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七章 青銅矛的來歷

家人們來到了游龍公館,於遊還是挺高興的,只是覺得父親於光榮一個人在老家,覺得他太孤單了,和於旗聊了一陣之後,他打算撥個電話回去問問情況。

“爸,老媽他們都到我這了,不用擔心,怎麼你不一起跟來啊?”於遊也有些日子沒見父親,還別說以前在家的時候總覺得做什麼都不合父親的意思,每天都幻想著早點成家立業,好脫離父親的桎梏,如今已經到了這一步,卻每日都在思念在老家的父親。

於光榮極其欣慰地道“他們安全到了濱海我就放心了,其實我也想去的,但是家裡面的洋樓還在裝修、粉刷啊,我要監督這幫小子,不然給我偷工減料的話,少不了教訓一頓。”

“爸,您不用親自監工啊,請一個包工頭都就行了啊,勞心勞力的,錢如果不夠我再打一百萬過來。”於遊現在不缺錢了,自然希望自己的家人能過上好日子。

於光榮的身子還硬朗,如果沒事做,才會生病呢,如今為了自己的家奔波著,成就感還是挺足的。

“阿遊啊,錢不是這麼好掙的,公司還在展之中,啟動資金肯定欠缺啊。我自己的監督的話,可以省去一筆管理費,而且建造起來的房子也耐用、堅固一些,你是不知道現在的建築行業裡面的貓膩是多麼的可怕。”於光榮說這些話也是知道現如今的很多開商為了賺錢,在材料上偷工減料,導致出現了很多的爛尾樓。

很多業主入住之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維權之路艱難無比,用一輩子積攢下來的幾百萬,買了一套房子之後,居然住得不順心,是誰都承受不了啊。

於光榮以前也在市裡面做過小包工頭,明白裡面的條條框框,如今在建造自己的房子上,自然不敢馬虎大意。

如果交給別人負責的話,起碼要五十萬以上才能建造出三層的小洋樓,而且還不包括裝修,於光榮自己負責這一塊的話,三十萬就能全部搞完,進度也會加快許多,畢竟材料、人工都是他自己組織的,每一塊紅磚、每一根鋼材、每一包水泥他都知道數目和價格。

用心建造的小洋房堅固程度可想而知。

“好吧,爸,你在家注意身體,重體力活別自己幹,讓小工做就行了,現在房子到了尾聲階段,安全施工也別落下了。”於遊叮囑了一會,讓於旗和於光榮說幾句,無非是讓於旗在濱海照顧好自己,要聽於遊的話之類的,於旗一個勁地點頭“嗯啊”地說道,自己表達意見的機會很少。

等兩人結束了通話了,於遊說道“你是不是覺得老爸很囉嗦?或者說有點討厭他?”

一般來說一個家庭的主要成員之中,總得有人充當黑臉,於光榮在兄弟兩人眼中就是嚴厲的代名詞,而且在小時候於光榮說大道理的時候少,多數情況是用打來教育兄弟二人,要說被打的程度,基本上是幾天下來都下不來床的程度,於遊就感受過於光榮的鞭撻教育的模式,如今還記憶猶新啊,當初於遊年紀還小,還在讀小學四年紀的時候,一次因為肚子餓,去山上偷了村民的一個西瓜吃,被於光榮知道後,二話沒說,打得於遊叫天不靈,叫地不地不應,足足趴在床上一個星期才去學校……

老一輩的於光榮講究的教育方法是“棒棍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模式,雖然不能說沒用,但是還是為兄弟二人心底烙下了陰影。

“大哥,我覺得根本沒辦法和爸爸交流啊,每次我只要說一些道理,他就用什麼歪理反駁我,有點無奈的感覺。”於旗是具備一定的思想的,因此總是希望父親能夠理解他,很多時候都是於旗不得不去做一件事情,有些沮喪感也不足為慮,這次雖然答應去留學,實際上父親也給了他下死命令,比如說如果考上帝國理工怎麼樣,怎麼樣的。

於遊作為兄長,是過來人了,人生閱歷比於旗多一些,對處理和父親於光榮方面有了新的理解,說道“老弟,他是父我們是子,有時候你說的可能是對的,但是我們還是要依著他,也不說要愚孝,而是在大的方向對的情況下,小的細節我們就不用去追究了,老爸讓你一定要考上帝國理工是對你寄予了希望,既然如此我們就換一種方式,如果考不上呢?老爸也不會對你怎麼樣,至多就是傷心一會而已,所以你不必帶有情緒和壓力去英國。”

