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7章 統一之事,捨我其誰

張武趁諸葛亮、龐統、徐庶等人皆在襄陽之時,召集諸位軍師及重臣、大將商討今後的展規劃。

龐統作為席軍師,率先開口道“主公,諸位,如今我們與曹操南北對峙,暫時保持平衡。曹軍沒有水軍,無法渡江南下,我們沒有騎兵,不敢深入北方平原。但平衡只是暫時的,不出兩年,雙方必然會再次爆戰爭。現我軍屯兵於三處,建業、樊城與葭萌關,如果是我軍主動出擊,則既可從建業兵攻打合肥,繼而取壽春以全據揚州,也可出葭萌關而奪取漢中。如果是曹軍先動,則必會重兵攻打樊城。”

諸葛亮說道“前幾年我們雖然屢次打敗曹操,但都是佔據地利優勢,或以水軍勝之,或以險關相阻。如果我們主動出擊的話,只怕傷亡會比較大。以亮之見,合肥易取,壽春也非難事,但如果要在十年內主動出兵北伐中原,則漢中與涼州不得不取。”

諸葛亮的這番話其實是表述了兩個展戰略,一個是以攻略淮南為主,然後等待時機,等北方有變的時候,從淮南兵取豫州與徐州,然後就可以攻打中原腹地了。

這個規劃前期施行起來相對簡單一些,因為淮南之地本來就屬揚州,河流縱橫,水系達,可以揮出張武水軍的優勢,但將戰線北推到淮河一線後,就無法再北上了,只能等待時機。但是說不準需要等多長時間,或許曹操兩三年後就死了,北方大亂,張武就可以率軍自東而西統一全國。或許等個十年八年的也沒有機會。

第二個戰略就是取漢中,然後再佔領涼州,取得一塊產馬地訓練騎兵,這樣主動權就掌握在自己手裡了,等張武手下的騎兵足以跟曹軍抗衡的時候,就可以自西而東統一天下。

這個規劃就是需要冒險,因為漢中和涼州都不是那麼好打的,曹軍步兵和騎兵的戰鬥力要比楚軍強上一些,且佔據兵力優勢。

張武作為穿越者,自然知道等是等不來機會的,曹操雖然已經老了,貌似還能活不少年,雖然記不大清楚了,但至少三五年之內不會死。就算曹操死了,繼位的曹丕也不是草包,而且還有一大批曹操留下來的文武人才。

因此,先取漢中才是比較正確的道路,張武畢竟也不年輕了,他想盡早統一天下,然後還想有點時間規劃一下新王朝的整體框架,還想趁他活著的時候儘可能地向外擴張一下。

張武非常清楚,如果統一大業交給下一代完成,那無非就是新舊王朝更替,對歷史程序的改變不會很大。如果自己能完成統一,然後自己再至少活上十年,那就足以對這個時代進行大的變動,使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進一步領先於整個世界,避免後世歷史上生的一些悲慘的事情。

比如五胡亂華,比如異族統治漢室江山,比如閉關鎖國而落後於整個世界,繼而被趕上來的列強侵略。

張武說道“天下之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漢自高祖斬白蛇起義至靈帝時期,近四百餘年而有黃巾之亂,天下諸侯紛爭,戰亂不止,至今又已有二十餘年矣。百姓居無定所,妻離子散,更有甚者易子而食或淪為軍糧。天下百姓苦亂久矣,無不希望天下復歸一統,好安居樂業。因此,一統天下乃是大勢所趨,誰也阻擋不了,只不過到底是曹操過來統一我們,還是我們過去統一曹操,就全看在座的諸位了。”

在場的都是張武集團中的高層,追隨張武時間長的都知道張武對天下大勢的判斷舉世無雙,追隨張武時間短的也都知道張武從不打沒把握之仗。如今天下南北分立,雖然曹操絕對算得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梟雄,但他們對自己的主公更加有信心。

這天下戰亂了這麼多年,是該統一過過好日子了,對這些執掌半個天下大權的人們來說,當然不希望曹操過來把他們統一了。而如果他們能在有生之年助主公完成統一大業,他們的權力和地位將會更上一層樓。

有些人,的確是有很高尚的品德,很遠大的理想,但有幾個人會反對在實現自己理想抱負的同時,還能給自己帶來功名利祿,讓自己名垂青史呢?

這世上,不圖利的人大有人在,不圖名的人也不少,但有幾個人既不圖名,又不圖利呢?或者自己覺得無所謂,但總要為子孫後代考慮一下吧?

現場的這些文臣武將們已經品嚐到了大權在握的滋味,有幾個人願意放棄掉?

寒門出身的徐庶體會最深,年輕的時候,作為一個遊俠,說不好聽點就是一個混混,一個縣裡的小吏就能將他官治得老老實實。後來奮圖強,潛心學習,有了一身本事卻無處施展,無人賞識,幸好遇見了張武,信任重用他。

現在的徐庶是張武麾下三個方面軍統帥之一,指揮著近十萬大軍肩負著抵禦曹軍入侵益州的重任,在整個天下都是有名的軍師、謀主,這一切都是張武給他的。

徐庶說道“主公,諸位,庶早年曾四處奔波,見多了亂世之慘狀。說句心裡話,這麼多年來,不論是袁術、袁紹、呂布,還是劉表、劉璋、孫權,或者是曹操,吾未見如主公如此仁義者!所以,為天下蒼生計,這天下也必須由主公來統一!”

此話一出,在場的諸位紛紛表示贊同,這並非是徐庶在拍張武的馬屁,事實就是如此。從張武掌控荊州以來,不但從未有過什麼暴行,反而多次施行仁政,處處為百姓著想。可以說,荊州的平民百姓是全天下生活最好的,荊州的吏治也全天下最清明的。

像黃忠、關羽、張飛、趙雲、蒯越等年齡較大,見識較多的人對此體會尤其深刻,因為他們也見多了以前那些諸侯們的種種暴行或不仁之事。

而且張武從未濫殺或枉殺過任何一個人,更不像曹操那樣愛殺名士,在張武的治下,只要你安分守己,奉公守法,那就絲毫也不用擔心會有什麼飛來橫禍。世家大族們不管多有錢,只要不做違法的事情,一點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家財會被別人奪去。

張武這一條“保護個人生命安全和私人合法財產安全”的政策,就贏得了所有世家的擁護與支援。

在張武麾下效力,不但安心,還非常舒心,因為張武對自己的屬下都非常尊重,是自內心的尊重,並非裝模作樣。

因此,在場的所有人都覺得,縱觀古今之所有的君主,張武都算得上是一個非常英明神武的主公了。

在這樣的亂世,能遇上這樣一個明主,也是他們的幸運!

喜歡三國得到寶物就變強請大家收藏三國得到寶物就變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