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八章 窮追猛打

六百年前佛道之爭後,道門佔據中原大地,在廬山簡寂觀的強力推動下,挾大勝之威,對各地道門流派進行整合,大致實現了一省一閣、一府一館的修行格局,為各家流派劃定了修行資源的獲取範圍。

同時,簡寂觀還建立觀、宮、院三級俗道體系,以加強對朝政的監控,保證了信眾們信力的有效獲取。

作為失敗者的一方,佛門則不同。佛門被趕出中原大地後來到西方,建立大大小小的佛國。在這一過程中,佛門高層屬於潰敗方,並不具備道門簡寂觀那樣極高的威望,各家佛寺不經意間按照了實力高低和先後順序的規則建立山門,並自行劃分地盤——其間避免不了各種爭鬥,最終由佛門高層確認。

包括天龍院,其實也都是後來為了對抗道門才成立的。

所以有的寺廟佔據了好地盤,有的寺廟則去了相對貧瘠的地方,各家寺廟之間差距相當懸殊。

比如天馬臺寺,按照阿斯蘭的說法,這支佛門傳承抵達西方的時間比較晚,於是造成了今日的悲劇。

沒有信眾,沒有捐贈……

土地貧瘠,沒有田產……

靈眼稀薄,藥圃低產……

好吧,連趙然都聽不下去了,問道:“貴寺高僧沒有去向天龍院求助麼?都是佛門一脈。”

對於這個問題,阿斯蘭道:“如敝寺這等情況,所在極多,尤以賀蘭山南麓為盛,十三座寺廟,倒有七家與敝寺差相彷彿,好也好不到哪裡去,天龍院哪裡管得過來。”

這就是佛門的現在最大的問題了,寺廟太多沒有限制。

賀蘭山南路如此貧瘠的地盤,居然建了十三座寺廟,到哪兒說理去?就好比趙然幾年前去過的巴顏喀拉山,一峰一寺,十九座山峰十九座寺廟,趙然當年就覺得極不合理。這要是放在大明的道門,估計也就僅僅容納一家道館而已。

真真應了那句僧多肉少的俗語。

仔細想來,其實與大明治下的那些散修也沒什麼分別,不,比散修還慘!

接下來,趙然還需要搞清楚天馬臺寺的修行實力,對此,阿斯蘭倒是沒有什麼隱瞞,真可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天馬臺寺僧眾共計二百多人,方丈為羅漢境的龍濟大師,住持和四大班首都是比丘境,其中住持龍央大師修為較高。這是天馬臺寺龍字輩的高僧。

接下來還有十餘名二代玄字輩的弟子,修為都在沙彌境,二十餘名玄字輩二代弟子和四十多名竹字輩弟子在和尚境,其中包括阿斯蘭本人——法名玄恆。

趙然聽得就是一愣,這份修行實力相當不俗啊,論頂尖層次的實力,天馬臺寺或許稍差一些,但比修行基礎,天馬臺寺當真可算雄厚了。

拿這個問題去問阿斯蘭,阿斯蘭自己也說不清楚,趙然最後只能歸結於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一顛撲不破的常理。

趙然捏著茶盞盤算半天,開始進入正題,問道:“聽說貴寺前一陣子製作了三枚烏參丸,不知功效如何?”

在修行界中,有幾種靈藥通行最廣,比如道門的養心丹,比如佛門的烏參丸,這兩種靈藥不能說功效最卓著——比它們強的靈丹多得是,但是可以說是用途相當廣泛。

但別看名稱都是一樣的,但實際上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煉製方子,同樣的煉製方子由不同的人出手煉製,效果也大不相同。

阿斯蘭立刻自信滿滿,拍著胸脯道:“成東家,說起煉製靈藥,敝寺可是絕對不在話下。尤其我家方丈煉製的烏參丸,功效不敢說是夏國一絕,但至少上乘無疑。”

“可否取一枚烏參丸我看一看?”

“這個……成東家見諒,我寺裡現在煉製不出。”

“這是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