一萬每噸的利潤應該差不多了。

於遊卻說道“你這次能及時送來這批鱈魚已經是幫了我的大忙了,我只收5ooo每噸吧,其餘的三萬每噸則全部給你。”

閔航見狀,沒有拒絕,5ooo每噸的話,於遊得到的利潤就是一百二十萬,這其中包括了中介費、運輸費、加工費,事實上也可以了,說不上誰虧誰賺,對於兩人來說是雙贏的局面。

這五百噸處理好的鱈魚,巴特要為此支付一千七百五十萬!其中一半是於遊的,另外一半則是閔航的,當然了閔航還要給於遊12o萬的費用。

這麼算起來,於遊這一趟下來就賺了九百九十萬,接近一千萬!其中下腳料的5o萬左右,閔航豪爽地讓給了於遊,再加上巴特支付的運輸費,全部加起來出了一千萬!

閔航賺了七八百萬也算是不虛此行了,當然不計較那些下腳料了,何況本來閔航打算支付三四百萬的費用,於遊壓縮了一大半,讓閔航好感劇增。

於遊做生意向來講究的是互利互信,如果於遊扣留的中介費、加工費等費用過多的話,下次閔航可能會選擇去捕撈其他的海魚,利潤達不到他期待的數字,那麼這個合作就不會長久,於遊就是懂得這個道理,才會讓利給閔航,讓他多賺點,何況12o萬的中介處理費已經不低了。

這也就是各取所需,巴特的市得到了太平洋鱈魚的貨源,於遊、閔航則賺個盆滿缽滿。

喜歡漁夫的幸福生活請大家收藏漁夫的幸福生活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