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2章 才高八斗

曹操的兒子曹植也來到了襄陽,是受張武之邀而來。

張武在給曹操的信中寫到,魏公父子皆是文學顯著之士,開建安文學之新風,引領詩歌展之方向,尤其是三公子曹植之文章,骨氣奇高,詞彩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

張武還說道,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江南士子們對曹植頗為欽慕,若蒙不棄,可來襄陽一會,只作學術交流,不涉及雙方的政治立場,且確保曹植之安全。

張武這封信在曹操手下文武群臣之中引起軒然大波,沒想到武功天下第一,又有當世聖人之稱的張武,會對曹操的三公子曹植如此推崇。

這可是張武的評價呀!張武向來以識人著稱,他所評價的每一個人後來都證明是千真萬確的,當初他重用的甘寧、徐庶、黃忠、魏延、丁奉等這些出身不好的人,現在都成了天下有名的軍師和大將。

張武的這番評價,簡直就是在說曹植是當世文人士子中排名第一的,當然張武是不參與排名的,人家是當世聖人,是教化天下蒼生的。僅憑“鹿門四句”,當今天下已經沒有一個文人敢跟張武比較。

雖然是死對頭,但曹操心裡對張武還是很佩服的,他能這麼誇獎自己的兒子,曹操也非常高興,就像曹操曾評價孫權“生子當如孫仲謀”一樣。

其實曹操也非常喜愛曹植,因為曹植自小就非常聰慧,十歲多的時候就能誦讀《詩經》、《論語》和先秦兩漢的辭賦,思路敏捷,談鋒健銳,進見曹操時每被提問常常應聲而對,脫口成章。

再加上曹植性情坦率自然,不講究莊重的儀容,車馬服飾,不追求華豔、富麗,這自然很合曹操的口味,因為曹操本人也是個很節儉的人。

漸漸地,曹操開始把愛心轉移到曹植身上。

自建安十一年起,十五歲的曹植就經常隨曹操領兵出征,因此曹植也並非是一個只會寫文章的文人,在領兵打仗這方面,曹植也是很內行的。

歷史中,在關羽水淹七軍之後,曹仁被關羽圍困在樊城,曹操本來是想讓曹植擔任主將,領兵去救曹仁的。以當時的情況而言,這可是對曹植極大的信任,因為曹操都差點要遷都來暫避關羽的鋒芒。

但曹植有個最大的毛病,那就是文人氣、才子氣太重,常常任性而為,不注意修飾約束自己,飲起酒來毫無節制。

結果,在大軍出前,曹植卻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受命,於是曹操後悔了,不再重用他,最終放棄了曹植。

當然了,曹操其實還有個更天才的兒子,那就是曹衝,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留有“曹衝稱象”的典故。

曹操幾次對自己手下的文武群臣誇耀小兒子曹衝,多次在話裡透露出有讓他繼承自己事業的意思,可惜曹衝在建安十三年(2o8年)的時候,得了重病死了。

後世也有人猜測是曹丕暗中害死了曹衝,不過畢竟是猜測,也沒有啥證據,否則曹操肯定饒不了曹丕,反正曹操倒是對曹丕說過“這是我的不幸,卻是你們的幸運啊!”

曹操於是便讓曹植收拾行裝,派人護衛曹植去襄陽見識見識天下最頂尖的文人才子們。

程昱勸說道“張武乃是主公之大敵,三公子乃主公愛子,若張武扣下三公子以為人質,則該當如何?”

曹操大笑道“仲德放心,張武是不會做這種事的,否則他將何以在天下人面前再自稱聖人?”

賈詡、司馬懿等人也認為張武是不屑於做這種事的,曹植雖然是曹操的兒子,但其實在曹操集團中的地位要比曹仁、夏侯惇等大將差得遠,當初張武將曹仁俘虜後,還允許曹操將其贖回呢。

而張武為何要如此稱讚曹植,並邀請他來襄陽呢?

現在的曹植還是非常受曹操寵愛的,曹操甚至一度想讓曹植來接班,只不過後來曹植表現的實在太讓曹操失望,而且曹植身邊的班底要比曹丕差得太多。

曹植身邊的人有丁儀、丁廙、楊修等人,都是些善於長談大論的文人。而曹丕身邊的可是司馬懿、陳群、吳質和朱鑠,這四個人號稱曹丕的“四友”,可都是搞政治的高手。

張武知道,再過一段時間,曹操就要稱魏王了,稱了王之後就要立世子,張武故意抬高曹植,就是想給曹植加點分,讓他到時候跟曹丕爭的激烈一些。說不定有張武的這番評價,或者到時候張武再暗中幫助曹植一下,曹植或許就能跟曹丕勢均力敵,爭個你死我活。

就算最終還是讓曹丕勝利了,但曹操集團內部肯定會損失很大,這對張武當然是非常有利的。

萬一曹植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或許會比曹丕要好對付一些。

如果張武的這些打算被禰衡、徐庶、龐統等人知道了,他們肯定會驚歎,果然還是那個滿肚子壞水的主公!

於是,曹植就帶人來到了襄陽,張武親自接見了他。

曹植雖然是曹操的兒子,但張武可是天下第二大諸侯,佔據半壁江山的江南霸主,其地位和權勢一點也不比曹操差,而且張武有當世聖人之稱,印刷書籍傳播知識,教化天下,因此曹植躬身施禮。

“植拜見楚侯、車騎將軍。能得楚侯之教誨,實乃三生有幸!”

張武領著一群大名士,笑道“哈哈,才高八斗的曹子建來了!”

曹植連忙說道“楚侯說笑了,有楚侯與諸位先生在,植怎敢當此稱讚。”

“行了,子建先到賓館暫歇,然後與諸位先生們交流一番,晚上我在楚侯府設宴為子建和諸位接風。我還有些事情要處理,就不陪各位了!”

“多謝楚侯,楚侯請便。”在場的眾人紛紛說道。

張武要處理的事情就是解決交州的事情。

交州是大漢最南邊的一個州,現在的掌控人為交趾太守士燮,名義上是效忠於漢朝的交趾太守,但士燮和他的弟弟們擔任交州的要職,實際上已成為割據嶺南各郡的軍閥。

以前張武與孫權爭奪江南的控制權,沒有顧得上交州和士燮,但現在張武已經一統江南,當然不會再容忍士燮家族割據交州了,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喜歡三國得到寶物就變強請大家收藏三國得到寶物就變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