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燃燒的蜂鳥(出書版) 第32節

“你看你這老頭兒,就知道錢啊錢的。”馮凱說,“錢呢,我們自己出,但有個問題,我們解決不了。”

“自己出?那也不合適,如果不超過五十塊錢,你們可以去報銷。”尚局長嘟囔著。他也很納悶,為什麼全域性民警都怕他,只有這個小子從來不怕他?

“行,五十塊夠了。”馮凱說,“可是,金屬支架呢,我們沒辦法做,但如果去瑪鋼廠,有車床的話,我們就可以自己做了。”

尚局長盯著馮凱愣了愣,然後轉臉看向顧紅星,似笑非笑。

這下顧紅星更是窘迫了,他滿臉通紅,雙手都不知道該放在哪裡,就像一個做錯了事情的孩子一樣。

“所以,你們想找我要個介紹信,讓你們可以去瑪鋼廠‘公幹’,是吧?”尚局長笑著說道。他還特別把“公幹”兩個字加了重音。

“像我們倆這樣執著的民警,不多吧?”馮凱覥著臉,一語雙關,說,“我們想幹成的事兒,如果幹不成,晚上都睡不好覺。”

馮凱知道,這時候,他們和尚局長都已經開始心照不宣了。

尚局長想了想,說:“嗯,自制裝置,給公家省錢,給百姓服務,這種行為是值得鼓勵的嘛。”

“那您同意了?”馮凱從身後拿出已經填寫好的介紹信,鋪在了辦公桌上。

尚局長無奈地搖了搖頭,但還是毫不猶豫地在介紹信上籤了字。

公安局開出的介紹信就像是一把尚方寶劍,帶著介紹信,兩人來到了瑪鋼廠。上次在瑪鋼廠目睹慘劇,已經是一年前的事情了,顧紅星來到這裡甚至還有一些恐懼感。

門衛惠大爺時隔一年沒有什麼變化,見到顧紅星還是十分熱情。

“小紅星都長這麼大了,警服一穿,還真是精神啊。”惠大爺慈祥地笑著說,“不過,咱們廠子你是知道的。別說你媽離休了,就是她還在廠子裡,我也不能讓你隨便進啊。”

“這次,我們是來公幹的。”顧紅星和惠大爺親熱地擁抱了一下,把介紹信遞給了他。

惠大爺推了推鼻樑上破舊的老花鏡,念道:“茲介紹我局馮凱、顧紅星兩名同志赴貴廠借用車床,製作公安裝置相關零件。”

“是啊,惠大爺,我們要做個翻拍架。”顧紅星說道。

“嗯,為啥不去別的廠子啊?我們鍊鋼為主,製造為輔啊。”

“咱們這不是熟悉嘛。”顧紅星仍是一臉天真無邪的樣子。

“那我打個電話啊。”惠大爺回到門衛室,撥了一個分機號碼,“廠長啊,我是惠建國,顧紅星你還記得不?他現在當公安了……”

經過一番彙報,廠長同意顧紅星和馮凱進廠了。

因為還不到中午時間,工人們都在各自的車間裡工作著。如果馮凱二人就這樣大搖大擺地去事發車間裡勘查事故機器,那也太惹人耳目了。畢竟,他們的介紹信上,並沒有寫著要重新調查此案。尚局長曾經也說了,涉及敏感工廠,不能隨便舊事重提。所以,兩個人帶著翻拍架的圖紙,直接去了製造車間。車間主任曹玉蘭是顧紅星母親以前的好友,這個五十歲出頭的婦女很是熱情。她看了介紹信以後,就安排車間裡動作最利索的一個工人,幫助他們製造零件。而她則拉著顧紅星問長問短。

“你媽現在怎麼樣啊?身體好點了嗎?你經常去看她嗎?你找物件了嗎?你要趕緊給你媽抱上孫子啊。”一連串的問題,讓顧紅星十分窘迫。倒是馮凱捕捉到了戰機,也湊過去聊天。很顯然,她這個歲數的婦女,很喜歡馮凱這樣能說會道愛拍馬屁的年輕人,沒過半個小時,就能交心了。

“一年前,那個事故死亡的女工,大姐您可認識?”馮凱用現代人喜歡的稱呼,把車間主任的年齡瞬間拉低了。

曹主任很是開心,侃侃而談:“那必須認識啊,這小吳啊,就是愛打扮,不過三十多歲的年齡,也可以理解。可就是這麼講究的人,居然工作的時候那麼不小心,可惜了。”

“按您說,她平時為人不錯了?和大家的關係都很好?”

“那倒不是。”主任做出一副意味深長的表情,“我們都是不允許背後議論同事的嘛,但現在人都走了一年了,說說也無妨。她啊,清高,不喜歡和同事們多聊。女人啊,到這個歲數,這麼勺道,一般都是有問題的。”

“勺道”是龍番的俚語,意思就是過分注重自己的儀表,比較臭美的意思。於是馮凱裝出一副好奇的模樣,問道:“說說唄,什麼問題?我最喜歡聽這些八卦了。”

曹主任納悶了:“八卦?什麼八卦?道士那個?”

