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4章 謀取益州

此話一出,張武恍然大悟,自己這是順風順水慣了,真以為自己就是天下無敵了。

這麼多年來,張武基本上打仗就沒輸過,其實每次都是做好了準備,充分揮自己的長處,尤其是兩次打敗曹操,靠的全是水上作戰。

現在張武消滅了孫權,一統江南,不知不覺中的確有些膨脹了,竟然想著以十萬步兵去跟曹操三十萬精銳步騎爭奪漢中。

曹操可不是張魯,在漢中盆地那塊狹小又平坦的地盤上,誰能打敗曹操三十萬大軍啊!

“異度言之有理啊,這麼多年來我們一直打勝仗,差點有些自大了。不論天時、地利還是人和,我們與曹軍相比,都不佔優勢,現在的我們的確還沒有跟曹操爭奪漢中的實力。且當前最重要的還是攻取益州,全據大江天險,立於不敗之地。”張武說道。

徐庶說道“主公說得對,當此情形之下,我軍實難與曹操爭奪漢中。不如趁機攻取益州,然後守住入川之門戶,將大江上游牢牢握在手中,則荊州與江東穩如泰山,然後施行仁政,廣蓄實力,以待天時。”

徐庶這番話可以算做是張武集團接下來的展規劃了。

當前對於張武集團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拿下益州,這是實現南北對峙的最重要條件。雖然說,即使益州被曹操佔去,荊州在短時間內也不會受到威脅,但畢竟有這個大隱患存在。就像一把劍吊在張武頭上一樣,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掉下來了。

而如果張武拿下益州,就可以保障荊州與江東的安全,然後與曹操劃江而治,積蓄實力,等待時機進行北伐。

從南方向北方進攻,也有三條路。

第一條路是從襄樊出兵,先奪回南陽,屯兵於宛城,則向東可直取許昌,向北可攻洛陽,向西可達關中。在原著中,關羽北伐就是走的這條路,嚇得曹操差點要遷都,但最終被孫權捅了菊花,兵敗身亡。如果孫權不背後捅刀子的話,關羽與曹軍之間的勝負還真不好說。

第二條路是從漢中出兵,或者先取涼州,或者直接攻打關中。只要打下關中,就可以在長安屯兵,再向北過函谷關攻略中原。原著中諸葛亮就是走的這條路,結果六出祁山也沒打下關中,最後被司馬懿給熬死了。後來姜維也是走這條路,十伐中原也沒越過秦嶺一步,最後越打越窮。

第三條路是從建業出兵,先攻取江淮平原,將戰線推到淮河一線,全據揚州,在壽春屯兵,則東可取徐州、青州,西可攻豫州,北可取兗州。原著中的孫權就是這麼打算的,結果一個合肥就將孫權擋了一輩子,孫權打了五次合肥竟然一次也沒贏,而且每次都是以多打少。

現在張武已經佔據了荊州和江東,如果要北伐的話,有兩條路可以走,所以漢中那條最難走的路要不要都無所謂,只要能拿下益州確保荊州的安全就可以了。

所以不管讓誰來看,益州也肯定要比漢中重要,如果張武兩個都想要,很有可能是雞飛蛋打,一個也得不到,不如集中全力先將益州拿下再說。

其實對劉璋來說,漢中在張魯手中威脅並不大,畢竟漢中只是一個郡,綜合實力比益州差得太遠。而且這麼多年來,也一直是益州主動去打張魯,張魯很少出動出兵打劉璋。

但如果漢中落在曹操或張武手中,那對劉璋來說可就不一樣了,因為曹操和張武的實力太強,都有滅掉劉璋的實力。曹操有整個北方做後盾,張武也有江南,如果將漢中跟自己的地盤連起來,那益州就徹底被隔絕了。

所以,如果張武去跟曹操爭奪漢中,且不說這其中的難度,就算張武拼勁全力搶了下來,那肯定也會實力大損,還會引起劉璋的警覺,再想拿下益州就要困難得多。

一個內部矛盾重重不團結的勢力集團,有可能會在出現強大外敵的時候暫時團結一下。

對於現在的張武集團來說,先集中力量取益州才是最佳的選擇,大不了以後再想辦法奪取漢中,曹操總不能一直呆在漢中。

原著中的劉備就是趁曹操率主力離開漢中的時候出兵拿下漢中,現在荊州和江東都在張武手上,以後可以從襄樊或者建業佯裝出兵北伐,從而為奪取漢中創造機會。

不過,在中國歷史上,北伐成功的機率是在太小了,貌似只有朱元璋成功了。朱元璋就是從建業出兵,先攻取山東,然後西進河南,向北攻克北京,向西攻取山西,然後是陝西、甘肅。

所以,張武也認識到自己不能驕傲自大,雖然現在他的實力比剛穿越而來的時候強大太多,但要想打敗曹操,一統天下,仍然十分困難。

張武甚至覺得,在曹操活著的時候,想北伐成功,一統天下是不太可能的。

好在自己比曹操年輕得多,還等得起,萬萬不能操之過急。別看現在的張武展的非常順利,短短十年間就從一個有職無權的江夏郡副將,一躍成為整個江南的霸主,佔據兩州之地,手握二十多萬大軍。

但一場關鍵性的大敗就可能讓張武十年的努力付諸東流。

於是張武說道“劉璋乃是漢室宗親,如果要攻取益州,只怕沒有出兵的藉口啊。”

現在的張武還是以漢臣自居,以打敗曹操解救天子為最高的政治目標,這也是維持集團內部團結的政治基礎,因此不能無緣無故去攻打一個漢室宗親。

蒯越又獻計道“曹操欲取漢中之事肯定也已經傳入漢中,張魯有一謀士名楊松,極其貪財,主公可使人以金銀與之結交,令其勸張魯出兵攻取益州以為抵擋曹操之策。劉璋闇弱無能,必會再次向主公求救,主公則趁機提出率兵入蜀助其抵擋張魯。然後再使人在蜀中散步留言,說主公欲趁機取西川,到時候自有人勸劉璋提防主公,則主公想要的藉口就來了!”

張武聽後大喜,這蒯越真不愧是隻老狐狸,薑還是老的辣呀,這計策一環接一環,將劉璋給套的嚴嚴實實的。

在場的眾人也紛紛表示此計甚好,尤其是還處於學習階段的6遜,對蒯越佩服萬分,不愧是成名已久的智謀之士,看來自己以後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呢!

喜歡三國得到寶物就變強請大家收藏三國得到寶物就變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