於旗面對的是人生的一大巨大轉折點,心理上的微妙變化就算是父母也感知不到,但是於遊卻能明白,這種心理上的複雜。

他所借鑑的無非是當初放棄上大學的機會之時產生的一些情緒的變化,代入到了於旗而已,再加上於遊對自己弟弟的瞭解,因此在房間內開導了一番。

“這些我都懂,哎,算了,讓我自己一個人靜靜吧。”於旗身心俱疲地道,可能還有點這個年齡的逆反心理的存在吧。

“好的,你先休息下,玩玩電腦休閒下。”於遊給弟弟妹妹配的電腦都是最新款的蘋果臺式電腦,而且安裝了寬頻,因此他們可以在閒暇的時候上上網,放鬆一下。

勞逸結合才是王道啊!本來是於遊是打算再請一個全職保姆的,如今母親來了,為了避免保姆搶了母親做飯、打掃的活而顯得無聊,因此放棄了這個想法。

作為農村婦女,何萍要是一天沒活幹的話,會悶得慌,這一點於遊很清楚。

離開了於旗的房間,於游來到了樓上的儲藏室,與其是儲存雜物的房間,還不如叫做藏寶室來得形象貼切一些。

因為裡面放著的是都是於遊的藏品!比如說用保險箱鎖著的白齒瑪瑙貝,還有於遊最近花15萬老人頭淘到的北宋時期的兔毫盞。

不過最令於遊為之納悶許久的是於遊初獲海龜殼時,啟用了玄武圖騰得到了潛海能力時,意外打撈上來的青銅矛!一直以來於遊都充當“魚叉”來使用,對青銅矛的來歷一無所知。

對於找誰鑑定,於遊第一個想到的是吳澤勳,但是這些日子太麻煩吳老哥了,之前也叫他鑑定過贗品的宣德爐、白齒瑪瑙貝。並且他這段時間好像在處理一件大事,這類消耗心神的小事,沒必要找他。

於遊拿出了錢包,裡面夾著一張特殊的名片,說其特殊是因為它全是手寫的,並且只留了姓名和電話。

“顧學銘,好吧,就找你了,既然看出了兔毫盞,那麼這個青銅矛到底是什麼來歷,應該說得清楚吧。”於遊喃喃自語道,把青銅矛小心包好之後,便下來了樓,放入了勞斯萊斯幻影的後車廂內。

打算問一問顧學銘是否有空,兩人雖說是隻見了一次面,並不熟悉,這也是於遊找顧學銘鑑定的緣故,不想青銅矛的事情被過多的人知道。

他也想見識下顧學銘的鑑定能力,如果可能的話,探探他的底細也不錯。

“喂,你好,我是於遊,對,就是上次和你搶兔毫盞的年輕人,您現在有空嗎?”確定了顧學銘出來之後,兩人約見到了一個茶館的貴賓間內。

這才晚上8點多左右,於遊跟家裡人說明了情況,徑直來到了不遠處的茶館,等了一會兒工夫顧學銘就到了,估計他家也在這附近吧。

“小友,沒想到你會主動找我啊,上次的事,真是抱歉。”老前輩都這麼說了,於遊可不敢再怪他了,不就是多出了14萬嘛,於遊得到了兔毫盞已經是大賺,少賺十多萬對他這個億萬富豪來說並不算什麼。

“顧老師,您這是說什麼啊,以前的事都不說了,今天我請您來是有一事指教。”於遊都尊稱顧學銘為老師了,肯定是有一些疑惑要顧學銘解答了。

顧學銘喝了一口茶,坐在對面,眼睛搜尋了半天,現了於遊身邊放著的東西,明白了於遊找他來幹什麼了,無非是欣賞鑑定古董。

顧學銘點了點頭,說道“既然都是藏友,我是知無不言的,小友有什麼不明白的?我比你年長一些,應該知道的比你多。”

隨後於遊也不打馬虎眼,把包好的青銅矛放到旁邊一張空的桌子上,說道“顧老師,這是我最近淘到的寶貝,我可以肯定是戰國時期某位大人物死後的禮器,就是不知道到底來歷是如何。”

於遊在使用青銅矛的時候,魚龍之氣的活躍程度是平時的幾倍!剛開始於遊倒沒感覺有什麼,可是透過了這些日子的摸索,於遊明白這是真品,卻有些好奇,到底是那個大人物的下葬之物。

顧學銘十分專業地帶了白色的橡膠手套,拿出了放大鏡,仔細觀看了青銅矛的每一寸地方,時間一點一滴過去了,顧學銘的注意力十分集中,好在茶館內極為清靜,貴賓間裡面的隔音效果出色,因此外部環境對裡面基本沒影響。

於遊也沒打擾顧學銘,靜靜地站在一旁就是一個小時!

顧學銘深呼一口氣,壓抑著興奮的情緒,來到了茶桌上連續喝了幾杯茶,然後定了定神,說道“小於,你推測的不錯,這是戰國時期的青銅矛禮器,而我透過翻譯刻在矛身的銘文得知了他的主人是白起!”

“白起?”於遊記得好像青銅矛是有銘文,但是那種戰國時期的小篆他根本不認識,所以也沒理會這麼重要的資訊。

“是的,戰國時期秦國的名將白起,他的字是公孫起,銘文上記載了他的事蹟和字,所以我推測就是白起的陪葬品!”顧學銘鑑定結果深深震撼了於遊,白起啊,想象著他在長平之戰當中坑殺了三十萬趙國降兵,由此得到了“殺神”的稱號,於遊看向青銅矛的眼神都有些異樣了。

喜歡漁夫的幸福生活請大家收藏漁夫的幸福生活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