“不是,就是道聽途說的意思。”

“那我告訴你,你可別說出去哈。”曹主任說道,“之前我們都不知道,直到她去世了,才有人發現廠辦的王秘書每天情緒都很低落,聽說還得了一場大病,就是到現在,每個禮拜三上午都要去人民醫院一趟,這都一年了,還是這樣。後來才有人說出來,曾經看到這兩個人飯點的時候在食堂後面小樹林裡親嘴。嘖嘖嘖,兩人都已經結婚了,這就是亂搞男女關係啊,你說,是不是勺道的人都有問題?”

“您說的王秘書,是?”

“王飛凡。”曹主任說,“斯斯文文、一臉正氣的,暗地裡卻搞破鞋。”

馮凱聽完,陷入了沉思。

“我忙去了,過一會兒就到飯點了。”曹主任看了看手錶,說,“你們可別說出去啊,都是他們瞎議論的。對了,需要我幫你們要兩張飯票嗎?”

“不,不用了。”顧紅星見馮凱正在沉思,於是搶著說道。

翻拍架上唯一的金屬件——相機支架的構造也非常簡單,所以沒用一個小時,工人就把支架給做好了。可是時間還是沒有到飯點,馮凱只能繼續磨磨蹭蹭,一會兒說這個螺絲孔小了,一會兒說那個旋鈕不靈光,逼著工人不斷地改進,直到工廠的午飯鈴響起。

馮凱道了謝,收起了零件,拉著顧紅星一起,混在前往食堂的人流之中,躲到了事發車間的門口。等工人們都匯聚到食堂排隊打飯的工夫,兩人從門縫之間溜入了車間。

車間的佈局還和一年前一模一樣,擺放在車間東北角的技術革新機器,因為出了人命已經封存。所謂的封存,就是用一大塊帆布覆蓋上機器罷了。

因為常年沒有人打掃,這塊帆布上積累了厚厚的灰塵。顧紅星看見了很是高興,畢竟有了這塊帆布的保護,機器大機率沒有被人直接觸碰,提取到物證的機率也就大大提升了。

悄悄掀開帆布,塵土飛揚。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帆布一開啟,顧紅星似乎聞見了一股淡淡的血腥味。而機器抓鉤上暗紅色的印記,依舊是那麼觸目驚心。機器緊貼車間廠房的東北角,和北面的牆壁距離很近,幾乎站不下一個人。而北面的牆壁有一扇小門,因為機器的阻礙,看起來是廢棄很久了,但是還能開合。顧紅星趴在機器的皮帶上看了許久,說:“足跡已經看不出來了。”

“你要看足跡幹啥,照片裡不都有嘛。”馮凱左顧右盼,怕有人進來把他倆當小偷。

“你看啊。”顧紅星指著機器說,“這機器距離牆壁那麼近,幾乎無法站人,所以正常情況下,包括女工在內,沒有人會去機器的北邊。那麼,就不應該有人在北邊留下腳尖向南的足跡。”

“可事實上就是留下了。”

“對啊,所以足跡出現在北側框架上,就說明事情不簡單。”顧紅星擠到了機器北側,說,“正常情況是不會站到我這邊的,但如果是故意殺人,就可以躲在機器後面,趁女工靠近機器的時候,鑽出來拉女工一把。”

說完,顧紅星從機器的主體後面閃身出來,拉了一把機器南邊的馮凱,說:“只要有足夠的力量,女工肯定重心不穩,摔在皮帶上,就會被捲入機器。而我這個位置,因為空間狹小,使勁拉人的話,也容易重心不穩,這時候就需要用腳踩到框架上,防止同時跌落。”

“你早就判斷過,警方得出的女工用腳撥弄焦炭意外捲入的結論,是錯誤的。”馮凱說,“你要不要抓緊時間蒐證了?”

“不,這個現場復原也很重要。”顧紅星說,“我原來以為是有人從背後推女工,但是來了現場就可以看出,肯定不是推完人後因為慣性才踩上了邊框。這裡的空間狹小,只有可能是在機器對面拉人。既然兇手的行動模式是突然出現,然後伸手拉人,那麼這件事要成功,就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兇手是女工的熟人,不然女工對面突然出現了一個陌生人,正常來說,第一反應是喊叫,但是死者並沒有這麼做;二、兇手是伸手拉人,那就必須要有足夠的支撐點,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腳踏在邊框是一個支撐點,但同時他的右手也應該放在機器這個位置作為支撐。”(如下圖所示)

女工被害過程示意圖

說完,顧紅星在自己劃定的一個範圍內,用放大鏡看了起來。馮凱很是驚歎,這種利用現場重建,來縮小尋找指紋的範圍的方式,是很先進的一種辦法。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紀,也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